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课程的总目标是按照三个维度表述的
课程的总目标是按照三个维度表述的
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新的课程标准的目标描述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 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表述的,因而这是美术教师进行美术教学活动时必 须关注的三个方面。对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不能放弃,但一定要降低难 度,以适应学生的水平和兴趣;要关注学习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意识 到美术学习过程与方法的特殊性;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美术活动,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课程目标解释
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通过一定的学习过程,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逐渐体会和掌握学习方法,形成 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学习过程是一个实实在在的 基础,没有这一基础,侈谈其他的任何东西都是无意义的。
课程目标维度之间的关系
第一、这是此次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之一。
第二、美术课程的确存在着太注重学科本位的问题。 第三、过重的学科本位倾向,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方法,以期给教材的编写者和教师更大的思维空间。
对“双基”的认识
一是对美术的内容和现象有基本的了解;二是对美术的创作方法 与过程有基本的了解;三是对美术在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有基本了解。 基本的美术素养不仅仅指的是对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重 要的是应该具备基本的艺术态度。这些态度主要包括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有敏锐的视觉意识,对视觉现象和美术作品能作出积极的(或许还
应该是独特的)反应;第二能自觉而大胆地运用美术的媒材和方法表达 自己的观念和情感,追求艺术化生存;第三能不断追求更高的审美品
位,又保持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
什么是基本的美术素养?
1、 教师应该了解国家所倡导的一般公民的价值观和态度,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具有明确的意识,并列入教学目标。 2、 结合美术学习的特点,有意识地设计学习活动,培养学生 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 在美术学习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尤其是 持久的兴趣。
小结
1、 钟启泉等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
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 版社 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全日制美术课程标准解 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 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阅读书目推荐
导致脱离学“双基”指的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任何学科
中“双基”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但“双基”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提
法,什么是“双基”存在一个认定问题。在此方面,国外的一些 美术课程标准,表述比较模糊、宽泛,只提出一些具有导向性的
标准,具体的内涵由教师去认定。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借鉴了这一
课程的总目标是按照三个维度表述的,即1、知识与技能;2、 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要
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学习基本技能,努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学生要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 活动,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发 展美术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学生要努力获得对 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 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