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技巧(公开课用)
文言文翻译技巧
你们翻译遇到的难题
❖ 1、多义词翻译会错意,不能切合语境。 ❖ 2、自身判断的得分与参考答案的得分点不对等,以致
该翻译的没译出。 ❖ 3、固定句式总记不住,搞不清楚特殊句式。 ❖ 4、有时候大概意思明白,但翻译不准确。 ❖ 5、主语模糊(动作发者弄不清),有时忽略句子的主
语。 ❖ 6、实词积累有限,很难根据语境判断意思。 ❖ 7、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的词语难以把握。 ❖ 8、找不准得分点,翻译不出重点词。 ❖ 9、有些词语无法准确判断是合成词还是单音节词。 ❖ 10、翻译出圈出的关键词,但放在原句发现句意不顺。
回顾有代表性的模拟题:
一、省适应性测试 1、贼奔溃,生致首领五人,余悉宥之。 2、是皆吾民,正当弃兵甲,持锄耰,趣令复业。 一词多义 重要虚词 常用实词 古今异义 通假,判断句
二、茂名一模 1、(主语)将慧龙过江,为津人所疑,曰:“行意匆匆彷徨,得
非王氏诸乎?” 2、席卷吴会,卿情计如此,岂不能相资以众乎?然亦未之用。 省略成分 词类活用 一词多义 被动句 固定句 宾语前置 古今异义 三、广州市高中毕业模拟考试
句不离段,词不离句。
难解句子,前后联系。
跳跃句子,补出本意。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
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常见虚词,因句而异。
实词活用,考察全句。
领会语气,句子流利。
对照原文,尽量直译
课后训练
(一)阅读下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余病痞(肚子里生的硬块)且悸,谒医视之,
曰:“惟伏神(中药名,外形像芋)为宜。”明 日,买诸市,烹而饵之,病加甚,召医而尤其故。 医求观其滓,曰:“吁!尽老芋也。彼鬻药者欺 子而获售。子之懵也,而反尤于余?”余戍然惭, 忾然忧。推是类也以往,则世之以芋自售而病乎 人者众矣,又谁辨焉!
译出大意 1分;“旬”1分;“举”1分。
五十岁的人攻打它,人的力量是做不到这样的 ②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2分)
译出大意 1分;“是”1分
古人有这样做的,武王就是这样。 ③箪食壶浆,以迎王师。(3分) 译出大意 1分;“箪”1分;“师”1分。
用美味的饭食和酒浆,来迎接大王您的军队。
参考答案
① 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 五十天就攻下它,光凭人力是做不到这样的。
(1) 范氏富,盍已乎
“盍”的理解,“已”的理解,疑问语气
(2)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
“执”的理解,“执”后的省略,“纺”的理解
(3)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欲”的活用,倒装的“何请”,反问语气。
命题一般选择含有关键词语、特殊句式的句子
思考:命题时是根据什么拟定 评分细则的?
①范氏富,盍已乎(2分) “盍”1分,何不,为什么不;“已”1分,停止 ②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3分) “执”1分,捉住;省略句“执之”1分; “纺”1分, ③绑欲而得之,又何请焉(3分) “欲”1分,想要的;宾语前置1分,请求什么;句意1分
(2) 向使假夫使先子生不您不不食是,没其有能吃饭哀,我难乎道?还!能哀怜我 译文:吗?
(四)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宋)太宗尤所
眷遇。有一朝士,家藏古镜,自言能照二百里, 欲因公弟献以求知。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 “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 复敢言。闻者叹服。盖寡好而不为物所累,昔贤 之所难也。
五年?五十天 )
借助课内文言知识 ຫໍສະໝຸດ 举: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借助字形判断
(如:箪)
借助语法结构推断 (如:箪食壶浆)
巩固练习一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画线的句子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 (给一座城)焉,曰:“请以此修衣。” 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 “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 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 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 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 “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1、今天下岂无廉者,愿陛下崇奖之以风天下,执赏罚之公以示劝(宾)惩 (宾) 。
2、帝偶问龙荣安在,贾似道恐其召用,阴讽湖南提点刑狱李雷应劾之。
常用实词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宾语前置
文言文翻译的七个重要采分点:
重要实词 重要虚词 古今异义 通假字 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 固定结构
明确:文言文翻译技巧一
⑴召医而尤其故。 译文:把医生叫来责问这是什么缘故。
⑵彼鬻药者欺子而获售。 译文:那个卖药的人欺骗你而把他的老芋头卖出。
(二)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
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 “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 寡人奈何?”管仲曰:“君何不试勿衣紫也, 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于是左右适有 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 公曰:“诺。”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国 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 ⑴少却,吾恶紫臭。
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
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
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
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
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
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它哉?
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孟子》
“经月”“莅”“贷”各1分,大意2分。
❖ 中山市教研室 ❖ 7.【文言翻译】(10 分) ❖ (1)陛下使臣侍讲,历半岁不一问经义。臣无功,不足副厚恩 ❖ 译:陛下让我担任侍讲学士,过了半年并没问过一次经书义理。臣下没有
功劳,不能与皇上的厚恩相称(对不起皇上的厚恩)。 ❖ “使”1 分,可以翻译为“让”,或者“派遣”,或者“任命”等 ❖ “侍讲”1 分,可以翻译为“担任侍讲学士”,或者“为皇帝讲学” ❖ “历”1 分,可以翻译为“经过”,或者“经历”,或者“过了” ❖ “不一问”1 分,可以翻译为“没问过一次”或者“” ❖ “副”1 分,可以翻译为“符合”,或者“与……相称(相符)”或者
评分标准往往体现在句子的几个关键得分点
高考翻译题命题规律
选择含有关键词语、特殊句式的句子
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 异义、偏义复词、多义实 词、常见虚词
省略句、被动句、 倒装句、判断句、 疑问语气、及固定
句式
因为:(1)与现代汉语有较大差别 (2)是考题设置的关键得分点
广州一模
❖ 1、陛下使臣侍讲,历半岁不一问经义。臣无功,不 足副厚恩。
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
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
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
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它哉?避水火也。
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2005年广州市一模)
文言文翻译技巧二 善于“借助”,巧解疑难
借助成语(词语)判断 (如:旬——十月中旬) 借助上下语境推断 (如:五旬:五十岁?五月?
①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 知时有利不利也。(5分) 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鲍叔更加困窘, 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运有好的时 候,有不好的时候。
②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3分) 人们不赞美管仲的贤明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 人才。
❖
文言文翻译口诀
首览全篇,粗通大意。
巩固练习二
(北京高考试题) 把下面一段文言文中 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 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 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 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生我者父 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 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 叔能知人也。
参考答案
陛下让我担任侍讲学士,过了半年并没问过一次经书义理。臣 下没有功劳,不能与皇上的厚恩相称。(对不起皇上的厚恩)
“侍讲”“历”“副”各1分,大意2分
❖ 2、治虢以宽,经月不笞一人。及莅鄂,则严法峻诛, 一不贷。
(崔郾)用宽松的政策治理虢州,整月没有鞭打过一个人。 等到了鄂州任职,却施用严法重罚,对犯罪一概不予宽免。
(欧阳修《归田录》) (1)欲因公弟献以求知。
译文: (朝士)想通过吕蒙正的弟弟把古镜献给 吕蒙正来求得(吕蒙正)的赏识。
(2) 盖寡好而不为物所累,昔贤之所难也。
译文:很少嗜好(或嗜好很少)并且能够不被外物 牵累,(这)是过去的贤人也很难做到的。
2021
参考答案:
①曾子衣敝衣以耕。(3分) 曾子穿着破旧的衣服从事耕作。 ②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3分)
先生不是向别人索求,而是人家主动送给你的, 为什么不接受呢?
③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 也,我能勿畏乎?”(4分) 接受别人的东西的人,就会害怕得罪他,给予 了别人东西的人,就会对接受东西的人显露骄 色。即使国君有所赏赐,而不傲视我(不对我 显露骄色),但是我能不畏惧吗?
②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古人有这样做的,武王就是这样。 ③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用竹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来迎接大王您 的军队。
如何解决疑难?
❖
民悦则取之,民不悦则不取
❖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
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
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
普遍问题:
1、实词、固定句式积累不够。 (1、3、6、7、9) 2、没能准确判断得分点,从而落实有效分。 (2、4、8) 3、忽略省略掉的成份。(主、宾)(5) 4、没能很好把直译与意译的方法相结合。(10)
读读下面文段,翻译画横线的句子。
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 乎?”曰:“欲为系援焉。”他日,董祁诉于范 献子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 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 “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 又何请焉?
译文:往后退,我讨厌紫衣的气味。 ⑵于是日郎中莫衣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