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健康课-适应新生活

心理健康课-适应新生活

1、按照老师的指令进行; 2、用心完成讨论题目; 3、每组需要有一个记录员,记录讨论结果和 情况; 4、讨论后需派一名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结果; 5、讨论时当别人在发表言论时要学会倾听, 懂得尊重他人;
活动一 认识新同学
活动目的:更好的熟悉班上的同学; 首先,用一张纸写上自己的姓名,兴趣 爱好等; 第二,每个同学在自己的组内进行自我介 绍,并讨论一下有没有难以记住或者难写 的名字?之后请派一名组内的代表介绍本 组的同学;
心理健康课——适应新环境
教学对象:初一全体学生 主讲人:李娟
导入
• 从小学进入中学,学生不仅要面临学习环境、学习 任务与内容的变化,还要面临人际关系的重新建构 和新的文化环境的适应。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新 生往往会感到陌生与茫然,心理没有安全感,甚至产 生焦虑。每个人都将有一段调整自己原有的认识与 行为的过程,这就是中学生入学适应。将中学生入 学适应问题作为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二课,有助 于大家尽快熟悉中学生活,缩短适应期,减少因适应 不良引起的心理问题,为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 好的基础。
初中生主要的心理不适应表现
(1)生活环境的不适应。小学生一般都是就近入学,在家吃住,生活上许多事 情由父母照顾。有些小学生甚至由家人接送上下学,由家人整理书包进 入初中后,学生一般要到离家较远的学校上学,而父母也不再接送他们 上下学,生活中的事情需要自理。学校及家庭都对中学生提出独立的要 求,而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面临依赖性与独立性的心理冲突。 (2)人际环境的不适应。在中学这个新的环境中,同学关系更加复杂、多样。 面对新的陌生的同学,如何与他们相处,如何融入新的班集体,如何克服 自己的孤独感,是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很棘手的问题。与小学生不同,他 们不再依赖老师与父母,交友心理特别强烈,他们害怕被孤立、不合群,害 怕被集体或同学的排斥。一些学生在小学是班上的佼佼者,心理上有优 越感,而在初中这个新的团体中,个人的优势降低,这种落差使他们产生 失落感、自卑感。 (3)学习方式的不适应。初中的课程门类多,内容有深度,作业量大,老师对学 生自学能力的要求加强,一些学生出现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的不适应, 学习成绩开始下降,出现学习焦虑。
1、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以免造成 学习上的忙乱。 2、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学会记听课 笔记。 3、随着学习内容的扩大加深,要求学生能够 学会独立思考,对学习材料进行逻辑加工, 做到学得活、记得牢、用得上。 苦学、好学、苦学; 积极主动听课、预习、复习; ……
我的小小计划
我的学习计划 ①制订个人学期学习计划、月计划、周计。 ②小组交流讨论学习计划。 ③与小组成员两人结伴订立学习计划及实施 契约,请同学帮助监督学习计划的实施。
活动二 享受学习
活动目的:帮助学生掌握中学学习方法,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 活动步骤: (1)在组内谈谈入学感受 ①小组讨论小学学习与中学学习生活有什么 不同。 ②小组讨论与交流每一门课的主要学习方法 (请注意:讨论过程中一定要学会倾听, 并且组长要记录好讨论情况) (2)分享讨论结果并给予反馈
学习医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