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谈英语课的有效教学模式作者:闫玉霞单位:中牟县实验中学时间:2011-11浅谈英语课的有效教学模式河南中牟县实验中学闫玉霞“现在的学生不比以前,他们有个性,有时代的特点,逼迫他们学习以及枯燥无味的讲解根本无用,一个老师能让学生真正地爱上这门学科,觉得自己学习这门课非常有必要,争着抢着要学好这门课,那才算是一个好老师,以这样的理念来备课才是有效的备课”。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的逐步实施,新目标英语教材Go for it的推广,教师们已经意识到了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英语学习活动对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重要性,并在使用新教材中进行了有效教学模式的积极实践。
肖成全老师《有效教学》书曾讲,“有人把世界上的教师分为四种。
第一种老师讲课能深入浅出,很深奥的道理他能讲的浅显易懂。
这是高效教学的老师。
第二种老师很有学问,但缺乏好的教学方法,不能把深奥的学问讲的浅显易懂,学生学起来就要费点劲。
这是尚能进行有效教学的老师。
第三种老师本身学问不深,但却实事求是,把自己懂得东西讲出来,只是教学效益要低一些。
第四种老师本身并无多大学问,却装腔作势,把本来很浅近的道理讲得玄而又玄,让人听不懂。
这种老师只能是无效的。
”对这一段话我深有感触,我也在不断的思考:在实际英语教学中, 我属于哪一种老师呢?我的课堂用语是否合适?是否多余?我给学生们设置的问题与相关作业是否有效?学生们的学习是否达到最佳的有效效果?带着这些问题,我对自己在英语教学中的诸多方面也进行了深入反思,发现了很多低效甚至是无效教学的情形。
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有效”教学呢?都有哪些模式呢?我认为一、有效的课前备课1. 要了解新授课教学要求: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向前延伸:课前一至两天提前发放学案,学生根据学案自主学习。
该环节教师应该提出明确的时间要求和任务要求,以提高自主学习的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必要的方法提示和指导。
2.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
包括知识准备及心理准备。
所谓知识准备,即当前学生对于该堂课的知识掌握所必备的知识基础掌握的怎么样。
不要想当然的认为他们应该掌握好了,或者干脆不负责任地说:“掌握不好是他们的事,我只想这堂课怎么上好。
”这样的老师同时也忽略了一个问题,即,这堂课上好的前提必须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准备,否则会游离于学生之外,收获甚微。
所谓心理准备,即学生是否已经准备上你的课了。
有的老师可能会疑惑:“怎么会不准备上我课呢?难道他还逃课不成!”其实在实际课堂当中,有一些学生虽人在课堂,但心已不知去向,难道这和逃课还有什么分别吗?如果在上课之前将学生的知识准备及心理准备摸清,虽然会看到很多问题,但看到问题本身就为上好一堂课开了个好头。
3.要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人格特征。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特点,不同的特点在课堂上就会有不同的表现,而在面对个体时,针对不同表现的个体就要施以不同的方式。
第四,要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的不仅要包括自己的知识是否胜任,还要了解自己有哪些特点,哪些特点是适合于课堂发挥的,哪些特点是不利于在课堂上表现的。
比如自己比较情绪化,就要在课前将自己的情绪调到最佳,并时候提醒自己,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要尽量稳定自己4. 要“备激情”,使学生满活力与朝气,有激情的课堂还可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的快记得牢。
相反没有激情的课就像独角戏,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没兴趣,学起来也很被动。
怎样才能使我们的课有激情。
我认为第一,教师要有激情,这种精神可以传染。
教师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充满信心,对学生充满信心,这是让学生充满激情的前提。
第二,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烂熟于心,保证课堂上的激情。
教师课前充分的准备才能保证教师在课堂上张驰有度、挥洒自如,才能让课堂激情飞扬。
第三、导入很关键,导入不能太复杂,这样学生容易疲惫,找不到重点,但是定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上。
第三、运用幽默诙谐的激励语言。
在课堂上学生的激情的延续,需要教师的不断刺激,激励。
学生需要鼓励,但是不要一味的鼓励,如有知识上的错误一定要指出,更正。
否则鼓励就会变得没有意义。
二、有效的课堂导入教育学家说: 导入是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
在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下,要求不同的导入方法,是英语教学的必然趋势。
一下是经常用到的有效地导入方式。
1.预习导入法。
如果学生对要进行的课文比较陌生,最好在下节课进行新课之前先设置几个问题,然后再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提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态。
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一是布置的预习问题一定要具体,不可过多、过难。
二是提问要紧扣课前所布置的内容。
2.谈话导入法。
这种方法主要通过教师设置谈话主题,通过谈话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新的学习目标中来。
3.悬念导入法。
挑起学生的好奇之心,当他们面临问题时需要新知识来寻找答案时,他们才产生积极的学习活动。
因此有意使学生暂时处于困惑状态,是学生投入到积极的揭开“谜底”中来。
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
4.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和图片进行导入。
各种教学设施如电脑、VCD等相继进入课堂,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设备进行教学导入。
同时大量的图片也在英语课堂上被广泛的运用。
通过各种教学媒体和图片进行课堂教学,能够更直观地导入到新的知识点。
直观导入法是通过具体的实物、图片、照片、幻灯片、录音、录像、VCD等手段,导入教学。
5.背景知识导入法。
在对于学习一些历史事实或人物传记的时候,我们可以安排一些有关图片,或者播放一些有关的录像。
比如在学有关二战的一篇文章,就应该利用问题和图片等充分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
三、有效的教学过程教学的效果体现在课堂,所以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是提高备课质量的关键。
教师在备课中要精心设计最佳教学过程,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方法,选编典型习题,写出具体可行的教案,并设计好板书及课堂小结。
在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有效的交流展示—突破疑难,“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在课堂:根据对学案的批阅情况,对有思维含量和难度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该环节教师要善于及时鼓励和评价。
学生在相互质疑问难、辩驳解疑的过程中,理清思路,解决问题,形成观点。
(2)有效的“突破疑难—精讲点拨”“突破疑难,精讲点拨”在课堂:在巡视检查、掌握学生的合作学习与交流展示情况基础上,找准问题所在;对学生不能解决的、新发现的疑难问题,教师要进行重点讲解、点拨、归纳和提升,保证学生形成明确的观点。
(3)有效的“科学训练,迁移应用”“科学训练,迁移应用”在课堂:引导学生完成学案中的自我测评题目,尽可能限定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作答。
完成任务后,让小组成员互换批改,并相互借鉴,完善答案。
教师检查学生的作答情况,掌握学生易出错的地方,然后进行针对性的讲评点拨。
(4)有效的课堂问题设计和练习。
所设计的问题应该由浅入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师就应该精选练习,使学生所做的练习针对性强,效率高,而不是题海战。
(5)有效的板书设计。
目前由于多媒体的应用,有许多教师忽略了板书的应用,这是不合理的。
适当合理的板书可以加强讲授效果,突出教学目的和重点,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6)有效的课堂小结。
通过简明扼要的总结,可以让学生强化记忆和理解。
学法设计。
在新课标理念下学法设计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进行科学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指导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知识,对学生进行学法训练。
四、有效的反思与总结分析和认识为什么这样教,该不该这样教,促使教师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去审视分析自己将要付诸实施的课堂操作行为,不断提高理论水平。
反思应成为教师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
备好课,上完课,这节课并没有结束,课后我们还需要静下心来反思,将自己课前的设计与课堂的实施作一番回顾和比较,哪些地方成功,哪些地方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还可以去问问学生课后的感受,以及将这些一课一得写下来,这是最真实的教学一线手记,可以促使教师成为“反思的实践者”。
追求“有效”,是课堂教学的永恒话题,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它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我们教师从“备课”人手,逐个环节、逐个步骤地去实践、思辨、提升,使它成为现实。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进行“有效备课”,定能在教学中迸出智慧的火花,有效地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水平。
五、有效的课后备课1.记成功做法 即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想目的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做法,如将形象贴切的比喻,巧妙的导入新课,留有悬念的结束语,激发学生思维的提问等记录下来。
有时这可能仅仅是一句话,但它对今后的教学将提供最直接的参考。
2.记失败之处 记失败之处就是将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难点,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方法陈旧、演示失败、指导不力、知识性的错误,教案与实际教学脱节,以及当堂没有处理好的学生的问题等等记录下来,使之成为以后教学应吸取的教训。
其实,教学是遗憾的艺术,即使最成功的教学过程,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把这些“败笔”记录下来,认真反思,仔细查找根源,寻求对策,以免重犯,教学必然日臻完善。
3.记教学机智 就是把授课过程中偶然出现的灵感或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下来,供以后参考。
课堂教学中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当学生对某一问题产生错误认识时,若教师总是简单地予以否定,则难以令学生信服,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这时如果顺着学生错误的思路,诱导学生自己导出错误结论,学生就会迷途知返。
4.记学生问题 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迷惑点,作业中暴露的欠缺点及在考试中出现的失分点,并力争在短时期内有针对性地进行补救。
教师要善于观察和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在上完一节课之后应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倾听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记录下来,这对于改进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5.记学生见解 即把学生“智慧的火花”(如独到的见解,好的思路)记下来,为今后教学补充新鲜血液。
对于一些错误见解,只要它存在普遍性,当堂剖析也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6.记学习心得 即把教参、资料、相关书籍以及老教师的一些教学经验、学法指导以及公开课、观摩课的收获记录下来,写入教后记,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消化、吸收,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总之,英语作为“教育面向世界”的重要学科,在新形势下它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
水平再高的教师也无法代替学生学习,我们应该探索有效教学模式有效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
作为英语教师,要一切为学生着想,充分尊重他们,不断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