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及物质的量溶度
一、物质的量
1、概念:是一个基本物理量。
1mol任何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2、单位:摩尔(简称摩)或 mol
3、符号:n
4、适用范围: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
二、阿伏加德罗常数:
1、概念: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目。
2、单位:mol-1(/摩尔)
3、符号:NA
4、数值:N A≈6.02X1023 mol-1
5、物质所含微粒数(N) = n*N A
三、摩尔质量
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2、单位:g· mol-1 或 kg· mol-1
3、可以理解为:1mol任何物质的质量,称为该物质的摩尔质量。
4、m = M × n
注意:1 mol任何物质的质量,若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与微粒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四、气体摩尔体积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
2、符号:Vm
3、单位:L/mol或m3/mol
4、对象:任何气体(纯净物、混合物)
5、数值: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
6、0℃、 1.01×105 Pa (标准状况下)结论
对象:任何气体
物质的量:1mol
公式: n =V/Vm
7、影响物质体积的大小
1)微粒数目的多少影响物质体积的大小
2)微粒大小影响物质体积的大小
3)微粒间距影响物质体积的大小
主要由粒子本身大小决定。
当粒子之间距离很大时,粒子本身的大小对物质的体积影响还很大吗?
粒子之间距离很大时(如气体),粒子本身的大小对物质的体积影响很小,几乎可以忽略。
4)决定气体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a)粒子的数目
b)粒子间的距离
i.温度
ii.压强
五、阿伏伽德罗定律
1、同T同P,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2、阿伏伽德罗定律的推论(根据pV = nRT 、n = m/M、p = m/V推导)
1)同T同P,气体的体积比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
2)同T同V,压强比与物质的量成正比
3)同T同P,气体的密度与摩尔质量成正比
六、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
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2、符号:c B
3、单位: mol/L(或mol·L-1)
4、表达式:c B = n B/V
5、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要注意以下几点:
1)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是溶质和溶剂混合溶解后的实际体积,但不是溶
质和溶剂体积的简单加和;
2)对于一定浓度的溶液,不论取用体积是多少,浓度是不变的.
3)稀释公式: 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c1·V1=c2·V2
七、容量瓶的使用及溶液配制过程及误差分析
1、仪器选择
1)容量瓶的使用:
常用的容量瓶规格: 有50ml、100ml、250ml、 500ml、 1000ml
2)注意事项
a)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
b)溶解或稀释的操作要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容量瓶中
c)转移溶液要用玻璃棒引流,且玻璃棒下端在刻度线以下
d)不能长期存放溶液或进行化学反应
2、称量
注意事项:
a)使用前要调零
b)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称量纸
c)称量时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
d)用镊子夹取砝码应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
e)当天平接近平衡时,用左手轻拍右手手腕,使少量固体慢慢抖入,直至
天平平衡为止
f)称量完毕应将砝码放回盒中,游码归零
3、溶解
注意事项:
应在烧杯中溶解,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
因为在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和体积,这说明容量瓶的体积受温度影响。
而物质的溶解往往伴随着一定的热效应,如果用容
量瓶进行此项操作,会因热胀冷缩使它的体积不准确,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容量瓶炸
裂。
提问:除了烧杯外还需要哪些仪器?使用中应注意什么?
还需要玻璃棒。
搅拌时沿着一定的方向,玻璃棒不要碰烧杯底和烧杯壁,不要把玻璃棒放在实验台上,以免弄脏
4、转移(移液)
注意事项:
由于容量瓶瓶颈较细,为避免液体洒在外面,应用玻璃棒引流。
提问:将烧杯中的碳酸钠溶液倒入到容量瓶中,此时溶质是否完全被转移到容量瓶中?应如何处理?
还有残留在烧杯壁和玻璃棒上的碳酸钠未被转移。
因此要用蒸馏水洗涤用过的烧杯和玻璃棒
5、洗涤
注意事项:
1)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
2)洗涤液要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3)洗涤液与原溶液总量必须小于容量瓶容量
思考:如果用量筒量取液体药品,量筒要洗涤吗?
如果用量筒量取液体药品,量筒不必洗涤。
因为这是量筒的“自然残留液”,若洗涤后转移到容量瓶中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但是使用量筒时应注意选择的量筒与量取液体的体积相匹配。
6、定容
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在距刻度线 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思考:若定容时不小心液面超过了刻度线,怎么办?能用胶头滴管把多余的液体
取出吗?
必须重新配制
7、摇匀
将容量瓶盖好塞子,如图示,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使得溶液混合均匀。
思考: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线,能否补充水?
不能。
因为是部分溶液在润湿容量瓶瓶口磨砂处有所损失所致
8、装瓶贴签
容量瓶中不能长时间存放溶液,因此要把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贴好标签,注明溶液的名称和浓度。
9、误差分析
依据: c = n/V = m/(MV),其中变量为m、V
10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步骤:
2)实验所需仪器:
3)容量瓶使用的注意事项:
4)影响浓度的主要因素:
八、物质的量溶度计算
1.计算公式
c = n/V
2.常见类型
1)标准状况下,气体溶质物质的量溶度计算
溶质物质的量n = V气体/Vm
溶液的体积V=m/p = (m(气体)+m(水))/p
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溶度换算
计算公式:c = 1000pw/M
注意:密度计算体积一般是mL,所以注意单位的换算。
3.小结
气体溶于水时的浓度计算,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不能把水的体积当成溶液的体积;
2)不能把水的体积+气体体积当成溶液的体积;
3)用溶液质量和密度计算溶液体积时,要注意换算为L做单位。
九、物质的量应用
1、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ν)的意义
2H2+ O2 == 2H2O
2 1 2
意义1:表示反应中各物质的粒子数之比
意义2:表示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意义3:表示反应中各气态物质间的体积之比
2Na + 2 H2O = 2 NaOH + H2↑
物质的量比 2mol 2mol 2mol 1mol
质量之比 46g 36g 80g 2g
1)用同一物理量表示的各物质的数量成正比关系
2)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方程式的计量系数之比
3)同一物质用用同一物理量(不同物质用不同的物理量)表示其数量,对应量间
仍成正比关系
2、计算中注意的事项
1)计算过程无需设未知量,直接用该物质的物理量表达。
2)化学计量数意义相同时单位可省略
3)列式过程中必须标明物理量及物质名称
4)过程带单位运算
5)通常将不同的量先转换成物质的量
6)当化学计量数表达的意义不相同时,必须表明各自的单位。
7)不同物质在使用不同单位计算时要注意量之间的相当关系。
3、小结
1)计算的基本步骤
a)写出化学方程式。
b)写出已知、未知量
c)列出比例式求解x。
d)写出答案。
2)弄清应注意的问题
a)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是纯净物质之间的量的关系。
b)单位问题:上下一致,左右相当。
c)如果是离子反应,可以根据离子方程式进行计算。
d)如果是氧化还原反应,也可以利用电子转移关系进行有关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