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龙岩市医疗保险政策

龙岩市医疗保险政策

龙岩市医疗保险政策2009-12-11
(一)我市医疗保险事业发展情况简介
我市从2001年开始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2001年1月首先在机关事业单位开展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002年1月企业单位纳入,2006年9月出台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试行办法,2007年12月出台农民工住院医疗保险,完成了从公费医疗、劳保医疗等福利性医疗制度到社会保险制度的转变。

2006年我市又在农村建立了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2008年建立了涵盖在校中、小学生、少年儿童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今年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范围。

经过近9年多来的努力,逐步建立了公务员医疗补助、商业补充医疗保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等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休系和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制度。

截止到2009年10月底,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9.89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9.93万元,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30.24万人,合计保障人数280.06万人,覆盖率达96.13%(我市总人口291.34万人)。

建成了省、市、县、乡四级联网的信息系统,全市定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有302家,大大方便参保对象就医购药。

(二)今年以来我市出台的医疗保险惠民政策
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方面:一是提高城镇职工医疗待遇,将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最高支付限额由原来各县(市、区)的4.3-5.3万元不等,统一提高至6万元。

二是解决全市关闭破产企业5451未参保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问题。

近日我市出台了《关于做好我市关闭破产国有、城镇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及困难企业职工医疗保险工作的实施方案》,《方案》规定,采取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出资的办法,在2009年6月30日前关闭破产国有、城镇集体企业未参加城镇职工医疗的退休人员,只需一次性缴纳2000元左右的保费,便可终身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2、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方面:一是门诊特殊病种可报销病种增加,由过去的6种(恶性肿瘤放化疗、重症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后的抗排斥治疗、精神分裂症、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增至11种,新增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心功能衰竭、系统性红斑狼疮、癫痫病,以上11种病的患者,不需住院在门诊就诊便可获得不同程度的报销。

二是将学生意外伤害门诊治疗纳入报销范围,学生意外伤害门诊治疗的报销起付线仅100元,报销比例为90%,报销封顶线为10000元。

如果学生意外伤害导致死亡,凭相关材料给予一次性补偿5000元。

3、扩大参保范围,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范围。

4、降低个人缴费标准,提高政府补助。

将原来城镇居民未成年人每人每年38元和成年人每人每年138元统一降至每人每年30元。

政府补助由原来的未成人每人每年42元和成年人每人每年92元,统一提高至120元。

5、提高医疗待遇。

住院起付标准一级医院由原来的200元降至100元,二级医院由原来的450元降至300元,三级医院保持不变。

住院补偿比例一级医院由原来的70%提高至80%,二级医院保持不变,三级医院有所下调,由原来的50%降至40%,降低的原因主要是主要是考虑到要将小病病人分流到一级医院(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住院,以免大家患病都想
往大医院挤,浪费不必要的医疗资源,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住院报销封顶线提高,年度累计成年人住院可报销的医疗费从原来的3.5万元,提高至4万元,未成年人可报销的费用从5万元提高至6万元。

6、孕妇住院分娩及新生儿住院医疗费纳入报销范围,对参保的孕产妇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规定所发生的住院分娩医疗费按生病住院规定报销。

新生儿出生后,其在出生当年住院发生的医疗费与其母亲合并计算,享受一人最高封顶线。

(三)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险如何进行缴费
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险按8+2的方式筹资,即单位按其职工工资总额的8%缴纳,个人按本人月工资总额的2%缴费,由用人单位从其工资中代扣代缴。

职工退休后个人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的基数,最高不超过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最低不得低于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

(四)特殊病种有哪些,如何办理特殊病种医疗保险
城镇职工门诊特殊病种共有11种,分甲类和乙类。

其中甲类有六种:第一种是恶性肿瘤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第二种是重症尿毒症透析;第三种是结核病规范治疗;第四种是器官移植抗排异反应治疗;第五种是精神分裂症的抢救;第六种是危重病的抢救。

乙类有五种:第一种是高血压病(中风后遗症);第二种是糖尿病;第三种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第四种是慢性心功能衰竭;第五种是系统性红斑狼疮。

参保职工患有门诊特殊疾病需进行门诊特殊治疗项目治疗,原则上由县级以上(含县级)定点医院的专科副主任以上(含副主任医师)医院做出诊断,并由医院出具诊断证明书,报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审批。

(五)城镇职工和居民住院医疗保险如何报销及其最高限额
城镇职工和居民在本市内住院时,凭医疗保险IC卡进行入院登记,出院时即可在医院直接结算,统筹基金支付的医疗费由医保中心支付,需个人支付的医疗费由个人帐户或现金支付。

报销具体如下:城镇职工起付标准一级医院300元,二级医院450元,三级医院600元,年度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为6万元。

起付标准至最高支付限额的报销比例,在职职工个人支付10%,退休人员6%。

城镇居民起付标准一级医院100元,二级医院300元,三级医院600元,年度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未成年人为6万元,成年人为4万元。

起付标准至最高支付限额补偿比例,一级以下医院80%,二级医院60%,三级医院40%。

(六)城镇职工个人帐户如何划拨
医保中心每月向用人单位征收基本医疗保险费,保险费到位后于每月28日前后,将个人帐户划入到医保IC卡中。

个人帐户的具体划拨比例为:40周岁以下(含40周岁)按本人当月缴费工资的2.8%划入(含个人缴纳部分);41周岁至法定退休年龄按本人当月缴费工资的3.1%划入(含个人缴纳部分);退休人员按本人上年度月退休金总额的4%划入。

(七)城镇居民在哪里办理医疗保险
新参保居民持《户口簿》原件和复印件或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一寸彩照一张,于12月8日前到户籍所在地街道(乡、镇)办理参保手续并缴纳参保费30元。

已参保居民凭居民医保卡到全市农业银行各网点续缴2010年保费,可通过农行营业网点柜台、农行网上银行和农行自助柜员机缴费。

(八)参加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生活困难是否可以办理居民医疗保险?
已经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如果生活困难时,如本人愿意,可转参加居民医疗保险,待经济能力较好时,也可转回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在补缴与城镇职工的差额部分后,其居民医疗保险的缴费年限可累计至城镇职工的缴费年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