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我省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前景文献综述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对外贸易增长迅速,对推动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是外贸规模与结构都远远落后于外贸发达省市。

本文根据河北省近年来的统计数据,通过对河北省对外贸易进行纵横向比较,分析了河北对外贸易的特点及潜力,提出河北对外贸易发展应继续实施自主创新品牌战略、加快发展机电和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出口、协调产业布局与区位优势,推动河北经济快速稳定地发展.
1. 我省对外贸易的现状
1.1我省产业结构
河北省地处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位置,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

从总体经济发展态势来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河北省的经济发展基本呈现持续稳定增长态势。

从产业结构视角来看,河北省二、三产业的发展已经达到相当规模,占GDP总量的比重将近86%,尤其是第二产业发展较为迅速。

从产值比重来看,河北省的产业结构特征较为明显,呈现出“二、三、一”的比例特征,也就是以第二产业为主,一、三产业为辅的产业发展格局。

具体来看,第一产业占GDP的产值自1989年以后逐年减小,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逐年递增,其中工业产值比重占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80%以上,且随第二产业比值的增加而增加,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同第二产业一样也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上述特点表明,第二产业是促进河北省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
第一产业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减少,第三产业的作用正在逐步凸显,从三次产业的演变规律来看,当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后期以及工业化时代,第三产业将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1.2市场结构:高度集中于亚、欧、美三大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的对外贸易伙伴几乎遍及世界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欧、美三大地区。

近年来,河北省对亚洲市场的出口比重占绝对优势,基本维持在47%左右,而欧洲和北美洲所占比重分别为30%和12%左右,三个市场的总和占全省出口90%以上。

2003年河北省对亚洲、欧洲、北美洲出口比重分别为46.79%、32.46%和13.06%,合计占全省出口的92.31%。

2009年,三个地区所占比重分别为40.19%、31.45%和14.55%,合计占86.19%,亚洲市场略有下降,欧洲和北美洲市场所占份额相比上年有所提升。

2012年,河北省进出口居前十位的国家(或地区)是:澳大利亚、巴西、美国、德国、韩国、印度、日本、俄罗斯、意大利、荷兰,依然以亚、欧、美三大市场为主导。

1.3出口商品结构比较
为了反映一国或地区的出口商品结构是否合理和优化,一般用机电产品出口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高低来说明。

近年来,外贸强省市积极实施科技兴贸和品牌战略,机电产品出口快速增长,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迅速崛起,特别是广东、江苏、上海三省市形成了以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导的出口商品格局。

而河北机电产品出口额为33.8亿美元,占出口总额比重为26.3%,与全国平均水平相
差30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4.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比重为3.8%,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25个百分点。

与广东、江苏、上海相比,差距更大。

这表明河北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

河北省产品出口缺乏自主品牌,出口产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有很高的比重,这类产业的进入门槛低,中小企业占据重要位置,由于规模小,出口竞争激烈,缺乏打造自主品牌的能力和动力。

从长远来看,出口企业只有理性拓展国际市场,实施品牌战略,走高科技低能耗之路,才能真正规避出口风险,减少贸易摩擦。

2.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
2.1贸易规模显著扩大,但占全国比重呈下降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 3.0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255.3亿美元,增加了84.1倍。

尽管我省对外贸易总量呈不断上升趋势,但占全国比重有所下降,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989年的1.45%降到2007年的1.17%,说明我省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落后于国家整体水平。

河北省的外贸依存度基本维持在10%左右,但近年来呈相对提高的趋势。

从整体发展趋势看,河北与全国对外贸易发展阶段的步调基本一致。

根据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在经济起飞和上升阶段,外贸依存度提高是普遍规律。

河北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依照这一规律,其对外贸易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

2.2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

河北省产品出口缺乏自主品牌,出口产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有很高的比重,这类产业的进入门槛低,中小企业占据重要位置,由于规模小,出口竞争激烈,缺乏打造自主品牌的能力和动力。

河北省对外贸易的产品结构比较单一,尽管机电产品有一定的出口竞争力,但主要依赖传统的资源密集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量不大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主要出口欧美日市场,这隐含着河北省出口面临较大的区域风险,易遭遇贸易壁垒.而这几年来频发的倾销案就是个最好的应征。

2.3外贸规模不够
近年来,河北省对外贸易从总体上实现了较快增长,而且增长的质量进一步提高,但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很大,尤其是与广东、江苏、上海、北京、浙江等外贸发达省市相比有着更大的差距。

从全国的角度审视,河北省出口呈现“三低、一差距”:一是速度低于全国及东部沿海省(市)水平,二是占全国出口份额“低”,三是出口区位商“低”,“一差距”是与前后位省份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虽然继续保持在全国第十位,从动态看,与第九位差额拉大,反映出从全国出口大市场中看,河北省出口劣势非但没有改变,且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2.3出口企业性质单一
近年来,外贸强省市注重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外贸主体变化显著,非国有企业成为出口主流,民营外贸企业快速成长,促进了外贸业的发展。

但是,河北省民营企业不少采取家族式管理方式,重大决
策多是企业法人代表一人说了算,缺乏科学决策体系,且多数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经营产品种类较少,经营业绩不稳定,经营中不确定因素多,抵御风险能力差。

河北外商投资企业出口的水平还很低,需加大引资力度,带动全省出口整体水平的提升。

外商投资利用率很低,经济发展还很滞后。

3我省今后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
3.1大力发展潜力行业,扩大外贸规模
河北省上游工业中比较优势较高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医药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行业,行业外向度较高,在全国占据一定的出口份额。

而食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金属制品业等行业,产业优势相对较高,主导技术成熟度高、规模经济性明显、但行业外向度较低,具有潜在竞争优势。

培育对外贸易的增长点应从“两头”抓起,一是要调整潜力行业内部的投资结构,限制低水平加工工业的投资增长,加快技术创新,构建高新技术群体优势和局部强势,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发展一批产业集群,培育一批产业基地。

3.2 进出口商品结构方面
从结构上看,近几年来我国出口贸易从总体上基本完成了从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从初级产品到工业制成品的转变。

可以说通过国内产业结构的改善,外国直接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我省进出口商品结构较之以前确实有了改善,得到了优化。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与其他发达省分相比,我省出口商品结构层次仍然偏低,
效益低下,竞争力较弱。

从进口方面来看,我省虽然在工业品进口方面保持稳定,但是对于进口初级产品中原料品的进口却是在逐年上升,一方面这是由于我省经济发展高速的高需求所致,但另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我省外贸已经和国际原料供应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近几年能源等初级产品的价格不断上扬反而导致我国对该类产品的进口日益增加就体现了这一点,因此必须要注意到由于需求导致的国际原料价格上涨对我省经济发展的影响。

3.3继续实施自主创新品牌战略
知识经济在全球的兴起,使现在的经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创新,高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知识特别是科技知识作为投入要素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从经济增长方式看,科技创新对科技进步的基础性作用更加显著。

河北省应通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品牌的国内外市场份额,提升河北省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

积极将新技术、新材料向传统产业或产品进行渗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增加传统产品的技术含量、质量和档次,改变产品的需求弹性,使其获得竞争优势。

当今成功企业最终经营的是品牌,品牌能让产品形象得到升华,品牌做得越久积累越多。

实施品牌战略,从产品到品牌,从品牌到品牌形象,将品牌形象转化为品牌资产。

根据市场规律和行业特点,实行企业联合战略,在合理分工、优势互补的前提下,实现不同企业之间的资本、技术、人力、信息等要素的优化组合,共同解决产品开发、制造、销售、品牌提升等方面的问题,使行业内的竞争结构合理有序,从
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成本,取得竞争优势,提高整个行业的赢利水平和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和,隋广军.产业结构演变与三次产业发展的关联度[J].改革,2010(3)
(2)张焕祯,边雷,董常青.河北省对外开放不足的原因与对策[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13~16
(3)张辰利. 河北省对外贸易发展路径探究[J]..北方经贸,2007(3):20
(4)息志芳,刘建光.河北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
实证分析[J].中外企业家,2007(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