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物流行业产业链分析(上海环盟)

中国物流行业产业链分析(上海环盟)

中国物流行业产业链分析 (2)
3.1 物流行业产业链简介 (2)
3.1.1 物流产业链上游行业分布 (2)
3.1.2 物流产业链中游行业分布 (2)
3.1.3 物流产业链下游行业分布 (3)
3.2 物流产业链上游行业分析 (3)
3.2.1 物流产业上游发展现状 (3)
3.2.2 物流产业上游竞争格局 (5)
3.3 物流产业链中游行业分析 (5)
3.3.1 物流行业中游经营效益 (5)
3.3.2 物流行业中游竞争格局 (6)
3.3.3 物流行业中游发展趋势 (7)
3.4 物流产业链下游行业分析 (8)
3.4.1 物流行业下游需求分析 (8)
3.4.2 物流行业下游运营现状 (8)
3.4.3 物流行业下游发展前景 (9)
中国物流行业产业链分析
3.1 物流行业产业链简介
3.1.1 物流产业链上游行业分布
物流行业的上游主要有基础设施建设产业、交通运输工具产业、房地产业、石油产业和信息技术产业等。

.
基础设施建设产业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目前我国己形成海陆空立体化网络,推动了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

交通运输工具决定了物流业的生产力水平。

目前,我国大力发展重型特种车辆,如高速铁路机车、小型货运飞机、多吨位货轮,从而满足物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汽车产业集群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珠三角地区、东北地区、津京地区和华中地区。

长江三角洲区以上海为龙头。

物流地产业的发展对物流业的规模和发展潜力影响较大。

仓储是物流业的关键业务,货物吞吐能力直接决定了物流业的规模和发展潜力。

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决定了物流企业的先进性水平。

随着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一大批先进技术、管理系统被应用于物流企业,推动了物流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3.1.2 物流产业链中游行业分布
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形成方式来看,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传统仓储、运输企业经过改造转型而来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这类企业规模较大,基础较好,在市场中占主导地位。

第二类是新兴的物流公司。

这种公司成立的时间不长,是在第三方物流概念引入和发展的过程中诞生的。

此类公司大多是私有或者合资企业,其业务地域、服务和客户相对集中。

由于这些公司的根基不深,经营规模不大,它只能在有限的区域内集中利用自己的资源,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

由于新型的组织结构,进取向上的企业文化,先进的管理理念,这类企业的效率相对较高,发展速度很快,它们一般都拥有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和经营理念,机制灵活,管理成本较低,
是物流企业中最具活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第三类是企业内部物流公司。

很多大型企业受传统观念“大而全、小而全”的概念影响,都是自办物流。

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社会分工层次的提升,企业为了专注于其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增强物流资源的利用率,一些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开始将原来自有的物流部门从企业中独立出来,利用原公司的客户资源来发展自己的客户网络,帮助新成立的物流企业发展,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开拓其他客户资源,逐步成为独立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

第四类是外资物流企业。

它们一方面为原有客户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延伸服务,另一方面用它们的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和优质服务吸引中国企业,逐渐向中国物流市场渗透。

3.1.3 物流产业链下游行业分布
物流产业的下游主要有商贸产业、制造业及电子商务等行业。

物流企业主要为商贸行业和制造业提供货物运输和仓储服务;电子商务是目前商品贸易的新型业态。

3.2 物流产业链上游行业分析
3.2.1 物流产业上游发展现状
1、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该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经济基础日益增强,随着城市化进程以及经济发展的加快对连接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农村、农村与农村间的交通运输状况提出了新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规模不断扩大,运量也快速提高,根据我国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铁路运营里程已达到世界第二位,电气化铁路里程数同样达到了世界第二的水平,高铁投入运营里程达到了7735公里,居世界第一,并且在建规模超过了一万公里。

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高铁发展速度最快,技术系统最全,集成能力最强,
运营里程最强,速度最快,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截至2016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4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2万公里以上,全国公路里程达到469.63万公里,比2014年末增加11.90万公里。

全国内河通航里程达到12.71万公里,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317个,定期航班机场达到216个,年末全国铁路机车拥有量2.1万台,公路营运汽车1,435.77万辆。

交通运输设施基础基本得到改善,技术水平显著提高。

2、物流装备
物流装备是指在整个物流领域内用于物流各个环节的设备和器材。

主要包括:仓储设备、装卸搬运装备、运输装备、包装设备、流通加工设备、集装单元化设备、物流信息采集与传输设备、物流智能装备、物料装卸搬运系统。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现代化步伐加快,特别是2009年《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出台,使得社会各行业普遍重视物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近年来物流相关领域又面对高涨的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和仓储租金,企业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设备取代人工的物流作业,提升土地利用率成为必然,为物流装备企业带来了广阔市场和机遇,国内也涌现出一批较具规模的物流装备生产商,有些龙头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也已取得一定声誉。

货架、托盘、叉车等传统实用性物流设备以20~30%的速度增长,明显高于GDP的增速。

目前,我国叉车保有量已经超过150万台,托盘保有量超过9亿片,工业货架年产量超过60万吨;以高架库、立体库、全自动化物流系统、物流配送中心、机械或自动化输送分拣系统为代表的物流系统机械化与自动化设备,连年保持近30%的增长。

我国的物流装备市场规模超过了日本、欧洲和美国等国家,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

总的来看,经济发展决定了物流装备行业的发展水平。

在国家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下,在整体经济稳定向好发展的驱动下,中国物流装备行业在未来几年将保持20%左右的增长。

市场特点如下:需求上升,应用领域扩大,自动化、智能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先进适用的物流设备和解决方案以及信息化技术将成为市场需求的主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