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防性养护施工组织设计

预防性养护施工组织设计

重庆市干线公路养护工程(G212北碚段)施工组织设计河南省高远公路养护技术有限公司重庆干线公路养护工程项目部二零一三年五月二十日重庆市干线公路养护工程(G212北碚段)施工组织设计一、编制依据1、相关文件及技术资料1)重庆市干线公路预防性养护工程施工图设计(G212北碚段);2)交通部颁发的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施工规范;3)我公司对养护工程施工现场和施工条件的调查资料;4)我公司多年的公路建设和养护施工经验。

2、相关技术规范1)《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4)《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6)《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7)《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范》(JTJ 057-94)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9)《微表处和稀浆封层施工技术指南》10)《公路养护作业安全规程》(JTG H30-2004)11)《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667-1999)1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 B01-2003)1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14)《公路养护作业安全规程》(JTG H30-2004)3、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二、编制原则1、遵循设计文件、技术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的原则,在编写主要项目施工方法时,严格按设计要求,执行现行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科学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优良。

2、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充分发挥我单位优势和专业化、机械化联合作业的特点,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完成合同段的施工任务。

3、施工过程中严格管理的原则,在工程施工中严格执行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尊重监理工程师的意见。

4、遵循“项目法”管理的原则,通过与业主、监理和设计部门充分合作,综合运用人员、机械、物资、资金和信息,实现质量、工期和造价的最佳组合。

5、遵循GB/T 190001—2000—ISO9001:2000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和由此编制的质量体系文件,优质、高效、重信、守诚的完成既定的质量目标。

三、工程概况G212线北碚段于近年改造完成,受交通荷载作用,路面出现细集料散失、坑槽等病害,为迎接2013年国检,经市公路局组织勘察、设计后,市公路局已下达计划对其进行预防性养护,即先对原路面进行病害整治,然后进行微表处整体罩面。

计划要求于2013年6月底完施工。

本工程路面结构设计:G212北碚段K1231+500~K1232+700根据本次现场调查情况,本段落进行原路面铣刨4cm,然后加铺4cm改性沥青SMA-13处理。

G212北碚段K1231+500~K1232+700,K1238+700~K1259+900根据本次现场调查情况,本段落可对病害处理后填补一层4cm改性沥青AC-13或者两层6cm普通沥青AC-20+4cm改性沥青AC-13进行处理。

G212北碚段K1226+700~K1231+500,K1244+500~K1249+000全长约9.3km,根据本次现场调查的情况,本段落在对老路病害修补之后进行用1cm沥青微表处做预防性养护。

四、施工组织机构根据该项目的实际情况,我公司采用专业化施工作业,设备齐全,人员专业,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调配人员和机械,且对材料供应、生活资料、电力等很好的配套解决。

该项目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是第一责任人。

该项目设项目经理1人,总工程师1人。

组织机构框图见图1:图1 组织机构框图我公司委派吴六轩同志为项目经理,负责人员的调配、材料组织、质量管理以及按照业主和监理的指示,安排项目部各项工作。

我公司委派汪世川同志为总工程师,主要负责工程技术工作,监督质检室按照监理规定的项目、频率和要求做好自检工作。

本工程项目部下设原路面病害整治组、清扫组、微表处摊铺组和交通安全保通组等。

五、驻地建设本工程项目部设于北碚区澄江镇全胜村G211国道边(桩号K1218附近),场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分为生活区、办公区、生产区、材料及设备存放区等。

驻地建设的管理,满足科学管理、文明施工的要求。

我项目部按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布置生产、生活设施。

配置有工程规模相适应的现场办公设备、试验仪器和交通工具。

六、工期安排按照要求,本工程计划自开工之日起,充分利用晴好天气,于6月底完成全部工程量。

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见下图1.图1 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七、人工、材料、机械进场安排为了使本工程的工期、质量等方面能够得到很好的保证,我公司在人工、材料、机械方面作了精心的安排。

1、我公司调集各方面优秀人员,组成一个高水平、高质量、团结拼搏的施工队伍投入本工程。

2、根据施工情况合理安排劳动力、机械、材料进场计划。

根据施工进度缓急,有计划地联系社会上的大型石料加工厂,专门为我项目部生产符合要求的优质石料,运送到我们指定的料场,同时有计划采购其它施工所用原材料(包括进口材料),保证施工按期完成。

3、本公司拥有铣刨机、胶轮压路机、钢筒式压路机、微表处摊铺机等机械设备,为本工程提供设备保障。

4、为了本工程的建设,本公司在借鉴先进的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并结合我们长期的施工经验,精心安排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工程的进度、质量和安全管理等方面能够很好的达到业主的要求。

表1 主要投入设备八、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及施工措施本次工程项目中施工工序多且复杂,在正式施工前应结合设计文件对路况进行细致的调查和记录,根据不同路况制定相应的施工技术方案。

路面点病害的处治,遵照以下原则:1)沥青砼路面裂缝维修(1)轻微裂缝(缝宽在5mm以内)的维修:应剔除缝内杂物,将预热好的稠度较低的沥青灌入缝内,再用刮子将缝口刮平,随即撒一层薄砂并扫匀。

(2)严重裂缝(缝宽大于5mm)的维修:需沿横缝两侧各10cm范围开槽,挖除沥青上面层,然后沿裂缝加铺玻璃格栅,而后在其周围及底面上喷洒乳化沥青粘层油,使玻璃格栅能够黏贴在底层上。

继而采用细粒式(AC-10)热拌沥青混合料填补,填补高度应略高于原有地面高度,以保证压实效果。

填补后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密实,并采用热沥青灌缝封口。

(3)网裂(缝宽大于1mm,大多数缝距在40cm以内的不规则裂缝)的维修:轻微的网裂,可采用刷油封面,严重的网裂,应分析具体情况铣刨原损坏面层,重新铺筑沥青面层,当基层破损严重时先处治基层和土基后,再重新铺筑沥青面层:①基层处治面积<20m2时,挖除基层后回填C20素水泥混凝土;②基层处治面积≥20m2时,挖除基层后回填水泥稳定碎石。

2)沥青砼路面坑槽维修①测定破坏部分的范围和深度,按“圆洞方补、斜洞正补”的原则,画出修补轮廓线。

②开槽应开到稳定部分,槽壁要垂直,槽底要平整,并将槽底、槽壁清除干净。

③在干净的槽底、槽壁上刷一薄层粘结沥青,随即填铺备好的沥青混合料,用压路机压实稳定后保持与原路面相平。

微表处施工方案:待原路面病害整治施工完成后,进行整体微表处罩面施工。

1)微表处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2图2 施工工艺流程示意图2) 原材料要求① SBR 改性乳化沥青其性能指标应符合表2的要求。

微表处用改性乳化沥青技术指标应满足表的规定,乳化沥青固含量不低于60%。

表2 微表处用改性乳化沥青技术指标注:1、乳化沥青粘度以恩格拉粘度为准,条件不具备时也可采用沥青标准粘度。

2、南方炎热地区、重载交通道路及用于填补车辙时,BCR蒸发残留物的软化点宜提高至不低于55°C。

3、贮存稳定性根据施工实际情况选择试验天数,通常采用5天,乳液生产后能在第二天使用完时也可选用1天。

个别情况下改性乳化沥青5天的贮存稳定性难以满足要求,如果经搅拌后能够达到均匀一致并不影响正常使用,此时要求改性乳化沥青运至工地后应存放在附有搅拌装置的贮存罐内,并进行搅拌,否则不准使用。

②集料微表处用粗、细集料技术指标应满足表3的要求。

表3 微表处用粗细集料技术要求3)配合比矿料的级配范围应符合表4的范围,配合比按照按照《微表处及稀浆封层施工技术指南》要求进行设计,稀浆混合料应满足表5的指标。

表4 微表处用矿料级配表5 稀浆混合料技术指标注:1、配伍性等级不做要求,可作为参考值。

4)施工及质量控制①施工准备Ⅰ.施工前对材料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准备:a.施工用的改性乳化沥青、矿料、水、填料等应进行质量检查,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使用。

b.为保证混合料配合比的准确度和均匀性,使用矿料级配筛料机进行矿料配比掺配,同时将矿料中的超粒径颗粒筛除。

c.取矿料堆中间部位的样品进行含水量测定。

d.石料的松散容量随含水量的变化而改变;检测不同含水量情况下矿料的松装密度,用于调整施工中摊铺机的出料参数。

Ⅱ.施工前对施工机具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准备:a.各种施工机械和辅助工具均应备齐,并保持良好工作状态。

b.对摊铺机进行严格的计量和标定。

②铺筑试验段在施工准备工作就绪后进行试验路段的铺筑;试验路段应选择合适的代表性路段,根据试验段的铺筑情况,在设计配合比的基础上做小范围调整,确定生产配合比。

③施工及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a. 摊铺速度以保持混合料摊铺量与搅拌量基本一致,保持摊铺槽中混合料的体积为摊铺槽容积的1/2~2/3。

b. 稀浆混合料摊铺后的局部缺陷,应及时使用抹子等工具进行人工找平。

找平的重点是:个别超大粒径矿料产生的纵向刮痕,横、纵向接缝等。

c. 超大粒径矿料产生的纵向刮痕应尽快清除,不能及时清除的,必须立即停止摊铺,直至问题解决后方可继续施工。

d. 微表处稀浆混合料铺筑后,在初期养护期内,禁止一切车辆和行人通行,混合料达到开放交通时间后应尽快开放交通。

e.每天摊铺前检查摊铺车料门开度和各个泵的设定是否与设计配比相符,认真记录每车的矿料、填料用量和改性乳化沥青用量,计算油石比,每日一次总量检验;f.施工中对稀浆混合料进行抽样检测,抽检项目、频率允许误差如表6所示:表6 微表处施工过程检验要求g.乳化沥青在使用时应先对沥青罐中的沥青进行循环,循环过之后再使用。

长时间存放的乳化沥青循环时,若储存罐是双口罐,进出油管应各放入一个口。

若是单口,进出油管应置入乳液中不同的高度,且进油管在出油管上方。

循环时间一般以储存罐内乳液的多少而定。

h.对循环过的乳化沥青应仔细观察是否有颗粒。

可采用表面不太粗糙的棒在乳化沥青中蘸一下,然后观察棒的表面是否有许多超常颗粒,当然通过在现场观察稀浆混合料大粒径集料表面也可发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