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8章习题与参考答案

第8章习题与参考答案

第八章习题
本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菲利普斯曲线需求拉上通货膨胀成本推进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失业
二、判断√ ×√ √ ×√√
1、非平衡的通货膨胀是指每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

()
2、由于不同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快慢不同导致的通货膨胀被称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 )
3、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是工资推动通货膨胀。

( )
4、平衡和预期不到的通货膨胀,会影响人们的收入分配以及产量和就业。

( )
5、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了通货膨胀率与通货膨胀压力之间的反向关系。

( )
6、以衰退来降低通货膨胀率会引起失业率上升。

( )
7、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显著上涨。

( )
三、选择题
1、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是由于()
A 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黄金量
B 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价值量
C 货币发行量太多引起物价水平普遍持续上升
D 以上都不是
2、在通货膨胀中利益受损的人是()
A 债权人
B 债务人
C 养老金收入者
D 雇工
3、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包括()
A 工资推动通货膨胀
B 需求膨胀推动通货膨胀
C 货币过度发行通货膨胀
D 部门间生产率增长差别导致通货膨胀
4、预期不到的通货膨胀会给下列那些人带来好处()
A养老金收入者B 领固定工资者 C 持有现款的人 D 身负重债的人
5、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包括()
A 需求拉动
B 成本推动
C 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
D 上述都对
6、引起结构性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在于()
A 各部门工资相继上升
B 货币需求过大
C 部门间生产率提高快慢不同
D 国际市场上的不稳定
7、导致需求拉上通货膨胀的因素有()
A 投资需求增加
B 货币供给减少
C 政府支出减少
D 政府收入增加
8、根据价格调整方程,要降低通货膨胀率可以()
A 人为制造衰退
B 减少货币发行量
C 降低实际GNP
D 以上都对
9、下列哪一个不是根据通货膨胀的起因分类的()
A 平衡的和非平衡的通货膨胀
B 需求拉上通货膨胀
C 成本推进通货膨胀
D 结构性通货膨胀
四简答
1、通货膨胀是如何分类的?
2、治理通货膨胀有那些方法?
3、简析结构性通货膨胀及其原因。

4、通货膨胀对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
5、试述通货膨胀的原因。

6、试析需求拉上通货膨胀的形成?对此应如何治理?
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一条反映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2. 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

3. 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4.是指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5.是指在劳动范围内,有就业能力并且有就业要求的人口没有就业机会的经济现象。

二.判断题
√ ×√ √ ×√√
三选择题
DAADD CADA
四简答题
1.(1)从价格上升的不同速度,可以分为
温和的通货膨胀
奔腾的通货膨胀
超级的通货膨胀
(2)按价格影响的差别,可以分为
平衡的通货膨胀
平衡的通货膨胀
(3)按人们的预期,可以分为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4)根据通货膨胀的起因,可分为:
需求拉上通货膨胀
成本推进通货膨胀
结构性通货膨胀
2.答:由于通货膨胀对于经济的正常发展有相当的不利影响,主要的治理措施有:
(1)控制货币供应量。

由于通货膨胀作为纸币流通条件下的一种货币现象,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所以各国在治理通货膨胀时所采取的一个重要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减轻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的压力。

(2)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

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是个关键。

这主要通过实施正确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实现。

在财政政策方面,就是通过紧缩财政支出,增加税收,谋求预算平衡、减少财政赤字来实现。

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是紧缩信贷,控制货币投放,减少货币供应量。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想配合综合治理通货膨胀,其重要途径就是通过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控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来实现控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

(3)增加商品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

治理通货膨胀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增加有效商品供给,主要的手段有降低成本,减少消耗,
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投入产出的比例,同时,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支持短缺商品的生产。

(4)其他政策还包括限价、减税、指数化等。

3. 答:结构性通货膨胀: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所出现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结构性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
(1)一个国家中一些经济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比另一些经济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得快;
(2)一个国家中,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的开放经济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比与世界市场没有直接联系的封闭经济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得快;
(3)一个国家中各部门的产品供求关系不同,也会造成通货膨胀的发生。

4. (1)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当发生未预期通货膨胀时,有固定货币收入的人以及债权人遭受损失。

相反,对于非固定收入者及债务人都是受益者。

(2)对财产分配的影响。

由于通货膨胀侵蚀着货币购买力,使任何以固定货币数量计算的资产的真实价值也受到影响。

对于持有不变价格财产的人来说其拥有的债券、银行存款的票面价值是相对固定的,实际价值将随物价上涨而下降。

对于持有可变价值财产的人来说,他们则会因通货膨胀而受益。

(3)对于经济效益的影响。

通货膨胀造成人们对货币贬值的预期,导致流通中的囤积居奇,企业不再致力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而是抬高物价,粗制滥造,结果形成资源浪费,生产能力降低,严重影响经济效益。

(4).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从短期看,当有效需求不足而且社会存在闲置生产能力时,通货膨胀可以刺激政府的投资性支出,扩大总需求,从而能够刺激经济增长。

从长期看,通货膨胀会增加生产性投资风险,提高经营成本,使生产投资下降,从而不利于经济增长。

(5).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通货膨胀的国家,国内市场商品价格上涨,出口商品价格也上涨,从而影响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出口减少。

而本国货币贬值,必然导致进口商品价格降低,进口增加,致使国际收支恶化。

5. 答:通货膨胀的原因简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现有价格水平下的商品总供给,引起了物价普遍上涨。

总需求的过度增长表现为由于投资膨胀和消费膨胀所导致的持续的货币供应量超过社会商品可供量的增长,因而又称过量需求通货膨胀。

(2)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由于成本上升所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

导致成本上升的因素一是物耗增多,二是工资的提高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3)结构性通货膨胀。

由于社会经济部门结构失衡而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

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一般在发展中国家较为突出。

主要表现为3种情况:
一是国内某些部门,甚至某些大宗关键产品需求过多而供给不足,导致价格猛涨,并且只涨不跌,进而扩散到其他部门产品的价格,从而使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
二是国内各部门劳动生产率发展不平衡,导致劳动生产率提高较快的部门货币工资增长后,其他部门的货币工资也会随之增长,引起价格上涨,从而使一般物价水平普遍上涨;
三是开放型经济部门的产品价格,受国际市场价格水平影响而趋于提高时,会波及到非开放型经济部门,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

6. 答: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增加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

由于总需求表现为货币数量,因而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又被解释为“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增加以及政府政策对上述需求的刺激都会对社会总需求增加产生影响,并不同程度地拉动通货膨胀率上升。

总需求持续增加引发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治理对策: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是个关键。

这主要通过实施正
确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实现。

在财政政策方面,就是通过紧缩财政支出,增加税收,谋求预算平衡、减少财政赤字来实现。

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是紧缩信贷,控制货币投放,减少货币供应量。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想配合综合治理通货膨胀,其重要途径就是通过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控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来实现控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