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与饲料》教学大纲下载PDF版本课程编号:学时:60 其中实验 10 学时教学实习 0.5周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动物营养与饲料》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主要介绍动物所需各种营养物质的营养作用与营养缺乏症、饲料营养价值与饲料加工利用、畜禽饲养标准及日粮/配合饲料产品设计、产品质量管理等内容。
既是畜牧业生产的必备知识,又是饲料工业生产的技术核心。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的基本理论,能配制日粮/设计配合饲料产品;进行日粮营养诊断,处理常见问题;会饲料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本课程是在学习《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动物生物化学》、《家畜生理学》等课程开设的基础上进行,为后续学习动物生产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一)知识教育目标1.了解饲料营养物质组成及营养生理作用;掌握主要营养物质缺乏和过量对动物生产性能及健康的影响。
2.了解动物对饲料消化吸收规律,掌握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过程。
3.了解饲料分类方法及原则,掌握各类饲料的营养特点。
4.了解添加剂预混料配方设计方法。
掌握配合饲料、浓缩饲料配方设计原则,掌握主要动物饲料配方设计技巧。
5.了解饲料生产工艺流程及质量管理措施。
(二)能力教育目标1.会判别典型营养缺乏症,能采取有效措施纠正。
2.会合理利用饲料原料。
3.会使用饲料产品,能根据现有条件设计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精料补充料配方。
4.会进行日粮营养诊断,能解决常见问题。
5.会饲料原料常规分析操作。
(三)思想教育目标通过课程学习,教育学生遵守职业道德,严格控制饲料安全以保证食品安全;教育学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养成学生吃苦耐劳的好习惯。
四、教学方法与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通过已开课程专业知识,采用启发式教学,注意通过生产实例讲授;注意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密切结合计算机在饲料配方设计中的应用,采用计算机及行业软件辅助教学。
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知识把握能力,可配合机房开放进行。
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重点为动物营养基础理论、配合饲料配方设计。
课程的难点为配合饲料配方设计。
五、建议学时分配六、课程考核通过闭卷考试,检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技能考核,考核学生对主要技能的掌握和驾驭能力,技能考核结合实验课、实习实训进行。
建议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分别占70%、30%。
七、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姚军虎.21世纪农业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动物营养与饲料.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主要参考书:陈喜斌主编. 《饲料学》(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北京: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2003冯定远主编. 《配合饲料学》(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北京: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2003八、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教学内容一、本课程学习意义二、课程基本内容及与其它课程关系三、动物营养与饲料的现状、发展方向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及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目前饲料工业现状及发展方向;掌握动物营养学、饲养学的概念。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为动物营养学、饲养学的含义。
第二章饲料营养物质与动物营养1.教学内容第一节动物营养学基本知识一、动植物体的营养物质组成二、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三、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规律及实践意义第二节蛋白质与动物营养一、蛋白质的营养生理功能二、蛋白质不足与过量后果三、单胃动物蛋白质营养特点及其应用四、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特点及其应用第三节碳水化合物与动物营养一、碳水化合物的存在形式二、碳水化合物的营养功能三、单胃动物碳水化合物营养特点与利用四、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营养特点及其应用五、粗纤维的合理利用第四节脂肪与动物营养一、脂肪的理化特性二、脂肪的营养生理功能三、饲料脂肪对动物产品品质的影响四、动物饲粮中添加脂肪的应用第五节矿物质与动物营养一、矿物质概述二、主要矿物质简介第六节维生素与动物营养一、维生素营养概述二、各类维生素营养简介第七节水与动物营养一、水的营养生理功能与缺水后果二、动物体内水分的平衡与调节三、动物需水量及影响因素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动植物体营养物质组成,影响饲料营养成分的因素,动植物营养成分的差异及相互关系;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特点;蛋白质的营养生理功能及不足和过量的危害;单胃动物蛋白质消化吸收过程;反刍动物蛋白质消化吸收过程;碳水化合物存在形式,碳水化合物的营养功能;影响粗纤维利用的因素;脂肪的理化特性,营养生理功能;必需脂肪酸的营养生理作用;饲料脂肪对动物产品品质的影响;矿物质的营养生理功能;矿物质饲料发展趋势;维生素的生理功能;水的营养生理功能,动物体内水平衡与调解的机制。
熟悉维生素A、D、E、K、B1、B2、B6、B12、烟酸、泛酸、叶酸、胆碱、生物素、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掌握典型营养缺乏症。
掌握三种有机物在动物体内的消化与利用;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规律;单胃动物蛋白质消化吸收特点;反刍动物蛋白质消化吸收特点;单胃动物、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消化代谢特点;必需脂肪酸的概念;饲粮中添加脂肪的作用;钙、磷、钠、氯、硫、铁、铜、锰、锌、钴、碘、硒的典型营养缺乏症;维生素的分类及特点。
动物需水量估算方法及影响需水量的因素。
重点掌握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理想蛋白质、氨基酸平衡的概念,提高饲粮蛋白质利用率的措施;反刍动物日粮中添加尿素技术。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三种有机物在动物体内的消化利用;能量在动物体内转化规律;单胃动物、反刍动物蛋白质消化吸收特点;单胃动物对蛋白质品质的要求,反刍动物日粮中非蛋白氮利用技术;必需脂肪酸的概念;饲粮中添加油脂的作用;矿物质与维生素的典型营养缺乏症。
教学难点:动物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转化过程;矿物质、维生素的营养生理作用,典型营养缺乏症。
第三章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1.教学内容一、营养需要二、维持需要与生产需要三、饲养标准四、主要饲养标准简介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动物营养需要的测定方法;熟悉影响维持需要的因素;掌握动物营养需要相关概念,动物营养需要构成,饲养标准指标体系及使用技术。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动物营养需要的相关概念,动物营养需要的构成,影响维持需要的因素,饲养标准体系及使用技术。
教学难点:影响维持需要的因素,饲养标准的使用技术。
第四章饲料1.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国际饲料分类二、中国饲料分类第二节粗饲料一、干草二、农副产品饲料三、树叶及其他第三节青饲料一、营养特点二、影响青饲料营养价值的因素三、青饲料饲喂技巧第四节青贮饲料一、营养特点二、青贮饲料使用技术三、青贮饲料发展趋势第五节能量饲料一、谷物籽实类二、糠麸类饲料三、块根块茎及瓜类四、其他五、能量饲料加工调制第六节蛋白质饲料一、植物性蛋白质饲料二、动物性蛋白质饲料三、单细胞蛋白质饲料四、非蛋白氮饲料第七节矿物质饲料一、钠、氯饲料二、补钙饲料三、补磷饲料四、其他第八节饲料添加剂一、概述二、营养饲料添加剂三、一般饲料添加剂四、药物饲料添加剂五、饲料添加剂使用技术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青贮饲料发展趋势块根块茎及瓜类饲料的营养特点;能量饲料加工调制方法;其他饼粕饲料的饲用价值;其他蛋白质饲料的饲用价值;酿造工业副产品的饲用价值。
熟悉青贮饲料营养特点;国际饲料分类方法;干草、农副产品饲料的营养价值特点,影响干草营养价值的因素;青饲料的营养特点;谷实类饲料的营养特点;糠麸类饲料的营养特点;油脂、乳清粉的饲用价值;各种加工调制方法的优缺点及用途;钠、氯、钙、磷补充料的种类,使用注意事项;饲料添加剂相关法规及饲料添加剂分类;食欲增进剂、粘结剂、流散剂等的种类及作用;药物饲料添加剂的作用、种类,掌握饲料添加剂使用技术。
掌握中国饲料分类方法;秸秆氨化技术;影响青饲料营养价值的因素;青贮饲料使用技术;玉米的饲用价值;小麦麸、米糠的饲用价值;大豆饼粕、棉籽饼粕、菜籽饼粕、花生饼粕、鱼粉、肉骨粉、羽毛粉的饲用价值;玉米淀粉加工副产品饲用价值;矿物质添加剂、维生素添加剂原料种类,酶制剂、微生态制剂的使用注意事项,饲料保存剂的使用技术。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国饲料分类方法;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特点及饲用价值;饲料添加剂使用技术。
教学难点:饲料原料的饲用价值、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技术。
第五章饲料配方设计与配合饲料生产1.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配合饲料产品的种类与特点二、配合饲料的优越性第二节全价饲粮配方的设计方法与技巧一、全价饲粮配方设计原则二、配方设计方法三、畜禽配合饲料配方设计的特点第三节商品浓缩饲料的配方设计一、浓缩饲料的配方设计二、浓缩饲料的使用第四节预混料配方设计一、预混料的分类二、添加剂添加量确定原则三、预混料配方设计第五节配合饲料生产一、配合饲料生产各工序二、各工序对饲料质量的影响第六节配合饲料质量管理一、配合饲料质量标准二、配合饲料质量管理的基本措施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添加剂预混料配方设计原则与方法。
熟悉饲料产品分类及特点,配合饲料配方设计原则,畜禽饲料配方设计特点,配合饲料生产基本工序,配合饲料质量管理的基本措施。
掌握各类产品使用方法,配合饲料各质量指标。
熟练掌握配合饲料、浓缩饲料配方设计方法。
3.重点、难点配合饲料、浓缩饲料配方设计方法,畜禽饲料配方设计特点。
九、实验教学实验一、动物营养缺乏症的观察与识别目的要求:通过幻灯片、录像片的放映,识别动物营养缺乏症的表现,能确认动物典型营养缺乏症。
主要内容:1.钙、磷、铜、锰、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佝偻病”2.锌缺乏导致的“不全角化症”3.铜、铁、钴及维生素B12引起的贫血症4.维生素A引起的“干眼病”5.维生素E、Se缺乏引起的“白肌病”6.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炎”7.维生素B2缺乏引起的“卷爪麻痹症”8.烟酸、泛酸缺乏引起的猪“癞皮症”、“鹅行步伐”重点掌握内容(能力培养目标):佝偻病、不全角化症的表现。
实验报告内容与要求:营养缺乏症的典型症状、综合分析发生营养缺乏症的原因。
实验二、三、四饲料配方设计目的要求:熟练掌握饲养标准、原料营养价值表的使用,熟悉配方设计方法步骤,能设计出比较合理的配方。
主要内容:设计配合饲料配方、浓缩饲料配方、添加剂预混料配方、精料补充料配方。
1.饲养标准的查询2.饲料原料选择与营养价值查询3.配方设计计算方法4.配方调整与完善重点掌握内容(能力培养目标):配方设计计算方法实验报告内容与要求:按照配方设计方法步骤,根据配方设计要求,提交比较合理、内容完善的配方。
十、实习教学实习目的:通过教学实习,能掌握饲料常规营养成分分析基本操作方法、步骤。
实习内容时间安排:时间0.5周。
实习地点:饲料分析检测实验室实习内容:实习一、饲料水分测定实习二、饲料采样与样品制备实习三、粗蛋白质测定实习四、粗纤维测定实习五、粗灰分测定实习六、钙的测定实习七、总磷测定实习八、水溶性氯化物测定实习报告内容与要求:基本原理、仪器设备、试剂、实验材料、分析检测步骤、实验结果与计算、实验分析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