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
《晚风》《嘎达梅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晚风》,唱好二声部合唱,提高合唱表现能力。
2、欣赏《嘎达梅林》,感受广阔的草原音乐。
教学重难点:
1、《晚风》第一小节的弱起部分,低声部合唱部分的演唱,以及全曲 6/8 拍的强弱对比。
2、歌唱为主,欣赏为辅。
教学过程:
一、学唱高声部:
1、欣赏一首小夜曲。
强调和介绍我们要学唱的歌曲有相似的感觉,都具夜晚宁静的柔美气氛,给学生提出问题:这一首歌曲和我们即将要欣赏到的乐曲有什么样的相同之处?可以引导学生从感觉,节奏,速度方面去进行对比。
2、欣赏范唱歌曲《晚风》对比感受小夜曲和《晚风》带给我们的感觉。
3、跟钢琴学唱歌曲《晚风》(课堂预想:学生在注意弱拍起的地方,肯定不能够把强弱表现得很好,所以这节课还要把强弱规律教给学生。
另一方面,该唱够的地方一定要把节拍唱满。
4、讲解六拍子的强弱规律。
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块用手势
来表示它们。
5、带着强弱规律的感觉去唱《晚风》
6、结合教师的指挥,充满感情地演唱歌曲《晚风》
二、学唱歌曲《晚风》的合唱
导入:刚才我们学唱了歌曲的旋律声部,大家都唱得很棒,但这是一首很美很美的合唱歌曲,我们只有唱好了两个声部才算完美,大家有信心吗?
1、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块用 LU 来哼唱低声部的旋律 2 遍。
2、把低声部的旋律声部唱熟了之后,就请同学们闭上嘴巴,用哼鸣的音去唱低声部。
3、请同学们加进歌词慢唱一遍。
在唱的时候心里的拍子一定要稳。
提醒同学们要把拍子拖够,并且注意到换气符号的地方。
换气之后的那个音一定要轻唱为后面的一个音做好铺垫。
4、歌曲里面有两句当晚霞映红了天边的地方音高关系是不一样的,要唱得有对比,第一句比第二句要弱一点。
5、请同学们跟老师合作。
由老师唱旋律声部,由同学们唱低声部。
同学们在唱低声部的时候一定要轻轻地唱,第一次合唱时,可以选择学生不唱歌词,用“啦”代替歌词。
6、将同学们分组为 A , B 两个大组演唱这首歌曲。
在一个组演唱完之后,教师要组织和引导另一个组的学生要对其进行评价,教师要对最后的结果进行对比和评价。
A 组唱旋律声部,
B 组唱低声部。
A 组唱低声部,
B 组就唱旋律声部。
7、选出一个低声部唱得好的组出来,强化训练一下低声部的歌词,再和高声部合起来。
带着感情轻轻地演唱这首二声部歌曲《晚风》。
三、聆听《嘎达梅林》
四、课堂小结,师生再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