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个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完整

各个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完整

钳工安全操作规程1、工作前先检查工作场地及工具是否安全,若有安全隐患或损坏,应及时清理和修理,并安放妥当。

2、使用錾子,首先应将刃部磨锋,尾部毛头磨掉,錾切时严禁錾口对人,并注意铁屑飞溅方向,以免伤人,使用榔头首先要检查把柄是否松脱,并擦净油污。

握榔头的手不准带手套。

3、使用的挫刀必须带锉刀柄,操作中除锉圆面外,锉刀不得上下摆动,应重推,轻拉回,保持水平运动,锉刀不得沾油,存放时不得互相叠放。

4、使用扳手要符合螺帽的要求,站好位置,同时注意旁人,以防扳手滑脱伤人扳手不允许当榔头使用。

5、使用电钻前,应检查是否漏电(如有漏电现象应交电工处理),钻夹工件装夹是否符合要求;人要站稳,手要握紧,两手用力要均衡并掌握好方向,保持钻杆与被钻工件面垂直。

6、使用虎钳,应根据工件精度要求加放钳口铜,不允许在钳口上猛力敲打工件,扳紧虎钳时,用力应适当,不能加加力杆,虎钳使用完毕,须将虎钳打扫干净,并将钳口松开。

7、使用卡钳测量时,卡钳一定要与被测工件的表面垂直或平行。

8、游标卡尺、千分尺等精密量具,测量时均应轻而平稳,不可在毛坯等粗糙表面上测量,不许测量正在发热的工件,以免卡脚磨擦损坏而影响测量精度。

9、使用千分表测量时,表与表架在表座上必须安装牢固,以免造成倾斜和摆动,影响测量精度。

10、使用水平仪时,要轻拿轻放,不要碰击,接触面未擦净前,不准将水平仪摆上。

11、攻丝与铰孔时,攻丝与铰刀中心均要与孔中心一致,用力要均匀,并按先后顺序进行,攻、套丝时,应注意反转,并根据材料性质,必要时加润滑油,以免损坏板牙和丝锥,铰孔时不准反转,以免刀刃崩坏。

12、刮研时,工件应放置平稳,工件与标准面相互接触时应轻而平稳,并且不使棱角接触与碰击,以免损坏表面。

刮削工件边缘时,刮刀方向应与边缘成一定的角度进行。

13、检修设备时,必须切断电源。

拆卸修理过程中,拆下的零件应按拆卸顺序摆放,并做好标记,以免安装时弄错,拆修完毕要认真清点工具、零件是否丢失,严防工具、零件丢入转动的机器内部。

经盘车后方可进行试车,办理移交手续。

14、设备在安装和检修过程中,应认真作好安装和检修的技术数据记录,如设备有缺陷,或进行了技术改进,应全面做好处理缺陷或改进的施工详细记录。

15、工作完毕后,收放好工具、量具、擦洗设备、清理工作台及工作场所,精密量具应擦净后存放在盒子里。

1、电焊机外壳必须接地良好,其电源的装拆应由电工进行。

2、施工前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戴好安全帽。

敲焊渣、磨砂轮戴好平光眼镜。

3、焊钳与把线必须绝缘良好,连接牢固,更换焊条应戴手套;潮湿地点工作,应站在绝缘胶板上或木板上。

4、在设备上施焊时,必须做好贵重物品的防护工作。

并做好焊接飞溅物和敲下的焊渣的收集工作。

焊接结束取下防护物时,要注意不要让焊渣等杂物掉落在设备内。

5、焊钳、电焊线应经常检查、保养,发现有损坏应及时修好或更换,焊接过程发现短路现象应先关好焊机,再寻找短路原因,防止焊机烧坏。

换焊条时应戴好手套,身体不要靠在铁板或其它导电物件上。

敲渣子时应戴上防护眼镜。

移动电焊机位置,须先停机断电。

6、把线、地线禁止与钢丝绳接触,更不得用钢丝绳或机电设备代替零线。

所有地线接头,必须连接牢固。

7、清除焊渣,采用电弧气刨清根部时,应戴防护眼镜或面罩,防止铁渣飞溅伤人。

8、雷雨时,停止露天焊接作业。

9、施焊周围有易燃、易爆物时,应清除、覆盖或隔离。

10、工作完毕,必须关闭电焊机,断开电源,检查清理现场,灭绝火种,然后才可以离开。

在设备上施焊时,离开前必须将所有的焊渣、焊条头收集起来带离设备。

1、施焊场地周围必须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或覆盖、隔音。

2、氧气瓶、氧气表及焊割工具上严禁染油脂。

3、应掌握氧、乙炔瓶的安全使用规定。

4、乙炔发生器应每天换水,严禁在浮桶上放置物料,不准用手在浮桶上加压或摇动。

5、乙炔发生器不得放置在电线的正下方,与氧气瓶不得放一处,距易燃易爆物品和明火的距离,不得少于10米。

检验是否漏气,要用肥皂水,严禁用明火。

6、氧气瓶、乙炔瓶应有防震胶圈,旋紧安全帽,避免剧烈震动,并防止曝晒。

解冻应用热水或蒸汽加热,不准用火烤。

7、点火时,焊枪口不准对人,正在燃烧的焊枪不得放在工件或地面上。

带有乙炔和氧气时,不准放在金属容器内,以防气体逸出,发生燃烧事故。

8、严禁手持连接胶管的焊枪爬梯登高。

9、严禁在带压的容器或管道上焊割,带电设备应先切断电源。

10、在贮存过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上焊割时,应先清除干净,并将所有的孔、口打开。

11、工作完毕,应将氧气瓶、乙炔瓶气阀阀门关好,拧上安全罩。

乙炔浮桶提出时,头部应避开浮桶上升方向,拨出后要卧放,禁止扣放在地上。

检查操作场地,确认无着火危险,方准离开。

氩弧焊工安全操作规程1.工作前检查设备,工具是否良好。

2.检查焊接电源,控制系统是否有接地线,传动部分加润滑油。

转动要正常,氩气、水源必须畅通。

如有漏水现象,应立即通知修理。

3.氩弧焊必须由专人操作。

4.氩弧焊操纵按钮不得远离电弧,以便在发生故障时可以随时关闭。

5.设备发生故障应停电检修,操作工人不得自行修理。

6.在电弧附近不准赤身和裸露其它部位,不准在电弧附近吸烟、进食,以免臭氧、烟尘吸入体内。

7.氩弧焊工作场地必须空气流通。

8.氩气瓶不许撞砸,立放必须有支架,并远离明火3米以上。

9.在容器内部进行氩弧焊时,应戴专用面罩,以减少吸入有害烟气。

容器外应设人监护和配合。

10.钍钨棒应存放于铅盒内,避免大量钍钨棒集中在一起。

折曲工安全操作规程1、操作者必须熟悉设备结构、性能及其使用维护保养,严禁超标准使用设备。

2、工作前要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工作进集中精力。

3、一机多人操作时要分工明确,服从指挥。

4、折曲机床面上,不得放置是量具及其它物品。

5、机床发生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相关人员。

6、保持机床清洁,保证工作场地干净整洁。

7、使用前检查机床各部位的使用状况是否具备使用性能。

8、工作结束后,必须擦拭设备,工件堆放整齐,不得堵塞通道,关闭好电源。

剪板工操作规程1、操作者应了解剪板机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2、开机前检查机床螺钉有无松动,开关按钮、拉杆有无失灵现象,定期给机床加油润滑。

3、按裁剪料的尺寸要求固定送料定位装置。

4、开车前应将离合器脱开,不准带负荷启动电动机。

5、待机器运行平稳,把板料送到位,脚踏控制开关。

6、送料时要注意手指安全,剪床后面不要站人接料。

7、严禁两人在同一剪板机上同时剪材料。

8、用剪板机时必须注意所剪物品的材料、规格,严禁裁剪超长超厚板材,淬火钢件、铸铁等材料不能上机裁剪。

9、工作结束,关闭电源,清扫机床及四周卫生。

刨工安全操作规程一.操作者必须熟悉本机床的结构、性能及传动系统、润滑、电气等基本知识和操作维护方法,严禁超负荷使用机床。

二.工作前必须紧束工作服,戴好工作帽,工作前要检查各手柄位置是否准确,然后方可开车。

三.特别注意牛头滑道及摆杆槽与方滑块的润滑情况,要保持良好。

四.车前注意把牛头定位的扳手上紧,以免活动时发生撞击损坏机床。

五.在装刀时,刀头不准伸出过长,一般为刀杆截面边长的2~2.5倍,刀具一定要夹紧,夹紧后切记把摇把取下。

六.用工作台的自动走刀时,应注意丝杠行程的限度(可用手摇动检查)以免撞击,将丝杆螺母损坏。

七.工作台升降时,应将各固定螺丝松开,工作时应将固定螺丝上紧。

八.牛头刨运动的长度不得超过机床加工件的允许范围。

九.在刨削有角度的平面时,刀架退回其后部,不应与机身相撞。

十.对刀调整行程、变速、测量工件和装卸工件时一定要停车。

十一.操作者在工作中不许离开岗位,如需离开时,无论时间长短都应停车。

砂轮机工安全操作规程一、砂轮机要有专人负责,经常检查,以保证正常运转。

二、使用前应检查砂轮是否完好(不应有裂痕、裂纹或伤残),砂轮轴是否安装牢固、可靠。

砂轮机与防护罩之间有无杂物,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确认无问题时,再开动砂轮机。

三、操作者必须戴上防护眼镜。

四、砂轮机严禁磨削铝、铜、锡、铅及非金属。

五、砂轮机开动后,要空转二至三分钟,待砂轮机运转正常时,才能使用。

六、使用砂轮机时,人不得直对砂轮运转方向。

七、磨刀件或刀具时,不能用力过猛,不准撞击砂轮八、在同一块砂轮上,禁止两人同时使用,更不准在砂轮的侧面磨削,磨削时,操作者应站在砂轮机的侧面,不要站在砂轮机的正面,以防砂轮崩裂,发生事故。

九、砂轮不准沾水,要经常保持干燥,以防湿水后失去平衡,发生事故。

十、砂轮磨薄,磨小,使用磨损严重时,不准使用,应及时更换,保证安全。

十一、砂轮机用完后,应立即关闭电门,不要让砂轮机空转。

数控机床工安全操作规程1.工作时,穿好工作服、安全鞋,不允许戴手套操作。

2.不允许移动或损坏安装在机床上的警告标牌。

3.不要在数控机床周围放置障碍物。

4.更换保险丝之前应关掉机床电源,千万不要用手去接触电动机、变压器、控制板等有高压电源的场所。

5.一般不允许两人同时操作机床。

但某项工作如需要两个人或多人共同完成时,应注意相互将动作协调一致。

6.数控机床的开机、关机顺序,一定要严格按照机床说明书的规定操作。

7.主轴启动开始切削之前一定要关好防护门,程序运行中严禁开启防护门。

8.在每次电源接通后,必须先完成各轴的返回参考点操作,然后再进入其他运行方式,以确保各轴坐标的正确性。

9.机床在正常运行时不允许打开电气柜的门。

10.加工程序必须经过严格检查方可进行操作运行。

11.手动对刀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进给速度;手动换刀时,刀架距工件要有足够的转位距离不至于发生碰撞。

12.加工过程中,如出现异常危机情况可按下“急停”按钮,以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1.装夹工件、工具必须牢固可靠,不得有松动现象。

所用的扳手必须符合标准规格。

2.在机床上进行上下工件、刀具、紧固、调整、变速及测量工件等工作必须停车。

3.高速切削时必须装防护挡板,操作者要戴防护眼镜。

4.切削中,头、手不得接近铣削面,取卸工件时,必须移动刀具后进行。

5.严禁用手摸或用棉砂擦试正在转动的刀具和机床的传动部位。

清除铁屑时,只允许用毛刷,禁止用嘴吹。

6.拆装立铣刀时,台面须垫木板,禁止用手去托刀盘。

7.装平铣刀,使用扳手扳螺母时,要注意扳手开口选用适当,用力不可过猛,防止滑倒。

8.对刀时必须慢速进刀,刀接近工件时,需要手摇进刀,不准快速进刀,正在走刀时,不准停车。

铣深槽时要停车退刀。

快速进刀时,注意手柄伤人。

9.吃刀不能过猛,自动走刀必须拉脱工作台上的手轮。

不准突然改变进刀速度。

有限位撞块应预先调整好。

1. 装卸卡盘应在停机后进行,不可用电动机的力量取下卡盘。

2. 车削外圆面、端面等,车刀安装在方刀架上,刀尖一般应与车床中心等高。

车刀在方刀架上伸出的长度一般应小于2倍刀体高度,垫片要放平整,片数不能太多(不超过3片),要用两个螺钉来压紧车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