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本书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本书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本书《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铜冶小学史秀玲这一学期,我利用课余时间每天坚持读书。

其中《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这本书给我的收获特别大。

书中没有枯涩难懂的理论,有的是作者对现代学校教育的独特见解,是娓娓道来的人生哲理,是一本会对读者产生影响的书。

正如作者自己所说的:“我认为真正的影响就是在偶然的不经意间的阅读过程中自动地产生的,尤其是我们当教师的在听惯了各种各样讲台上、主席台上滔滔不绝的说教后,在难得的清闲之中,对不经意间的一点心灵的萌动,会觉得是那么珍贵。

”读完《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书中新锐独特而又坦白诚恳的观点总能引起共鸣,让人觉得酣畅淋漓。

例如他提出教师应该保存天真,应该儿童化;提出教育不应该培养乖孩子,教师没有权力改造一切自然本性;提出要建立以法律为依据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应该懂得享受生活,应当学会赞美和倾听等。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几点:一、多带点东西进课堂教师带给课堂的不仅是“智力”、“体力”,还得带着“心”去,尽力忘“我”,忘了躯壳、身份,忘了年龄、功利,就那么真切地坦荡在孩子们面前,去了尘埃的一颗心,是那么富有魅力,它使你的语言、举止都超凡脱俗。

此刻,我才意识到这正是我们平时上课所缺少的。

新课标给师生双方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记忆、模仿的过程变为主动探究,自主发现,合作交流的过程;另一方面,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随之改变,教师不再是告诉、包办、代替,而是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

二、做一个真实的人教育是长期投资的事业,需要扎实的工作态度,任何热闹的包装、宣传、炒作,都不能代替实实在在的一天天的熏陶、一本本的作业、一句句的话语。

教师需要的是静气,就是要静下心来准备每一堂课,批每一本作业,静下心来与每个孩子对话;静下心来读书、研究学问、总结规律;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以便更好的超越自我;静下来品味与学生一起的分分秒秒,品味其中的乐趣及其意义。

静气才能平心,心一平,生活就会是另外的一番景致。

静下心来,受益的是学生,是身边的每一个人,而最终的受益者是教师自己。

“三人行,必有我师”,学生在某个方面的知识可能远比我们丰富,这是事实。

由于传统的师道尊严,我们有时候不好意思在学生面前暴露缺点。

对于这一点,学生也很清楚,老师不会的东西多了。

所以教师如果在学生面前假装什么都懂,反而给学生以假的印象。

反之,在适当的时候,老师哼上一曲,哪怕调走得离谱;适当的露上一手,哪怕有着明显的破绽,在哈哈一笑中,让孩子们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你,一个有血有肉的你,一个和他们一样有许多缺点的你,彼此的心理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

总之,让学生了解一个真实的你!三、做一个有情趣的人有不少人说自己不会玩了,碰到放假,唯一的活动就是睡觉,唯二的活动还是睡觉。

一个人在工作之余有几种业余爱好,这是积极的休息,是提高自己生活情趣的必要手段。

如果整天只有工作,那人生将是多么的单调和乏味。

“用艺术来‘宣泄’其实是最佳的方法。

“只有关心老师的心灵世界,才是真正地关心老师和生命质量。

”一个有情趣的老师,他的生命才有质量,也才可能得到学生的亲近。

毕竟谁也不愿意与一个寡然无味甚至一个远离自己生活的人去和谐地沟通。

四、合理合法地惩戒学生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教师实在是一个很好的职业,因为你面对的孩子是最美好的”,教师应该始终保持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深入生活,积极地发现美、追寻美、创造美,并把美引入课堂、深入学生的心灵。

“一个享受现世幸福的人,就要对美好事物保持高度的敏锐。

只有这样你才会发自内心地爱孩子,并因为爱而满心欢喜。

”更重要的是,带着追寻美的眼睛看世界、看人生,这样乐观的态度就会影响学生,把美与爱传播开来。

郑杰校长指出——新型的师生关系应是平等的,要对每一名学生尽心尽职,就算是对这份职业有所交待。

当然教师的不作为不应该被宽容,积极的态度应该是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有效、有限制地惩戒学生,并且手段与目的紧密相连。

教育从来不是一时一刻立见成效的简单劳动,虽然我们可能根本看不到现在的不放弃对孩子们的未来会产生什么影响,但我们不必悲哀和气馁,因为我们在做着天底下最傻又最可爱的事情,而孩子正是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是因为只要我们充满希望,他们或许很有希望。

掩卷深思,《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留给我们很多思考,有许多东西值得探讨,值得细细品味,领悟精髓,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

读《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有感横西小学刘丽丽人说:读书足以移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

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

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

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

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假,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就是一次与大师的对话,与智者的交流,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之旅,同时也会让人收获非浅。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小学班主任工作,不知不觉已当“主任”近20年。

正如魏老师所说,我也属于愿意当班主任的那类教师。

不过自己当初要当班主任的理由却是因为学生最怕班主任,班主任的课比起其他科任老师要好上得多。

现在想想自己最初的想法简直幼稚可笑。

当班主任是非常辛苦的,开的会都比其他老师多。

开学学费要收、课堂纪律要管、学生做操要陪、定期黑板报要出、六一节目要排、班级卫生要抓、学生纠纷要理、三好生要选、学生评语要写、假期生活要查、班级活动要开、学生成绩要上、家长工作要做……总而言之,小事天天有,大事三六九。

表面看班级工作是井然有序,可有时也会让人忙得焦头烂额。

为了更好地学习魏老师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我怀着对他的敬仰之情,翻阅了他的著作——《班主任工作漫谈》。

魏老师的班级不是“管”出来的,他的理念是“引”。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这一点正是魏老师的高明之处。

在班级里,有人管卫生、有人管做操、有人管字词默写……有多少事情就有多少学生来管,各管一项,负责到底。

这样形成了由班主任、班级干部、学生组成的三级管理网络,人人参与管理,同时便于人人接受管理。

从常务班长到值周班长、值日班长的设立;从鱼长到花长、炉长地产生;从“一分钟内全班调动完座位”到“两分钟收好学费”等等,都显示出了魏老师的管理智慧。

而“岗位责任制”和“各种常规”的制定,从空间到时间一应俱全,实行了网络化管理,更能看出管理者的独特之处。

在我们眼中的麻烦事,到了这都成了培养学生能力的好事。

这样做,学生得到了锻炼,班主任的负担也大大地减轻,真是一举两得!后进生的转化是班主任的一大难题。

后进生学习态度差,而且最爱惹事。

大家通常的做法发一通火,训斥一通,批评、惩罚,这样不仅没有起到教育人的作用,反而使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

魏老师说:“我们不能把学生当作没有思想、没有感情的被动的受管理者,而应是把他们当作有思想、有意志、有情感的主动发展个体。

成功管理的前提是尊重他们的意愿,尊重他们的人格,把他们当作实实在在的‘人’,而不是驯服物。

”魏老师认为尽管有的学生很气人,似乎是铁板一块、顽石一块,但后进生内心深处还是藏着另一个先进的自我。

所以他不是让犯错的学生写检讨书,而是让他们写“说明书”——《两个自我》。

魏老师的学生也深有体会:过去淘气了要写检讨书,那时越写越恨老师;现在写说明书,越写越恨自己。

学生打心底知道自己错了,下次自然会改正。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型的教育价值观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时空观,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一种平等的、对话的、相互作用的新型关系逐步建立。

这种新型关系达到师生间广泛的交流和沟通,使双方在这种交流和沟通中获得人性的自我完善和自我表现。

《班主任工作漫谈》给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真正感受到魏老师的教育魅力所在,他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一辈子用心学习。

《班主任工作漫谈》这本书风格平实,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冗长的理论说教,以大量生动感人的实例,全面叙说了作者独具一格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和搞好班级管理的具体措施,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言词恳切,入情入理,读起来琅琅上口,令人心悦诚服。

它内容丰富、具体,富于故事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蕴含深刻的哲理,闪耀智慧的光芒,具有吸引人一口气读完的魅力和震撼人心的力量!《班主任工作漫谈》涵盖了以班主任为主题的全方位教育、教学、管理的策略和实施方法。

从班主任自身定位,以学生为主体到发展综合素质、科学民主的管理措施,从指导思想到工作细节,全面科学,实在又实用,是广大班主任、教师的必读教科书。

魏书生是我国教育界的一个奇迹,他的教改严整而科学,他的教育理念极具前瞻性。

十几年前他的互动教学,以学生为学习主题的教育方式,民主科学的管理指导思想,已成为新一轮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同一个智者交谈,读魏书生的书就是这样的感觉。

我认真学习和阅读了《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这本书,读完此书,感觉有很大收获。

下面谈一点自己的读书体会: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书中魏书生老师说“以德治教”,身教重于言教是教师必须时刻牢记在心,实践在身的。

经常听到家长这样说:“老师的一句话顶家长的十句。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也给我这样的体会,班主任的地位在学生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班主任的话对学生是最具号召力的。

在众多任课教师中,学生对班主任老师是最崇拜的、最信赖的。

作为班主任,更要处处为人师表,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学生的楷模,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和带动学生。

不经意的一个动作和一句话,可能会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学会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用“真爱”去发现和培养孩子的闪光点,发挥每个孩子的潜能,让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洒满阳光。

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直接对他们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而且要做的更好,更具有示范性,在无形之中为学生树立榜样。

尤其是班主任,老师的品德、行为,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学生。

学生是极具模仿力的一个群体,他们时时刻刻观察着老师的一举一动。

如:教育学生遵纪守法,教师就不能有违法乱纪行为;教育学生不怕脏、不怕累,教师就必须做到亲自动手,吃苦在前,做好学生的带头人,否则,即使你说的天花乱坠,头头是道,而不注意自身修养,也不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二、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教育事业的工作者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牢固树立了教师的光辉形象,班主任更是如此,通过学习阅读《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我有着很深的感触,发觉与这些优秀班主任比起来,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有时觉得做班主任工作很累,现在却体会到,我们的工作是充实的,意义是深远的,职业是幸福的,班主任必须做到爱校如家,爱生如子,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时时以“爱心、耐心、细心”,去关心每一位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是我们的责任,教育这些孩子是我们的神圣事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