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
这是一堂由静态观察转为动态观察的转折课,在本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由3个活动组成:一是区分生食和熟食,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让学生明白有些食物可以生吃,有些食物必须煮熟了吃。
二是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对生食与熟食进行静态观察,让学生加深对生、熟食物表象特征的理解;三是观察玉米粒到玉米花的变化过程,让学生在观察中用自己的语言尽量描述出由生到熟的动态变化细节。
各活动之间有着一定的递进逻辑关系。
【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生熟食物已经具备很丰富的生活经验,对“有的食物适宜生吃,有的食物适宜熟吃”这一知识点并不陌生,但对食物为什么要生吃和熟吃的原因并不是很了解。
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具备一定的对物体进行静态观察与描述的能力,但对物体的动态观察及对细微变化的描述能力仍需要提高。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是以科学观察为主题的课,是以“观察”作为方法教学的课。
从发展学生观察能力来看,本课属于从静态观察向动态观察的发展。
如何突破动态观察并描述这个难点?在材料的选用上我做了一些改变,用猪肉代替鸡肉。
猪肉生与熟的变化很明显,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生的食物变到熟的食物有更为丰富的认识,学生在描述“过程”时更加清晰。
另外,鉴于学生从未使用过酒精灯进行加热,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安全问题,所以用蜡烛代替酒精灯。
而且用蜡烛加热使得猪肉被煮熟的过程拉长了,学生也能更清晰地观察到食物从生到熟的变化过程。
【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有的食物适宜生吃,有的食物适宜熟吃。
2、食物由生到熟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其中有的变化是有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
收的。
二、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细致的观察,比较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并用文字或语言进行描述。
2、在加热的过程中,观察食物由生到熟的动态变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真细致地完成生与熟的食物比较活动。
2、培养小组的合作精神,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
观察比较生、熟食物的不同。
【教学难点】
能用比较准确的文字或语言描述食物从生到熟的变化过程。
【教学准备】
1、学生:每组一份生、熟马铃薯、4个塑料叉子、一把塑料刀、2个保鲜袋、生猪肉两小
块,一个塑料碗、蜡烛、木块、火柴、汤勺、木筷、一小杯水、实验记录单。
2、教师:苹果一个、生猪肉一块、一个塑料碗、自制课件。
【板书设计】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生的食物 熟的食物
加 热
变 化
容易消化和吸收,安全卫生,但营养会有一些损失。
会保留自身的营养成
分,但要注意卫生。
颜色
味道
气味
形状
软硬程度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观察记录表年班第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