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干学员赴华师学习心得体会

骨干学员赴华师学习心得体会

骨干学员赴华师学习心得体会相约华师,遇见最美---骨干学员赴华师学习心得体会五篇桂子山求学记朱xx七月十五日,跟着永嘉骨干教师的步伐,我们踏上了去往美丽江城——武汉的动车上,我们如同莘莘学子,满怀憧憬地前往这座充满历史底蕴和人文魅力的美丽华中师范大学进行为期五天的学习生活。

每天清晨,斑驳的晨光从树缝中透过,在东湖平静的湖面上闪烁着,我们总是沿着如此一条沿湖公路踏上求知的旅程。

讲堂上,一位位充满魅力的优秀导师传播着自己的教学经验,教育理念。

戴建业教授开场的一句温州为江南,永嘉为江北,我没去过永嘉,但我从谢灵运知道永嘉,瞬间让我对位白发老人充满了崇敬。

他用他的风趣幽默向我们阐述了人生境界与文学格调,一个格字,一个调字,却饱含了如此含义,不禁让我对中国文字肃然起敬。

他用有趣的现代语言甚至是网络语去讲述了一个个原本对我们来说枯燥的古诗词、文言文,《贫女》成了剩女的哀怨,杜甫与毛泽东的梅花看透了不同人的不同道德境界,妙哉妙哉!叶显发教授是位爱写板书的老师,讲起课来总是手舞足蹈,精彩纷呈,如此一名资深导师,却能和我们聊热门的手机APP,分享网络搞笑视频,他说如今的游戏化和娱乐化导致课堂失魅,并将有效的课堂评价分从热认知、对话交流、学生自主三个方面告诉我们课堂中的师生平等、师生互学的重要性。

而心理学教授刘亚博士也用现实的一个个案例证明了如今教育中所缺失的公平、尊重的对待孩子,在出现的那么多问题孩子,心理问题学生中,探其成因无非是家庭和学校教育的问题,我们总是认为孩子的问题需要改造孩子,而其实却因从成人身上找问题才是根本。

其中有太多的经典语录让我不禁的反思,"当和孩子说话的时候,不要把他当孩子,请把他当陌路人。

""如果你看着所有孩子都顺眼,那么你适合当老师,当你在任何时候看所有孩子都顺眼时,那么你是一个好老师。

""我们要引导孩子向任何人学习,千万不要简单重复某一个榜样。

"……漫步在美丽的桂子山,桂花还未飘香,桂树仍郁郁葱葱,教育正是如此,不待孩子多光耀成绩,只忘快乐、健康、有格调!相约华师,遇见最美徐xx7月15日满怀欣喜我们骨干班引来了第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

这是我们期盼已久的,今天终于起航了。

去外面的世界走走看看,开阔自己的视野,让自己的电量变的更加充足。

华师不愧是美丽的桂子山。

这里玉树丛林,是学习的好地方。

华师不但环境宜人这里的老师更是个个有"料".走进教室让我第一次见识如此大的场面。

原来我们这次是与小学、初中各不同学科的老师共同学习。

拿到课程安排赶紧翻阅。

我傻眼了这与我们幼儿园都搭不上边,我们将如何在此混五天呢?还没理清思绪进入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

这使我更不抱太多的期望。

可是我错了。

没想到戴老师言语幽默,深深的吸引了我。

他的话语给我们带来了快乐,是我们的疲惫感顿时消失。

课堂氛围非常好。

让我们有了份亲切感。

今天戴教授给我们带来的是文学格调。

戴教授说其实成绩不重要阅读很重要。

非常欣赏赞同。

他对男孩子的评价是男孩子要有那么点流氓气质。

所谓的格调它是一种气量、风度。

在你看来何为格调呢?大家的见解都各不相同。

但愿我们都是有格调之人。

华中师大心理学院副教授刘亚博士的心理讲座《基于青少年心理问题成因的师生关系重建》----心理安全问题的根源。

听了刘老师的讲座我作为老师又作为妈妈双重身份觉得自己的任务更为艰巨。

既要做一位好妈妈又要做一名好老师实属不易。

对我们的孩子说话我们要觉得自己在与陌生人说话。

作为家长我们在无形的教育中伤害了自己的孩子。

用自己长者的身份来命令孩子。

我们应该摆好位置做孩子的陌生人。

在扮演教师角色时,刘老师说只有你看每一个孩子顺眼你才适合当一个合格的老师。

听到这话我脑中闪过一个问题我是合格的老师吗?我还需继续努力。

现在的家长都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给予孩子太多的压力。

希望我们共同努力还孩子一片健康快乐的天空。

教授的讲座就象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本次学习不但收获了知识,还收获了友情。

我们几个姐妹每天一起学习吃饭出行,形影不离,互相照顾。

还建立了不散之群。

真心感谢单老师组织这次学习。

让我开阔视野,走出幼教范围,步入更高一层境界。

不能用更多言语表达只能用心体会。

邂逅华师,谱写格调季xx七月的武汉,热辣辣的阳光照在脸上格外明亮,对得起武汉"火炉之称";七月的华师,绿荫环绕,每一条小道,每一幢建筑都透着一丝文艺。

我们与华师谱写一场有关格调的思考。

何为格调?它是一种气量、风度、它是一种审美情操、它是一种艺术品位。

在我看来,所谓格调究竟是什么亦有点模凌两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且格调体现在细节,无处不在。

有所谓文学修养上的格调;有与人相处之格调;更有个人气质品味之格调。

换言之,格调在人身上体现更为直观、清晰。

行走在华师的校园里、我们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何为有格调之人?有人说是有气质的人、有人说是品味生活懂生活的人、有人说出生书香门第的人。

这个问题也有点傻,它其实说不清楚也道不明白。

作为人,作为人师、你的格调如何?你该有怎样的格调?戴教授在开讲伊始说过那么一段话中国历来的皇帝身上都具有一种流氓气质,是一种赌性、胆量、有时孤注一掷,要么赢,要么输。

其实大多数的人都会认为都会觉得这所谓的流氓气质是最没有格调的、可是就是这些少数或许就成了真正让大家追捧的格调。

说着说着、我似乎也模糊了格调的含义。

它可能就是一种感觉、一种形态。

写到这我会在想作为一位教师、我应该成为一个有格调之人、那到底如何让自己有格调呢?这种格调从内而发、不做作、是一种常态的存在。

我能想到的最好的一条途径就是读书。

曾经看过那么一句话,作为教师、你无论怎么绕、都绕不开你是读书人这一话题。

其实每天说着读书,可是又有多少人是能静下来去品味书本的、很少我也不例外。

不知从何时起、看书变成了一种负担、一种任务,它不再是那样悠闲慢慢,而是被迫加紧了步伐。

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多的老师不那么喜欢去读书了。

古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何尝不是一种格调。

这样的格调在我看来是一种人生境界上的升华、起码是我喜欢的格调。

从今天起、从戴教授的《瞧、这世道》开始,在安静温和的时光里、沐浴在柔柔的暖阳中,清风伴着茶香、读一本正能量的书、斑斓了行走的岁月。

谱写格调、从读书开始!晴川历历汉阳树,风雨浓浓华师胡xx?带着满心的欢喜和期待,我参加了"2016年浙江省永嘉县中小学骨干教师综合素养研修班".期间为我们讲课的老师不仅有大学教授,还有来自教育一线的模范教师,这次培训内容充实,有理论,有实践,有课例,有讲评,生动有趣,时效性强,培训专家用幽默风趣的语言,鲜活的实例使课堂精彩纷呈,掌声阵阵响起。

新的教学理念、新闻思想、新的课堂,通过不同专家的演绎,是那么的美妙绝伦,让人激动万分。

这次培训,我不仅在与幼儿交往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且教育观念也得到了洗礼。

下面我简单说一说我参加了这次培训会后的一点感受。

一、教师必须厚实自己的文化底蕴,提高自身的修养,做一名多能教师第一天培训,戴建业老师的开场就深深地吸引了我国学与教育人生从"格调"和"境界"这两个关键词开始出发……老师让我明白了中国文学对于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意义,让我知道了当你的文学修养提升了不仅仅让自己专业得到最大的提升还能让你的课堂更具有魅力,为我打开了一扇中国文学魅力之窗,我如获至宝。

每位专家从自己的领域出发引古喻今,深入浅出的阐述了教育的艺术。

文化底蕴即文化知识。

要在通晓一定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拥有比较广泛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包括一定的"文史哲"、"数理化"、"天地生"、"体音美"等学科的知识和一些相应的技能。

如写作、计算、唱歌、绘画、体育活动等方面的技能。

教师的工作像蜜蜂酿蜜,需要博采众长,知识结构要做到"博"与"专",还要做到"杂",要博学、多识,要有宽广扎实的基础知识。

另外还应如叶显发老师说课堂中不仅要言之有物更要吸引幼儿,日常积累的故事都可以和自己的专业联系作为自己的学科案例。

骨干教师既要重视提高人文素养,又要重视提高科学素养,还要有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的能力,要加速学习、终身学习,不断总结和积累教育经验,广泛吸纳别人的教学经验。

二、只有爱幼儿,正确对待幼儿,才是真正的教育刘亚老师的"基于青少年心理问题成因的师生关系重建"颠覆了很多我之前对于幼儿的认知。

我一边感叹于他思维的敏捷,语言的风趣,独特的教育视角,健康乐观的人生观和丰富的研究经验,另一边学习他把自己容入所讲的故事情节,按不同角色给我们简化复杂的心理学理论研究。

我们周围出现的问题儿童很多成因在于家庭教育和父母的错误教育观念,教师对幼儿过渡关注不客观性也让悲剧屡屡发生。

对待幼儿多一点关注、多一点耐心、多一点了解、多一点探究、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公正。

也许你不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但一定是一位身心健康的快乐人。

通过这次培训,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方法与捷径,"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让我更好的知道去爱幼儿,让我们幼儿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培训虽然结束了,可带给我的思考与学习才刚刚开始。

当我来参加这个培训之前,只是抱着学到一些新东西的想法,可培训结束的时候,我们心中都明白,在这里所收获的远超出预计的设想。

如何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如何从生活信息中挖掘素材,设计出高水平的教学设计,上出高效率的课,从根本上激发孩子们学习兴趣,这才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

心热则功成——记华中学习xx2016年7月15日——20日,我参加了县教师发展中心组织赴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的"2016年浙江省永嘉县中小学骨干教师综合素养研修"活动,荣幸地获得了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

在短短五天的时间内,我感受到了华中师范大学的热情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也非常感谢永嘉县教师发展中心领导们的精心安排,此次培训内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专家讲座,又有互动交流,面对不同风格的名师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

在这里,使我更进一步的了解新课改的方向,提升自身文学修养,掌握师生沟通的技巧并且深刻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使自己收获不小。

各位专家的引领,让我深深的感到这五个字"心热则功成".只有每个人对自己职业保持那份热爱,那么成功就离你不远了。

这次培训活动,华师大为我们安排了知名的专家讲座,特别是戴建业教授的《人生境界与文学格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