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追寻简约有效的美术课堂

追寻简约有效的美术课堂

追寻简约有效的美术课堂
潘湖小学苏立西
【摘要】简约而不简单,这是一句流行的广告语,我非常喜欢,跋涉在美术崎岖的道路上,我们苦苦追寻的不正是这样一种高效的课堂教学的境界吗?简约并不是单纯简单的意思,它涵蕴着的内容更生动,更富有美感,小学的美术课堂应简约而不简单,说到底是在教学中尽量排除一些形式的、不休止的、不必要的的东西,追求美术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简约是一种境界,一种韵味,简约背后是大气、精要、深刻、智慧,也是超越,这样的课堂将会带给学生秋天的天空一般明净澄澈的感受,让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

”古人云,“大道至简”,美术课堂教学要追求这样的境界:以最简洁的线条给学生以最丰富的情感体验,以最简便快捷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丰硕成果,随着“惜时增效、轻负高效”的课堂教学理想的展开,探讨卓而有效的教学途径显得有必要而充满意义。

【关键词】:简约真实有效教学
1.
研究目的
通过研究,改变教学过程中繁杂、花哨的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环节、方法或手段,使课堂能够较好地体现版块式教学思想,使学生在充满乐趣的课堂教学中真正掌握小学阶段该掌握的知识技能,获得应有的发展。

简约有效课堂的研究旨在通过剖析现行小学
美术课堂中教与学方式的现状,并与传统教学经验相结合,改革当前美术课堂教学,促使全体教师运用现代教学理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对于教材与学生的把握上升到既精又简的高度,提升教学境界。

构建有效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美术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美术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2.
研究方法
2.1
观察法
观察是是获得美术知识的第一步,观察能力的提高,不仅有赖于以观察的兴趣,还与美术的“阅读”量分不开。

有一定的“质”是在一定“量”的基础上进行的,一定的“质”是一定“量”的内在升华。

观察促进了形象的记忆,扩大欣赏中的“阅读”量,让学生接触大量的美术作品,积极地参与欣赏与鉴赏活动,增加美术欣赏与鉴赏的实践经验,在丰富而广泛的欣赏、鉴赏实践中,接触美术文化所呈现生活的生动性、丰富性,对于美术欣赏活动中观察质量的提高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必须提高观察的品质。

观察的品质主要体现在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上。

观察习惯是观察主体基于对观察重要性的认识、求知欲望的驱使、观察乐趣的体验,进而形成的一种主动自觉的行为。

美术欣赏中的观察品质是观察主体在观察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并表现也直接影响欣赏效果的个体智力特征。

世界上任何一种物体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表现为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

美术欣赏中观察对象间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受环境影响呈现的外部形象与特征,是欣赏活动中观察要素,主要是对比例关系、明暗关系、色彩关系、空间关系、情绪气氛、情境的营造关系等进行观察,为形象思维和审美活动提供依据。

观察能力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重要能力,它不仅是美术欣赏所不可或缺的能力,也是人的各种学习、实践活动所应有的能力。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已被提到关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对观察能力的培养,不仅于学生今天的多学科学习是必要的,更是人的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品质。

因此,观察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美术欣赏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中功不可没,因为它并不将艺术看做纯艺术,而是将它作为一种培养人的能力的介质,所以“就可以在视觉教育方面起到最好的作用,因为它早已注意到,形状、物体、事件等通过展示自身的本质,能够唤起使人类认识自身的更深刻和更简单的“力”,这就是我们运用自己见到的东西进行的思维所能获取的奖赏之一。

让观察使美术的课堂教学变得富有成效。

2.2
体验式教学方法
体验,是人的生存方式,也是人追求生命意义的方式,是主体内在的历时性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与验证。

让学生亲身去感知、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从而使学生成为真正自由独立、情知合一、实践创新的“完整的人”的教学模式。

强调“做中学、玩中学”,即重视感觉体验、领悟和认知,集体参与学习,注重情感、态度,强调直接接触,在凸显学生主体性的同时,感受教育理念。

体验式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优势明显。

视学生个性需求的满足,强调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人的发展为目的,以知识传授为载体,突出学生主体作用的培养和发挥,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把学生由听众变为教学的参与者,从被动引向主动,从消极接受引向积极参与,使他们在“体验式”的学习过程中,真实感受、真切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化为己用。

不断开展自我探索,还能帮助学生发现自身成长的障碍,“体验”实现反思,达到“超越”,学会解决问题。

2.3
演示法
演示法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具体性和真实性的特点,能使学生获得具体、生动、真实的感性认识,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注意力,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较直观地把各种图形显示在同学们眼前。

师再配合语言以“画龙点
睛”的讲解,让学生在一目了然的情景中接受新的知识和技法。

美术教学的这种演示过程对学生具有巨大的魅力,是极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个美术老师语言表达能力再强,总不如让学生边看、边听、边动手的效果好。

教学中不同的演示内容和形式,会以其特有的新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倍感惊讶,思维顿时被激活。

教师的现场演示,不仅是教师熟练的教学技能和扎实的绘画功底的展示,更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最好工具。

学生直观感受到范画中色彩对比的强烈、线条的流畅、布局的合理。

心目中自然萌发出一种神秘、钦佩、向往的感受。

3.
结果与分析
3.1
简约课堂大大提高课堂的投入度
学生争先恐后地参与到反馈交流之中,全身心地投入到美术课堂中,学习的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学生之间形成互动,让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评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启迪学生。

通过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教学共振、提高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发展。

学习的效率有了提高,学生有了享受美术课堂的感觉,各方面的学习能力大大的提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美术课堂真正学生放飞心灵的舞台。

3.1.1
充分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作用
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主动养成和发展。

建构学生喜欢美术课堂,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并且使自己的知识能力不断提高。

学生学习能力培养这方面是建构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这方面是否高度重视并尽力培养好,是课堂教学好与差的基本前提,这是解决学生会学的问题。

学生的进步不能仅限于知识的掌握,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绝不能靠训练,而要靠思维过程,要靠个性化的思维。

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是学生学好的技术保障,是解决学生怎么学的问题。

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科学有效的做事习惯,行之有效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科学、合理、可行的思维方法。

4.
结论与建议
4.1简约的美术课堂必然是美丽的课堂:它是教师个性化教学思想光辉的折射;它是美术学科充满理性精神的魅力凸现;它是“简约而不简单”这样一句流行语的生动注解;它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用“四两拨千斤”方式自主学习的完美演绎……对美的课堂的追求既是现实的也是理想的,向着这样的目标迈进,简约化教学就和教育的真善美目标达到融和、统一。

而这些,都需要教师始终保持着一颗欣赏美、创造美的童心。

美术课堂永远是一个开放的、变动的、多彩的世界。

美术课堂教学不同的内容也应该有着不同的思路,相同的思路也有着不同的课堂姿态。

我们从“简约”的视角对美术课堂教学理性回归之实践探索,看到
的还只是冰山一角,浅陋和局限是不言自明的。

记得鲁迅先生当年曾说到刘半农“确是浅。

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

4.2简约的课堂教学是教师指导简约。

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主角,不再是权威,不再是主宰,而是把更多的探究权、质疑权、评价权放给学生,但是教师是导师,是参谋,要发挥“引导”作用,所以该出手时还出手,真正做到关键时候引导而不代替,帮助而不强迫的“助产士”角色,要“导”在学生迷惑之处、困难之时,点到为止,让学生自感自悟。

简约让教育大气、精要、深刻,让课堂智慧。

我也将在踏实的美术课堂中,努力追求简约有效的美术课堂,创造出精彩,让孩子快乐的学习。

让我们的美术教育因简约而更美丽、因简约而更精彩!
参考文献
1]《中国著名特级教师课堂魅力经典解读》.
2]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初审稿).
3]吴廷玉、胡凌.绘画艺术教育.人民出版社,20xx年.
4]【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
5]《艺术与视知觉》藤守尧朱疆源译,中国科学出版社,1984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