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能量守恒定律。
2.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3.有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发现各种现象的内在联系。
2.通过学生讨论体会能量不会凭空消失,培养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对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为建立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思维方法打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以能量为线索,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对能量的转移和转化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最后突出能量守恒定律及应用的重要性。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是自然科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从更深层次上反映了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本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习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以及进一步学习其他科学技术,都是十分重要的。
本节内容由两部分内容组成,“能量的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是本节重点,能量的转化和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是本节难点。
三、教学策略
先从学生熟悉的能量入手,比如内能、机械能之间的转化,在扩展到光能、电能、化学能等,同时结合图片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能量转化过程示意图需要在学生们充分讨论后再填写,答案不要求统一,合理就行。
在学生知道各种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做好探究实验,讲解能量守恒定律时,要突。
”守恒“和”转化“出定律的物理意义,即.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黑塑料袋、水、温度计、太阳能电池、小电扇、钢笔杆、碎纸屑、乒乓球、小球撞击演示器。
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乒乓球在地面上弹起来实析、推理的能力最终会静止学生思考:乒乓球的械能在逐渐减小,转化为乒乓球弹起后为什么最终静止能机械能减少了并不是能量消失了,实际上是通过做功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减少的机械能就转化为内能了,能量并没有消失。
观察现象。
:实验2演示小球撞击的装置,原来小球的机械能减少了,最后小球都静止了,是不是机械能就消失了?
学生观察实验,并描述能量除了会转化,还会发生转移。
使学生认识到能实验现象:左边小球撞击后静在发生能量转移时,能量从一个物体转移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止了,右边的小球向右摆动,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中,能量的形式是不到另一个物体;也可以然后再反向发生类似现象。
变的。
从实验中可以看出,左右小球摆动能量的形式发生转化。
的幅度基本上是相同的,也就意味着左边但不管哪种变化,能量小球的机械能基本上转移给右边小球。
一的总量总是保持不变。
个球的机械能减小,另一个小球的机械能进一步向学生强调能量增加,这就是能量的转移。
守恒定律的意义,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有通过前面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实例力武器。
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师生互动:归纳并分析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守即突出突出定律的物理意义,“转化”和“,强调各个词语的意义。
”恒说明:物体某种形式的1尽管有的时候,.学生思考回答:能量,可能转移到几个物体或转化成几种小球最终静止下来的原形式的能量,但能量的总量不变。
就是说因是小球的机械能转化为空某物体损失的能量等于几个物体得到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