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财政政策方面治理通胀的措施
1、粮价上涨压力:
加大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包括农田水利设施、完善的物流运输网络,建立起良好的农业生产生活环境和通常的粮食流动通道)。
同时,政府应提高粮食收购价,对种粮农民进行补贴,鼓励农民种植粮食。
2、解企业生产成本上涨:
政府应该对企业采取减税和减管措施.通过降低企业所得税,弥补企业因为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而导致的利润减少,并减少政府对企业的管制.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
确定与我国企业总体承受能力相吻合的适度的环境标准,逐步推进环境成本内部化。
3、解决劳动力成本上升问题: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力度,特别要增加对生活困难群众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补贴,同时应出台促进就业再就业的财税政策,并想方设法提高广大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购买力和对物价上涨的承受力,确保他们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下降。
㈡货币政策方面治理通胀的措施:
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力度。
货币政策是对付通货膨胀的重要工具之一。
提高利率可以抑制经济过热、稳定物价,同时可以促进股市、楼市的健康发展,因为它将促使企业减少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继而转向债券、股市等其它融资渠道,从而扩大直接融资的比重,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育。
㈢其他方面治理通胀的措施:
1、为治理通胀,企业必须通过进一步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提高生产率.加
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抵御生产成本上升的最重要手段是提高劳动生产
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从资源依赖型、劳动密集型经济结构向技术创新
型经济结构转化。
将从紧的货币政策与降低成本的供给管理政策结合起来
运用。
2、解决能源价格上涨问题:
加大对石油等能源资源的勘探开发以及新能源的研发,减少对能源资源进口的依赖性,建立国家能源供应和保障体系。
我国东海和南海蕴藏着巨大的石油资源,应抓紧研究提高勘探技术,加大对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石油资源自给率,稳定油价并减少进口依赖。
同时鼓励企业积极开发替代性能源和绿色能源,力争摆脱对单一能源品种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