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建设项目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IC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行业标准TD/T××××.6-2010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建设项目Regulation on Compiling Land Reclamation Plan-Construction Projects(征求意见稿)××××-××-××发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目次前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土地复垦条例》(2010)、国土资源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25号)和国土资源部下发的《关于组织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81号)的精神,进一步规范和指导土地复垦方案编制,促进土地复垦工作快速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程。
TD/T××××《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共分为七个部分:——TD/T××××.1-2010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通则——TD/T××××.2-2010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露天煤矿——TD/T××××.3-2010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井工煤矿——TD/T××××.4-2010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金属矿——TD/T××××.5-2010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石油天然气(含煤层气)项目——TD/T××××.6-2010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建设项目——TD/T××××.7-2010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铀矿山本部分为TD/T××××.6-2010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建设项目部分。
本部分由国土资源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部分由国土资源部归口管理。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沈阳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研究院、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矿冶部。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本部分主要参加人员: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建设项目1范围TD/T××××的本部分规定了建设项目损毁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的一般原则、内容、方法和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参照TD/T××××.1-2010《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通则》内容执行。
3基本术语和定义除TD/T××××.1-2010《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通则》部分涉及的术语外,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建设项目依法由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级人民政府批准建设用地的交通、水利、能源等项目。
临时用地建设项目在勘探和施工过程中临时使用的土地,包括施工便道、工业场地、办公生活区、临时表土堆放场和弃土场等。
弃土场项目建设过程中排弃剩余土壤和岩石的场地。
取土场因项目建设填方需要或复垦工程需要挖取土壤和岩石风化物的场地。
4总则参照TD/T××××.1-2010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通则》内容执行。
5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程序参照TD/T××××.1-2010《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通则》内容执行。
6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内容建设项目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应包含以下内容,具体编制格式参照TD/T××××.1-2010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通则》附录A;土地复垦方案报告表编制参照TD/T××××.1-2010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通则》附录B。
前言参照TD/T××××.1-2010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通则》内容执行。
编制总则参照TD/T××××.1-2010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通则》内容执行。
项目概况参照TD/T××××.1-2010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通则》内容执行。
项目简介中应明确项目的名称、工程类型、项目位置、项目组成、投资规模、建设工期,列表说明项目用地构成和规模,并提供工程总体平面布置图。
对于线性工程项目,如公路和输电线等工程,应按项目经过的地区分段(行政村)介绍。
土地复垦方向可行性分析土地损毁分析与预测已损毁土地现状给出项目区内已损毁土地的损毁类型、范围、面积及损毁程度等的调查和测算结果,并说明已损毁土地在工程建设工程中被重复损毁的可能性。
说明已损毁土地的复垦情况,包括复垦面积、范围、复垦方向及复垦效果等。
附损毁土地及复垦情况的现场图片。
土地损毁环节与时序列表或图示说明项目建设过程中对土地损毁的形式、环节及时序。
附项目的施工工艺流程图。
拟损毁土地的预测给出项目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压占等损毁土地的范围、地类、面积和损毁程度等的预测结果。
复垦区与复垦责任范围确定参照TD/T××××.1-2010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通则》内容执行。
复垦区土地利用状况参照TD/T××××.1-2010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通则》内容执行。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给出项目主体建设工程和临时办公生活区、预制件场、沥青或混凝土拌和站、施工便道、料场、取土场和弃土(渣)场等对土地的损毁及施工过程给复垦区及其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包括对水资源、土壤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影响的分析内容。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给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依据、评价单元、评价方法、评价过程、评价结果,并列表说明各评价单元的复垦方向、面积和应采取的主要复垦措施。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方法与步骤具体见附录A。
复垦目标参照TD/T××××.1-2010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通则》内容执行。
土地复垦标准与措施复垦标准参照TD/T××××.1-2010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通则》内容执行。
应依据损毁前土地的质量状况,并结合当地实际,针对确定的各复垦单元制定相应的复垦标准。
每一个复垦单元的复垦标准应包括岩土回填工程要达到的地形标准、土地的可供利用标准、生产力或生态恢复标准三部分内容。
对于同一个复垦方向,但是不属于同一个复垦单元的复垦土地,应按复垦单元分别列出相应的复垦标准。
水土资源平衡分析参照TD/T××××.1-2010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通则》内容执行。
预防控制措施应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设计及施工工艺等,针对不同的施工环节,说明建设过程中为减少土地损毁拟采取的合理预防与控制措施。
对于预防措施,应重点分析项目初步设计阶段拟定的临时工程选址及拟损毁土地类型和面积的合理性,并着重说明临时使用和损毁农用地,尤其是耕地的不可避让性,可以避让的,应提出用地选址调整方案。
另外,还应着重指出可能导致土地污染的工程施工环节,并提出可行的污染控制措施。
复垦措施工程技术措施给出损毁土地的表土剥离和保存措施,临时施工场地和办公生活区地上及地下构筑物和固化物的清理和处置措施。
说明不同复垦单元拟采用的各项土地复垦工程技术措施,包括覆土和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道路工程、边坡稳定工程等。
生物或化学措施参照TD/T××××.1-2010《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通则》内容执行。
复垦监测措施参照TD/T××××.1-2010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通则》的要求执行。
复垦管护措施参照TD/T××××.1-2010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通则》的要求执行。
土地复垦工程设计及工程量测算工程设计复垦工程设计应以复垦单元为单位进行设计。
设计内容可根据项目类型、建设项目特点、地形地貌、区域气候特征等有所侧重。
主要工程设计应附平面布置图、剖面图、典型工程图,并提供相关技术参数及文字说明。
工程设计内容应包括表土剥覆工程、土地平整工程、构筑物和固化物清理和处置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道路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监测和管护工程等的设计。
以挖损损毁方式为主的复垦单元的复垦工程设计应重点说明岩土回填工程的土方平衡情况及解决方案。
生物工程设计应包括植物种类筛选、苗木(种籽)规格、配置模式、密度(播种量)、整地规格等内容。
监测工程设计内容应包括监测点位的数量、位置及监测内容(土地损毁情况与土地复垦效果等)。
管护工程设计内容应包括管护对象、管护年限、管护次数及管护方法等。
工程量测算参照TD/T××××.1-2010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通则》内容执行。
土地复垦服务年限与工作计划安排土地复垦服务年限服务年限中应明确项目的建设工期,土地复垦方案的服务年限及确定依据。
应分别明确征收的没有被永久性建筑物和构筑物占用的被损毁土地和临时使用的损毁土地两部分的复垦服务年限。
对于没有被永久性建筑物和构筑物占用的建设用地的复垦年限应在项目竣工以前完成;对于临时使用土地复垦的服务年限原则上应该与土地使用期限一致,并在主体工程竣工之前完成。
项目竣工之前不能完成的复垦任务要重点说明理由。
另外,可依据复垦区的实际情况,规定一定期限的管护期。
土地复垦工作计划安排提供复垦工作的阶段和区段划分方案,明确每一阶段、每一区段的复垦面积、复垦方向、工程量及投资额度等。
对建设期限限超过5年的生产项目,原则上应以每5年为一个复垦工作阶段。
单独选址的线性工程建设项目应以村或乡(镇)为单位,并分区段说明土地复垦的目标、任务、计划和投资安排等。
土地复垦投资估(概)算测算参照TD/T××××.1-2010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通则》内容执行。
土地复垦效益分析参照TD/T××××.1-2010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通则》内容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