第二章1一般路基设计
2)压缩用地宽度及减小填方量时,可在填方侧设护坡或护墙, 也可设置护肩墙或路堤墙,特殊时可设半山桥路基。
第二节 路基的类型与构造
讨论: 矮路堤有什么特点?如何合理使用矮路堤? 美国公路一般采用什么路基?
第三节 路基设计
◆1、一般路基设计的内容
选择路基断面型式,确定路基宽度与路基高度;
选择路基填料与压实标准;
第三节 路基设计
公路路基宽度图
a)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b)二、三、四级公路
第三节 路基设计
2、路基宽度设计
(3)路基宽度的确定
行车道:3.5-3.75m,与车辆宽度、设计交通量、交通组成和汽车
行驶速度等有关;
路肩: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平原微丘区,有条件时路肩宽度宜采
用≥2.50m的硬路肩。
第一节 路基设计的一般要求
5、路基设计标高
(1)新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标高; 二、三、四级公路宜采用路基边缘标高,在设置超高、加宽地段为
设超高、加宽前该处边缘标高。
(2)改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
一般按新建公路的规定执行,也可视具体情况而采用中央分隔带中
c
第三节 路基设计
◆4、路基的边坡坡度
路基边坡概念:用边坡高度与边坡宽度之比H:b的形式表示,并取H=1计
算为1:m(路堤)或1:n(路堑)的形式表示边坡坡率。 边坡坡度的大小,取决于边坡的土质、岩石的性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等自 然因素和边坡的高度。 路基边坡坡度的大小直接影响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及土石方量和施工难易 程度; 一般路基的边坡坡度应通过设计验算确定,也可根据多年工程实践经验 和设计规范推荐的数值进行采用;
3)可结合两侧排水沟进行挖土填筑路基,可在路基侧设置
护坡道;
4)对地面纵、横坡较陡处必须挖台阶再填筑,从而保证路
基不沿坡向有滑动可能性;
5)必要时可设置石砌护脚进行路基防护。
第二节 路基的类型与构造
4、高路堤及浸水路堤的构造要求:
1)必须进行个别设计; 2)边坡可采用上陡下缓的折线形式或台阶形式; 3)边坡表面须采取适当的防护或加固措施。
矮路堤(H<1.0~1.5m) 高路堤(H>18~20m) 一般路堤(H=1.5~18m)
2)路堤按所处条件和加固类型分,有:
浸水路堤 护脚路堤 挖沟填筑路堤 等
第二节 路基的类型与构造
(a)矮路堤
(b)一般路堤
路堤 断面 形式
(c)浸水路堤
(d)护脚路堤
(e)挖沟填筑路堤 路堤(embankment) 在天然地面上用土或石填筑的具有一定密实度的线路建筑物。 路堤结构:路基填料的选择与密实度控制在路基设计、施工中最为重要。
土的密实程度划分表 分级 较松 铁锨很容易铲入土中,试坑坑壁容易坍塌 中密 天然坡面不易陡立,试坑坑壁有掉块现象,部分需用镐开挖
密实 试坑坑壁稳定,开挖困难,土块用手使力才能破碎,从坑壁取出大颗粒处能保持凹面形状
胶结 细粒土密实度很高,粗颗粒之间呈弱胶结,试坑用镐开挖很困难,天然坡面可以陡立
第三节 路基设计
第二节 路基的类型与构造
(a)全挖路堑
(b)台口式路堑
(c)半山洞路堑
路堑断面形式
路堑 cutting:是指全部在原地面开挖而成的路基或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 作用:缓和道路纵坡或越岭线穿越岭口控制标高; 危害:破坏了厚地层的天然平衡状态,不利于排水,通风;
第二节 路基的类型与构造
半填半挖式路基【part-cut & part-fill subrade】: 指的是在一个横断面内,部分为路堤、部分为路堑的路基。
砌石边坡坡度表
4)陡坡填方可采用 砌石护墙:顶宽0.8m, 基底以1:5向内斜, H=2~15m;
序号 1 2
高度(m) ≤5 ≤10
内坡坡度 1:0.3 1:0.5
外坡坡度 1:0.5 1:0.67
3
≤15
1:0.6
1:0.75
5)地震地区边坡高度极限值
路堤高坡高度限制(m) 填料 岩块和细粒土(粉性土和有机质土除外) 粗粒土(细砂、极细砂除外) 基本烈度 8 15m 6m 9 10m 3m
确定边坡形状与坡度;
路基排水系统布置与排水结构设计; 坡面防护与加固设计; Fra bibliotek附属设施设计。
第三节 路基设计
◆2、路基宽度设计
(1)路基宽度的概念:
路基宽度为行车道、路肩、中间带、变速车道、爬坡 车道等宽度之和,一般可理解为土路肩外边缘之间的距离。 (2)路基宽度的确定原则 须考虑占用土地及生态平衡问题,应尽可能少占农田、 考虑填挖平衡以减少取土开挖、防止水土流失以维护生态 平衡。
第二章
一般路基设计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路基设计的一般要求 第二节 路基的类型与构造 第三节 路基设计 第四节 路基附属设施
第一节 路基设计的一般要求
路基:路面的基础
自重作用+路面结构重力+交通荷载
1、路基设计的基本要求:
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符合环保、地质、水文等要求;
地质条件、地质参数明确;
◆3、路基高度设计
路基高度:是指路堤的填筑高度或路堑的开挖深度,一般
为路基设计标高与原地面(中心线)标高之差;由于原地面不 平整,因此还有边坡高度。
路基高度的确定:
路基高度结合公路路线纵断面、排水及防护措施确定,同时与路基
临界高度结合;应使路肩边缘高出地面积水,并考虑地面水、地下
水、毛细水和冰冻作用对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影响。
第三节 路基设计
(2)常用的路堑边坡坡度:
1)路堑边坡设计时应考虑地貌、地质构造上的整体稳定性,不良 情况时应使路线避绕,稳定的地质也应考虑开挖后能否造成坡面 减少支承而引起失稳; 土质挖方边坡坡度表 2)土质路堑边坡坡度:
土的类别 粘土、粉质粘土、塑性指数大于3的粉土 中密以上的中砂、粗砂、砾砂 卵石土、碎石土、圆砾土、角 胶结和密实 砾土 中密 试坑开挖情况 边坡坡率 1:1 1:1.5 1:0.75 1: 1
(a)一般填挖路基
(b)矮挡土墙路基
(c)护肩路基
(d) (e)砌石路基
(f)挡墙路基
(g)半山桥路基
半填半挖断面形式
第二节 路基的类型与构造
3、一般路堤和矮路堤的构造要求:
1)满足最小填土高度要求; 2)因工作区可能涉及到天然地面,除填方路堤须满足施工
要求外,天然地基也必须进行压实,必要时须换土或进行加 固;
线或行车道中线标高。
(3)问:应该称为路面标高,为什么称为路基设计标高?
第二节 路基的类型与构造
◆1、路基横断面的典型型式
(a)路堤
(b)路堑
路基 断面 形式
(c)半路堤
(d)半路堑
(e)半填半挖路基
(f)不填不挖路堤
第二节 路基的类型与构造
◆2、 路堤的类型与构造要求
路堤的常见横断面型式(见下图) 1)路堤按填高分,有:
避免高路堤与深路堑;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采用动态设计; 提倡采用成熟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结构;
符合经济性的要求。
第一节 路基设计的一般要求
路基:路面的基础
自重作用+路面结构重力+交通荷载 2、路基设计内容:
路基设计包括:
地基处理设计;
路基填料选择;
防护工程设计;
排水工程设计; 关键部位(台背、挡土墙背、涵洞背等)路基设计与施工
结构类型 巨块状整体结构
完整性系数 v >0.75
K
较完整
块状结构、层状结构、 镶嵌碎裂结构
0.35~0.75
不完整
碎裂状结构、散体结 构
爬坡车道: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当纵坡大于4%时,可沿上坡方
向设爬坡车道,爬坡车道的宽度一般为3米。
第三节 路基设计
(4)技术标准-
第三节 路基设计
(4)技术标准-
第三节 路基设计
a b
路面结构
面层 基层 底基层 上路床 下路床 上路堤
下路堤 讨论:路基宽度? a? b? 哪一个是路基宽度?
第三节 路基设计
3)岩石路堑边坡坡度
岩石挖方边坡坡度表 边坡坡率 H<15m Ⅰ类 未风化、微风化 弱风化 未风化、微风化 1:0.1~1:0.3 1:0.1~1:0.3 1:0.1~1:0.3 15m≤H<30m 1:0.1~1:0.3 1:0.3~1:0.5 1:0.3~1:0.5
边坡岩体类型
风化程度
Ⅱ类
弱风化
第三节 路基设计
(1)常用的路堤边坡坡度:
1)一般路堤边坡坡度:
填料类别
路堤边坡坡度表
边坡坡率
上部 (H≤8m)
1:1.5 1:1.5
下部 (H ≤ 12m)
1:1.75 1:1.75
细粒土 粗粒土
巨粒土
1:1.3
1:1.5
路基边坡坡度示意图
第三节 路基设计
2)高路堤及沿河浸水路堤:单独设计 3)填石路堤:用大于25cm不易风化的石块砌筑, 坡度可用1:1;
高路堤及深路堑的判别标准以边坡高度为依据; 沿河及受水浸淹路基的高度应大于:设计洪水位+壅水高度+波浪侵
袭高度+0.5m。当路基高度不符合规定时,可采取降低水位、设置 毛细水隔断层等措施。
第三节 路基设计
路面结构 面层 基层 底基层 上路床
▽
a
b
下路床 上路堤
▽ 下路堤 讨论:路基高度?a? b? c?, 有路拱又怎么办?
Ⅰ
完整 完整
Ⅱ
完整 较完整 完整 较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