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试题:时资源的跨区域调配.doc

(完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试题:时资源的跨区域调配.doc

第 41 课时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一、选择题我国资源的空间分布很不平衡,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先后制定了若干跨区域资源调配方案。

据此回答以下 2 题。

1.下列资源的调配,正确的是()A.由京广、京九线向南输送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和磷B.广西向广东输送的能源主要是火电C.我国能源输送方向,主要是由西向东、由北向南D.东北地区调往华北地区的资源有石油、煤和水资源2.下列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气东输的气源主要来自我国最大的盆地B.输气管线经过地势三级阶梯并三次穿越黄河C.工程建设的最大困难是沿线气候条件恶劣D.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有百利而无一害中新网 2010 年 2 月 24 日消息:截至2009 年底,西气东输管道安全运行 2 284 天,累计输送天然气659 亿立方米, 110 多座城市, 3 000 多家大中型企业, 2 亿多人口从中受益。

它对于拉动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保护生态环境,改善能源生产和利用结构等方面都产生重要影响。

据此完成以下 2 题。

3.西气东输有利于我国东部地区改善大气环境,是因为()A.天然气是无污染的能源B.天然气可完全替代煤炭C.天然气是目前最清洁的能源D.可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煤炭使用量4.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我国西部地区()①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推动基础设施建设③增加就业机会④保护植被,改善环境A.①③④ B .①②③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回答以下 2 题。

5.图中① ~③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分别为()A.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B.水资源、生物资源、能源资源C.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D.矿产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6.对上述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能改善调入区的能源消费结构B.提高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C.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D.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川气东送”工程是继西气东输之后我国兴建的又一条能源大动脉,西起四川达州市,途经六省两市,干线长度 1 700千米。

“川气东送”可被列为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第五大工程。

到2010 年,中石化每年将往上海输送19 亿立方米天然气。

据下图回答以下 2 题。

7.与轮南至上海的西气东输管道干线相比,普光至上海的川气东送方案具有的优点是()①沿线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②途经我国水能最丰富的三峡地区,供气更方便③经过的高原山地少,工程量小④供气来源更多,供气更稳定⑤运输线路短A.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③⑤ D .③④⑤8.下列关于川气东送方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助于改善东西部地区能源的供求矛盾,促进东西部的共同发展B.有助于西南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C.配合原有的西气东输工程,可从根本上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D.有助于东部地区改善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的苏里格天然气田,资源储量大、品位高,成为国家“西气东输”工程的重要气源,2009 年 8 月 28 日苏里格气田苏东—13 号集气站建成投运。

据此回答以下 2 题。

9.鄂尔多斯地区将大量向北京等大、中城市供气,此举对天然气输出地区的积极意义是() A.缓解东部大城市的能源紧张状况,促进城市经济发展B.改变当地居民生活能源结构,消除因过度樵采而导致的土地沙化C.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D.减少城市煤炭消费量,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10.一般说来,天然气埋藏的地质条件通常为()A.向斜构造 B .断层构造C.褶皱构造 D .背斜构造读“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完成以下 3 题。

11.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Ⅰ. ①河流域内降水量不大,蒸发较强Ⅱ.①河流域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而②河流域以沼泽为主Ⅲ.①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Ⅳ.①河含沙量较大,水质较差A.Ⅰ、Ⅱ B .Ⅰ、ⅢC.Ⅱ、Ⅳ D .Ⅲ、Ⅳ12.该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是()A.地势北高南低,可以自流引水B.经过地区主要是沼泽等荒地,占用耕地少C.输水线路短,线路里程不到300 千米D.输水干线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13.该工程建成后,对哈尔滨的有利影响主要是()A.缓解其水资源紧张状况B.有利于该城市地域结构的调整C.改善其航运条件D.减小洪水危害读西部地区能源生产系统产出效益变化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以下 2 题。

14.关于西部地区的能源分布,正确的是()A.西北地区的风能资源丰富B.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C.西部各省区都有丰富的油气资源D.西部的煤炭资源只分布在中纬度省区15.关于我国西部地区能源生产系统产出效益的说法,正确的是()A.产出效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B.改革开放后产出效益增长最快C.能源生产系统的产出效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D.进入 21 世纪西部能源开发存在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2011 年 1 月 13 日,《全国新闻联播》报道,近年来我国核电事业发展顺利,截至2010 年底,中国核准核电机组32 台,总装机容量 3 486 万千瓦,在建机组28 台,在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回答以下 2 题。

16.图中①~⑤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分别为()A.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B.矿产资源、水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生物资源C.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能源资源D.矿产资源、水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能源资源17.上述跨区域的资源调配()A.改善了调出区资源浪费状况B.增强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C.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D.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前提是市场需求为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解决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近年来,有专家提出大胆设想——西调渤海海水,利用沙漠中次一级断陷盆地储存数百亿立方米的海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良性循环,可以有效治理我国北方的七大沙漠。

据此回答以下 2 题。

18.选择西调渤海之水的理由是()①离沙漠地区近②渤海储水量在我国四个近海中最大③渤海污染程度最低④利用地势⑤渤海盐度较低⑥渤海是我国的内海A.①⑤ B .②④ C .③⑥ D .①②③④19.通过海水西调改善西部沙漠环境,这主要是利用了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A.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B .水汽输送、降水C.下渗、地下径流 D .蒸发、降水读“ 20 以下 2005 年中国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走势图”,回答以下 2 题。

20.关于 2001~2005 年间我国天然气的生产和消费的叙述,正确的是()①2004~ 2005 年天然气产量的增速和增幅都最大②2004~2005年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速和增幅都最大③总体上天然气产量增速较快④总体上天然气消费量增速较快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21.关于 2001~2005 年间我国天然气供求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始终供大于求B.始终供不应求C.由供不应求变为供大于求D.由供大于求变为供不应求二、填空题22 .(2011 年高考四川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三: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产生的废气,影响气候、危及人体健康的问题日益严峻。

因而,太阳能、核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受到广泛重视。

据测算,全球可开发风能总量比水能总量大十倍。

我国沿海地区也蕴藏着丰富的风能资源。

( 1)请在答题卡数码代号的横线上,回答图12 相应数码框中的内容,显示燃烧化石能源对人体危害的过程,以反映开发新能源的必要性。

酸雨与水汽结合①残留大气中酸排经导性放人致气体河体生湖理水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活动②危害人体健康③材料四:亚马逊河河河口位置(图13)(2)许多大河河口地区有丰富的潮汐能资源。

据材料四,分析亚马逊河河口潮汐潮位高的原因。

(3)简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材料二南水北调提出了“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强调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实施要建立在节水、治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

(1)分析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A.自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人为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最根本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 ,但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跨流域调水是利用 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的原理,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办法,为了缓解天津和青岛两市水资源紧张的局面,我国已成功地建成了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工程。

(4)南水北调有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①东线调水路线:长江至 ________河至 ________( 城市 ) 。

②中线调水路线:长江至________水库至 ________( 城市 ) 。

③西线调水路线:________江和 ________江至 ________河。

(5)从经济角度分析南水北调工程实施的意义。

答案一、选择题1. [ 解析 ]C2. [ 答案 ]A3. D4.B5. D 6 . C7. B8. C9. C10. D11.B12. D13. D14.解析:西北地区接近冬季风源地且昼夜温差大,风能资源丰富。

答案: A15.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西部地区能源生产系统产出效益总体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增长最快,进入21世纪产出效益呈下滑趋势。

答案: D16.解析:根据资源跨区域的调配方向,以及调出地和调入地的经纬度位置,可判定①为西气东输线,②③为南水北调路线,④⑤分别为西电东送的中线和南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