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新应用小结

四新应用小结

**********“四新”技术应用小结一、工程概况
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发挥技术进步
对于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发挥技术进步,我公司一直走在建筑行业的前列,我公司在承建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运用成熟的新技术,已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本工程主要采用的“四新”技术项目如下:
1、微机应用与管理技术;
2、通过攻关确保了工程质量的技术应用;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4、新型建筑防水应用技术;
5、新型给、排水管材应用技术;
6、地下室地面硬化应用技术;
7、新型测量仪器(全站仪、激光铅直仪、水准仪)的应用技术。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我公司通过采用以上多项新工艺及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达到了降低投资成本,加快施工速度,确保工程质量的目的,并为此工程评优获奖创造必备的条件。

三、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具体应用
1、微机应用与管理技术
按建设部[建建(1998)200号]文件精神,我司已基本实现各分部、各单项工程使用单项软件,加入了国际互联网络。

建立施工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以广州市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办公自动化系统为平台,以梦龙和Project2000为核心,建立施工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支持施工项目管理和控制,实现对施工项目进度,成本、质量、安全及生产要素进行控制和管理。

对资料进行数据化管理。

(1)、全站仪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DA)测量放线
本工程为医院,带有地下室等,其造型、线条、标高较为复杂,我公司总结以往在大型小区的施工成功经验,利用全站仪三维数据测量及autoCDA R14的线段数码化及捕捉点定坐标的方便性,我司独创性地利用结合两者的特点,实现快捷、科学、准确的测量放线。

(2)、模拟仿真技术的应用
经过模拟仿真施工过程后,可以预先检验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发现施工方案中存在的不合格之处,调整施工方案和各种物资资源的配备,使施工方案中的不合理之处在开工前即得到预先控制,及时纠正调整,保证以最合理、最先进的施工方案指导施工,以确保工程开工后,整个工程的施工合理有序,顺利达到既定目标,即确保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管理目标。

在本工程开工前,对施工方案进一步细化,力求达到能指导施工要求,在此基础上,按既定的施工方案、施工程序和各种资源的配备,通过电脑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模拟仿真预演,检验施工方案是否合理、施工程序是否正确、各种资源的配备是否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如有不合理的情况存在,及时进行修改调整,然后再次模拟仿真预演施工过程,这样,经过多次方案修改调整、电脑反复模拟仿真预演施工过程,直到在模拟状态下,整个工程顺利按合同要求“圆满完成施工任务”,即将该状态下的施工方案、施工程序、资源配备确定下来,以指导工程开工后的实际施工,以确保实现我企业对业主的承诺。

(3)、现代管理技术与计算机网络的运用
在本工程中将普遍应用计算机进行工程施工管理,为了达到资源共享。

信息互通,我企业在施工现场建立局域网,通过服务器将所有计算机实行联网,即将工程管理部、合同经营部、计划财务部、项目
管理公司、综合办公室的各个计算机联起来,建立局域网;并通过服务器借助互联网与我企业网进行联网,及时将信息反馈给上级部门,使企业本部能及时了解现场施工状况,并提供技术支持。

2、通过技术攻关确保了工程质量的水平。

通过组织技术创新活动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是建筑企业的发展战略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一直努力开展技术攻关,以确保重点部位质量水平,从而使工程整体质量得到保证和提升。

根据设计要求,**********框架梁有大跨度大截面,这就要求楼层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大于100%以上才能拆模,涉及到混凝土的出厂质量、震捣质量和保养程度,是关乎工程能否保质按时完成的重要环节。

为此,项目部成立了现场质量管理小组,专门进行技术攻关。

首先根据该工艺特点编制了施工方案,用以指导各专业分包队伍实际操作。

同时实施层级管理责任制,从源头抓起,使混凝土从出厂、运输、浇灌、震捣以至成形、养护,均有人跟踪落实,保证了混凝土的质量。

由于质量得到了保证,大跨度大截面梁按质如期完成,并有效缩短了整体工期,整个上盖结构按计划完成,受到建设单位的好评。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因本工程地下室混凝土量相当大,我司采取了相应施工技术。

1)根据工程实际分段分层进行,每层厚度小于300mm,浇筑速度保持均匀,同时加强振捣,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浇筑温度不宜超过25°C
2)混凝土养护: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初凝后,用湿润的麻包袋覆
盖,覆盖二层,每层麻包袋搭接缝不少于100mm,上下层错开,派专人洒水养护,洒水次数应以麻包袋湿润为宜,养护期不少于14天。

3)处理水化热的措施
与业主、设计人员商议,要求搅拌站采用水化热较低的矿渣硅盐水泥,并且要储备足够数量的同一品种水泥。

在保证混凝土等级的前提下,使用适当的缓凝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以减少水化热。

选用级配良好的骨料,并严格控制砂、石子的含泥量,降低水灰比,加强振捣,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拉强度。

5、新型建筑防水应用技术。

本工程地下室防水为自防水混凝土为主与柔性防水相结合,厕所防水为非焦油聚氨脂涂料防水。

地下室外壁采用S6、C30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和5mm卷材防水材料,外加砂浆批档和120厚砖墙保护层。

三者有机结合,大大增强了地下室的防水性能。

厕所防水为低污染型合成高分子非焦油聚氨脂涂料防水涂料,油刷厚度为2mm,提高了防水性能的同时避免了使用传统的沥青焦油等防水材料造成的污染。

6、新型给、排水管材应用技术。

本工程给水管件,主管采用新型管材钢塑管,支管采用新型管材铝塑管。

这类管材致密性能好,耐压强度高,施工简便。

避免了传统镀锌钢管的易腐蚀和施工复杂。

排水管材采用硬聚氯乙烯PVC、UPVC管材。

这类管材耐久性好、密闭性好和施工连接简便,避免了传统的铁管易腐蚀和容易渗漏。

7、地下室地面硬化应用技术
由于地下室处于半封闭性质,虽然有通风设施,但里面的灰尘,杂质仍然里面环境构成不利影响,所以就尽可能减少起尘量。

传统上采用沥青砂对地下停车场处理,在环保工作方面带来了一定的不良效应。

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和增强磨耗层面层的硬度,本工程的地下室耐磨层地面采用由特殊级配筛选的较高的含硅标准的石英砂作为非金属耐磨骨料,并采用波特兰水泥及进口的特殊外加剂配成(磨顶7)。

该耐磨材料很容易抹入新浇砼表面,经整体固化后形成一体。

无孔面层,且十分坚硬并高度耐磨。

整体一次性浇筑施工可完全避免做找平层常出现的地面空鼓、收缩裂缝等质量通病。

8、新型测量仪器(全站仪、激光铅直仪、水准仪)的应用技术。

1)基准标高的布设
根据甲方提供的等高程基准点,首先采用DS3水准仪对各点进行初步检测,然后选择两点作为基准点,进行闭合水准测量,在施工现场布设三个水准点,作好记录,记下这三点的高程值,作一个控制标高,以此作为施工的依据。

2)楼层标高及平整度控制方法
当一层楼板模板钢筋完成后,测量人员用钢尺在建筑物四周以+1.0m的标高为基准,反出楼板标高,用DS3后视这几点,在柱子、墙钢筋上标出比楼面高300mm或500mm的水平控制线,用油漆做好标
记。

当施工楼面砼达到一定强度后,测量人员用激光水准仪进行扫描,检测砼面的平整度,平整度可控制在3mm以内。

3)结合本工程造型特点及施工方案的要求,使用内控法(各层楼面相应位置预留观测孔)采用激光铅直仪和激光经纬仪进行竖向传递。

保证了各层轴线的准确性,避免了传统吊锤带来的误差。

四、各方对工程的评价
通过采用以上的“四新”技术,本工程施工质量得到了甲方、设计、监理、质监等部门的一致好评, 2010年度广东省文明施工样板工地。

工程竣工验收中评定为优良。

业主明确表态:本工程为以后建设提供了榜样和借鉴。

业主、监理等部门一致推荐本工程申报优良样板工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