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类型一、望文生义主观臆断。
成语具有结构的稳定性和意义的整体性,其含义是约定俗成的,它不是构成它的单个语素义的简单叠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提供的事件的基础上,在丰富的人文背景下,通过引申、比喻等方式抽象概括出来的。
因此我们在掌握或运用成语时一定要注意把握成语字面意义之外的整体意义。
同时必须准确理解成语中一些含有生僻义的关键语素,切忌粗枝大叶,一瞥而过,主观臆断,望文生义。
例1、这篇文章不仅结构混乱,而且文不加点,令人费解。
例2、发展生产力是当前首当其冲的大事,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例3、三人成虎,人多力量大,这似乎成了宗派主义者们的信条。
例1中“文不加点”中的关键语素“点”,不是“标点”的意思,而是“删改”之意。
如果我们不理解它,就可能把意思理解成“写文章不加标点”。
而实际上整个成语是指“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例2中“首当其冲”不是“首要的”之意,“冲”是“要冲、交通要道”的意思,它比喻最先受到冲击、压力、攻击或首先蒙受灾难。
例3的“三人成虎”与“人多为王”不同义,它比喻谣言或谣传一再反复就会使人信以为真,多误作团结力量大。
类似成语还有:五风十雨(风调雨顺)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审问。
不指争论,明辨是非。
)大快人心(坏人受到惩罚,感到高兴)屡试不爽(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久假不归(东西借去很久不归还)差强人意(稍微、勉强使人满意)万人空巷(巷子空了,都跑出去欢聚、集会)登堂入室(学问技能由浅入深,达到了更高的水平)不刊之论(不能更改的言论,指言论精当)涣然冰释(误会、嫌疑都消除了)空穴来风(传闻不是没有依据)罪不容诛(罪恶大得不能用杀头来抵消,形容罪大恶极)犯而不校(别人冒犯了自己却不计较)洛阳纸贵(文章流传很广)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准则)奇文共赏(把荒谬、错误的的文章发表出来供人识别和批判)身无长物(形容俭朴或贫穷)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舍弃,表示兼收并蓄。
)间不容发(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形容情势危急;也比喻诗文严谨,语言精粹)明日黄花(过时的新闻报道或事物)大方之家(见多识广,学问深的人)不名一文(不占有一文钱。
形容贫穷)江河日下(情况一天比一天坏)耳提面命(师长殷切教导)不忍卒读(文章悲,感人,感动得读不下去)下里巴人(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安土重迁(安于故土,重视搬迁。
指不愿搬迁。
)如坐春风(受到教育或感化)师出无名(做某事没有正当理由)具体而微(形体具备而规模较小)目无全牛(技艺纯熟)瓜田李下(容易引起嫌疑、误会的地方)尾大不掉(机构庞大,指挥失灵)师心自用(固执己见,自以为是)白驹过隙(时间过得快)高山仰止(对伟大的人物表示仰望和崇敬)毫发不爽(丝毫都没有差错)三人成虎(谣言、传闻的作用大)曾几何时(没过多久)蹉跎岁月(虚度光阴)首鼠两端(迟疑不决)果不其然(果然如此)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二、色彩不分褒贬失当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不同的成语常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并随着语言环境的不同而变化。
我们在使用时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失误。
例4、在澳门回归的日子里,许多单位的干部都倾巢而出,参加清洁马路的活动。
例5、《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一回,活画了蒋干这个不学无术、胸无城府的形象。
例6、小错误也不能放过,须知集腋成裘,小错集多了也会对工作造成大的损害。
例4中“倾巢而出”原意是“整窝的鸟儿全出来,”比喻敌人出动全部的兵力进行侵扰只用于贬义,此处用在“单位的干部”身上,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
例5的“胸无城府”比喻为人坦率、不用心计。
是褒义词。
把此词加于无能的腐儒蒋干身上,明显犯了褒词贬用之误。
例6“集腋成裘”比喻好东西积少成多,是褒义词。
此例用以指“小错误”积少成多是犯了“褒词贬用”的错误。
另外有时为了收到特殊的修辞效果,有意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这不应视为错误。
比如“这是‘咸与维新’的时候了,所以他们便谈得很投机,立刻成了情投意合的同志,也相约去革命”“艾奇逊是不拿薪水的教员,他是如此诲人不倦地毫无隐晦地说出了全篇真理”。
这两句中的“情投意合”“诲人不倦”都是修辞上的褒词贬用起到了很好的讽刺作用。
类似成语还有: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无所不为、无所不至(什么坏事都做)始作俑者(恶劣风气的开创者)粉墨登场(坏人登上政治舞台)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不只一个,还有一个成对儿)处心积虑(用尽心思)倾巢而出(坏人、敌人全部出动)弹冠相庆(一人做官,其他同伙都庆祝将有官可做)连篇累牍(叙述的篇幅过多,过长)师心自用评头品足(在小节上过分挑剔)闪烁其词(形容说话吞吞吐吐)翻云覆雨(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蠢蠢欲动(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邯郸学步()趋之若鹜(像野鸭子一样一拥而上)罄竹难书(擢发难数)(罪恶多得写不完或数不完)首当其冲(最先遭受灾难、攻击)炙手可热(权势很大)上行下效(上面的人做坏事,下面的人也跟着效仿)甚嚣尘上(人声喧嚣,尘土飞扬,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以邻为壑(把灾祸转嫁给别人)奇文共赏师心自用不经之谈(不合情理,近乎荒诞的言论)每况愈下(情况越来越坏)推波助澜(促使或助长坏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上下其手(玩弄手段)人满为患(人多得成为灾祸了)面目全非(事情的样子变得很厉害,很糟糕)千夫所指(为众人所指责,形容触犯众怒)满城风雨(坏事情传得议论纷纷)管窥蠡测(眼光狭小,见识短浅)沆瀣一气(hàng xiè比喻臭味相投) 拾人牙慧()数典忘祖(比喻忘本,也指对本国历史的无知)如丧考妣(bǐ像死了父母一样,形容非常伤心或着急)大腹便便(肚子肥大的样子)见异思迁(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奇文共赏饮鸩止渴(只求解决目前困难而不计后果)罪不容诛穷形尽相(丑态毕露)左右逢源(处事圆滑)灯红酒绿(寻欢作乐的孵化生活)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改头换面(只改形式,不换内容)首鼠两端(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贬义词叹为观止(赞叹看到的美好事物)目无全牛集腋成裘(好东西积少成多)耳提面命雨后春笋(美好事物、现象一个个涌现)危言危行(正直的言行)有口皆碑(形容人人称赞)殚精竭虑(用尽心思)凤毛麟角胸无城府惨淡经营、苦心经营(苦费心思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或事业)不忍卒读鞭辟入里(能透彻说明问题)毫发不爽高屋建瓴(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含英咀华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蔚为壮观、蔚然成风(美好的事物形成良好的风气)不刊之论屡试不爽犯而不校穷形尽相(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左右逢源(做事得心应手)灯红酒绿(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平铺直叙(文章不讲究修辞,只把意思直接叙述出来)出神入化(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褒义词三、对象不当张冠李戴有些成语有特定的适用对象,词义有所侧重,适用的对象也就不同。
有的指个体,有的指群体,有的指人,有的指物,有的专用于男女或夫妻之间,有的专用于写文章或文学艺术等等。
如果对这些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缺乏了解,就会使陈述与被陈述对象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比如“炙手可热”只用于指“气焰很盛,权势很大”,而时下多误指题材之类。
例7、各种花卉竞相开放,若用国色天香来形容,实不为过。
例8、民谣云“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足见贾府金玉之多,简直达到了汗牛充栋的地步。
例9、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例7中“国色天香”原指色香俱备的牡丹花,不用于“各种花卉”。
例8中“汗牛充栋”只用来形容图书多,不能指金玉之类。
例9中“巧夺天工”意为“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巧妙、高超,所修饰的对象必须是人工制作的,而不能是天然的。
而“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本身就是天然,不在“人工”之列。
类似的成语还有:萍水相逢(不相识的人) 汗牛充栋(书籍多)琳琅满目(好东西多)鳞次栉比(房屋多)济济一堂(很多有才能的人聚在一起)凤毛麟角(可贵的人或事物稀少)罄竹难书擢发难数(罪恶多)洋洋大观(美好事物丰富)豆蔻年华(十三四岁的女孩子)行云流水(文章、歌唱)炙手可热(权势大)多事之秋(政局动荡)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男女小孩)脍炙人口(好的诗文或事物)乱点鸳鸯、举案齐眉、比翼双飞、耳鬓厮磨、相敬如宾、夫娼妇随、破镜重圆、秦晋之好、藕断丝连(夫妻、情侣)文不加点、挥洒自如、倚马可待(写文章快)呼之欲出(描写生动)韦编三绝(读书勤奋)相濡以沫(同处困境互相救助)含英咀华(琢磨、领会诗文的要点精华) 洛阳纸贵(文章流传广)日理万机(高级领导人政务繁忙)休养生息(发展生产,繁衍人口,用于国家措施)巧夺天工、鬼斧神工(用于人工的东西) 器宇轩昂(人的气度)慷慨解囊(非常大方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
不用于个人消费。
)长此以往(长期这样下去。
多引出不好的结果。
)不绝如缕(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石破天惊(文章或议论新奇惊人)浩如烟海(典籍、书籍丰富) 痛心疾首(表痛恨,不表伤心)不知所云(说话人语言紊乱或空洞)期期艾艾(口吃)安之若素(用于逆境、困境时)不可理喻(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见仁见智(众人的意见不同)忍痛割爱(忍痛放弃自己喜爱的东西)四、敬谦错位人称或角度失当某些从古代沿用下来的成语已烙下了古代文化的印记,有的用于自称(谦称),有的则用于对方(敬称),如将其混淆,就可能造成误用。
例10、厂长的发言确实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抓好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例11、在家里爸爸做事总是先斩后奏,什么事情总是做了以后才让我们知道。
例12、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例10中“抛砖引玉”比喻自己先发表很粗浅的意见,目的是引出别人更好、更成熟的意见,是用于第一人称的谦让之辞,不适用于第三人称叙述。
例11“先斩后奏”用于下级把事情处理完后再向上级报告,不适用于平辈关系或上对下。
例12“不耻下问”意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用反了。
类似的成语还有:雕虫小技(微不足道的小技能)、东涂西抹(乱涂乱写)、贻笑大方(被内行人耻笑)、千虑一得(愚人考虑很多终有一得)、绵薄之力(微小的力量)、敝帚自珍(自己不好的东西但很珍惜)、蓬荜生辉(别人的到来使自己的屋子生辉)、敬谢不敏(推辞做某事的婉辞)、不情之请(不合理的请求)、信笔涂鸦(随笔乱画乱写)、班门弄斧(在内行人面前卖弄)、一孔之见(短浅的见识)、抛砖引玉、忝列其中(tiǎn 排在这个行列中有愧)狗尾续貂(把不好的东西续在好的东西后面)——谦辞汗马功劳、如坐春风、鼎力相助、门墙桃李——敬辞五、功能混乱搭配不当每个成语由于自身词义和词性的不同,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也会不同。
如果对句子的语法功能把握不准,就容易造成搭配不当、功能混乱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