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电影,是文学和文化在银幕上的重要表达方式,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
美国电影,同样以无可替代的手法记录着美国社会的各个方面。
美国电影的题材不仅涉及关系全人类利益如拯救地球,也有平凡感人的家庭深情;不仅有浪漫的童话般的爱情,也有琐碎的不如意的生活。
各种题材的美国电影让我们看到了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了解到美国的文化,甚至比身临其境了解得更加透彻和准确。
通过美国电影,我们了解和理解美国的生活方式、信仰体系、社会价值、道德标准等表层和深层的文化。
庞大的题材,错综复杂特殊的选题,如何切入电影全面反映文化,电影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形式直击主题:美国电影与美国文化汽车音乐饮食宗教法律历史地理政治种族服装体育1、文化是什么2、快速回顾美国电影3、美国文化的内核体现4、两部电影详解美国文化5、美国电影文化落地表现方案广义的文化几乎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民俗、科技、教育、艺术、历史等等各个方面,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
它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
文化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美国生产的电影?反映美国生活的电影?我们这里所说的美国电影,特指美国出产的反映美国国内生活的电影。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美国著名的电影公司都云集于此1200多家电影公司,至今总共拍摄了大约40000多部影片,各类影业一年收入达到600亿美元,在华尔街的市值达到5000亿美元。
掌控着全世界的电影市场好莱坞是美国电影工业的代名词,主要指美国大电影公司出品的电影。
严格地说,“好莱坞”出产的不仅是美国片,好莱坞的大制片厂和资本做的影片不仅限于美国。
所以,好莱坞大片并不就是泛指美国影片。
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Academy Awards),简称奥斯卡金像奖(Oscars)。
1928年设立,每年一次在美国洛杉矶好莱坞举行,是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媒体奖项,半个多世纪一直享有盛誉。
奥斯卡金像奖不仅反映美国电影艺术的发展进程和成就,而且对世界许多国家的电影艺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艺术与商业“艺术”与“商业”之间何去何从?这是奥斯卡历年引起的最大争议之一。
通常情况下,奥斯卡评委对此采取折中手段,选取的影片一般既“艺术”又“商业”,两者达到最佳结合点,既非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又避免了庸俗卖乖。
历史和政治在奥斯卡奖的角逐中,历史和政治因素总是会影响影片的类型和表现力。
也就是说,在决定奥斯卡奖的归属问题上,社会环境、时代精神和主旨比影片本身的艺术含量更为重要。
奥斯卡的选择永远是安全的、主流的、非争议性的电影,而且这些电影还要拥有被广泛接受的价值。
奥斯卡被认为是政治正确的娱乐。
(1)按奥斯卡奖及年代(2)按题材类型美国电影中的特殊现象──类型影片,在30年代获得了充分的发展。
类型是由于不同的题材技巧而形成的影片范畴、种类或形式。
最初的类型片是无声电影时代的喜剧片、闹剧片和西部片,到后来,悬念片、恐怖片、盗匪片、侦探片、科幻片、灾难片等类型相继出现并得到繁荣发展。
类型片出现的原因:在好莱坞制片制度的影响下,电影创作不再是一种个人的行为,规范的制片制度使电影制作成为一种批量的、流水线式的规范过程,模式化成为其基本特征。
固定模式的确定能够提高制作效率、降低制作成本,因而类型片是必然的结果。
美国英雄类电影的特点——什么样的人是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
1、拥有绝对强壮的身体或者强大的特异功能;通过令人惊叹的想像力,让科学技术来改变人的基因、能力,赋予英雄人物以超自然的智慧和力量。
2、拥有卓越的聪明才智、冷静的头脑和超强的意志力;这些英雄人物无论面对何种危机、困难,无论受到何种致命的打击、毁灭性的创伤,从来就不相信失败,因而也没有任何胆怯心理,英雄们总是临危不惧,一往无前,有勇有谋镇静自若。
3、拥有完美男性或女性的所有优点,对家庭有责任感,可谓侠骨柔情。
4、英雄必然会遭遇一定的挫折,一帆风顺的人难以成为英雄。
5、美国人更喜欢有幽默感的英雄,在最危险的时候还能谈笑风生,话语诙谐。
如果主角不苟言笑,那一定有一个搞笑的伙伴,这些反映了美国人的乐观精神。
美国电影的代表,剧情相对简单,一个英雄,一个高智商的敌人,昏庸的上级,当然还有美女,或妻子、孩子。
电影中,爱情一直是不可或缺的,美国电影也不例外。
早期的电影如《飘》,已是此类影片的经典,后来的《泰坦尼克》则更是征服了全世界。
美国的爱情电影只有一个永恒的主题,那就是恋爱的自由,这充分显示了美国文化中人们对自由的崇尚。
《风月俏佳人》中爱德华身为企业巨头却倾情于妓女出身的薇薇安,再一次上演了王子与灰姑娘的童话。
《西雅图不眠夜》中的男女主人公为了一个简单的约定,最终在情人节的晚上在帝国大厦的顶楼相见。
在美国的爱情电影中,总的来说喜剧多于悲剧。
这也反映了美国人的乐观精神,美国人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人们坚持不懈地奋斗,就没有什么事情不可以办到。
美国人的爱情总是乐观的,自由的恋爱总是能够以一个完美的结局呈现。
而悲剧造成的往往是自身性格的缺陷以及伦理的限制。
在美国电影中,因为宗教在美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伦理在人们心中是很有份量的,超越伦理的电影通常以悲剧结尾,如《美国丽人》、《廊桥遗梦》《不忠》等。
所谓剧情片是以以塑造人物为主,具有故事情节的影片。
通常是以叙述一个事件为中心,然后阐释出一个主题。
剧情片的卖点主要是其剧情,而不同于动作片的精彩打斗,场面的宏大,爱情片的缠绵,喜剧片的搞笑。
相对于其他片种如动作片或爱情片以动作或爱情带动故事的推进,剧情片主要以故事的剧情变化或角色性格的发展带动整套电影的进行。
“剧情”一词意味着太多的东西,以致于没有一个主导性的元素可以将它与其他类型明确地区分开来,剧情片取材范围广泛,如历史、神话、科学幻想等,但以现实生活为主,对其他体裁的作品如戏剧、小说的改编也占相当比例。
在一部剧情片中,也许西部片、歌舞片、恐怖片等诸多元素都综合在其中。
剧情片的节奏往往比较慢,但是情节相对紧凑,往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一定人群的生活状态的写照,容易使观看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3)按“最”……回顾?100部最经典的美国电影100部最伟大美国电影100部最著名美国电影100部最好看的美国电影100部票房最高美国电影100部最值得看的美国电影……曾经在豆瓣上找到了一个最经典的美国100部美国电影,结果发现听说过的不到50%,看过的不到20%,而且很多著名的电影并未入选,包括获奥斯卡奖项最多的电影。
而BBC选出的100部最好的美国电影榜单,获奥斯卡的只有12部。
无数美国电影榜单,不同的口味和标准影评家的,媒体人的,从业者的,普通影迷的,每个人的单子各不相同。
普通观众对于电影的评价首先肯定是“好看”,《公民凯恩》虽然在镜头语言、叙事手法、剪辑等各方面,都开创了新的电影表现手法,影响了一批后来者,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却过于晦涩,充满隐喻,“不好看”。
《肖申克的救赎》、《教父》这样的故事性强的电影,就迎合了大众的口味。
尤其是《肖申克的救赎》,塑造了一位自由偶像似的主人公,虽然对于影评人来说可能没什么创举,但却成为“平民英雄”。
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就是,最好的电影都是老电影:它们都对社会产生了现象级的影响。
电影现在很难做到如此境地。
”著名美国电影中,我觉得好看的、印象最深的、感动或触动我的(随便回忆能映入脑海的)美国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泰坦尼克号当幸福来敲门阿甘正传英国病人辛德勒的名单阿凡达教父生死时速七宗罪钢铁侠1、美国文化核心是个人中心主义。
美国人有着强烈的自我中心观念,主张个人以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去生活,不喜欢受到外界的干预和限制。
2、美国人有很强的成就(或成功)意识。
美国公众注重成就,仰慕英雄,有深厚的成就崇拜和英雄崇拜的心理积淀。
美国是流动性很大的社会,发达的交通和冒险好动的传统使许多美国人从乡村流到城市,又从市中心流向郊区;从北方流到南方,从一个城市流到另一个城市。
许多生活在美国的人,无论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还是漂洋过海来到美国的外国移民,都有一个梦,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这就是人们常津津乐道的“美国梦”。
3、普世价值与包容文化。
大多数美国人认为世上万事万物都有存在价值,世上的一切生灵应该平等对待。
故而在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中,美国民众本着平等、尊重的心态,接受外来人,并不遗余力地将本民族的一切成就交给外来者,允许异于本族的声音存在。
这也是美国作为文化大熔炉的文化态度的精髓之所在。
在吸收和接纳外来文化的同时,输出本国文明,在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前提下,谋求人类共同的发展,正是普世价值观的精髓。
所以,信奉个人主义、追求个人幸福成为社会的共识,是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也成为美国电影的重要主题。
《阿甘正传》1995年获13项奥斯卡奖提名,最终获6项奥斯卡大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最佳特技效果1998年被评为美国最伟大的百部电影之一,而且时至今日仍然是观众和影评界津津乐道的话题。
《阿甘正传》是部“美国现实的寓言”这部电影把美国人的核心价值观体系和美国的风俗宗教文化、社会阶级文化以及美国的边缘文化、主流文化都体现出来。
时代背景:美国的20 世纪40 年代到80 年代,恰逢二战结束,是美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年代。
时代特点:各种政治首脑轮番登场,政治暗杀事件和白宫丑闻此起彼伏。
黑人民权运动、越战、反战运动、美国政界首领的轮流替换等历史性事件为观众呈现了一幅清晰的近代美国历史文化画卷。
了解美国历史,能帮助我们更深层次理解美国文化。
《阿甘正传》是一部了解美国历史文化变迁的极好素材。
电影一边讲着阿甘的故事,一边把美国现代历史里最纷繁复杂的60—80年代给捋了一遍。
影片通过主人公阿甘的自述,讲述了他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初三十多年中极不寻常的,甚至连他自己也未必明白的生活经历。
阿甘天生有些弱智,童年时双腿还有点残疾,看起来有点傻的阿甘对未来从不抱有任何幻想,而是积极地面对现实,结果他在各方面都获得了成功。
他凭借跑步这个特长跑进了橄榄队,又跑进了大学,先后成了橄榄球明星、越战英雄、乒乓球明星和亿万富翁,还受到三届美国总统的接见。
他的一生颇具传奇和喜剧色彩,令人回味无穷。
在大学里,阿甘经历过阿拉巴马民权运动——阿拉巴马大学黑人入校事件。
毕业后参军又经历了越南战争,并在回国的一次偶然机会与黑豹党首领见过面,和著名的摇滚巨星约翰·列侬一起接受过采访,见证过水门事件,目睹尼克松总统下台,这些历史事件充分见证了美国人在这一历史时期的生活风貌和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