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建筑史——祭祀建筑

中国建筑史——祭祀建筑


4.3 现象分析
请看视频!
5. 西安天坛
西安天坛位于西安南郊天坛路南,初建于隋而废弃于唐末,它是皇帝进行祭天活动的礼仪建筑, 也是西安作为古都仅存的较完好的皇家建筑。 西安天坛,有着比北京天坛更古老、更有历史价值的天坛,由于它被隐秘在一个破旧的院落中, 很少有人去关注。 天坛初建于隋而废弃于唐末,古叫圜丘,又名圆丘,后被称作天坛。它位于唐长安城明德门遗址 东约950米,圜丘为四层圆坛白灰抹面。每层圆坛都设有十二陛(即上台的阶道),呈十二辰均匀地分布 在圆坛四周,分别朝12个方向辐射,大约体现了唐人心目中的天上十二辰,均匀分布于圆坛四周,为 子陛、丑陛、寅陛、卯陛、辰陛、巳陛、午陛、未陛、申陛、酉陛、戌陛、亥陛,子、午、卯、酉陛 又称北、南、东、西陛。其面南的午陛则宽于其他十一陛,午陛(即南阶)比其余十一陛宽,是皇帝登 坛的阶道。 圆坛共有四层,全用土堆砌而成,高约8米,最底层的面径约54米,第二层面径约40米,第三层 约29米,第四层(即顶层)约20米,各层高1.5米至2.3米不等,顶层圆心位置可见一小凹坑。圜丘废 弃,坛体保留至今。整个圜丘的建造方式十分独特,整个坛体没有一砖一石,全部是素土夯筑,台壁 和台面均用黄泥抹平,所有外露部分又都抹上了一层白灰面。 西安天坛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帝祭天礼仪建筑。和北京的天坛相比,位于西安的天坛更具有价值, 北京的天坛只有5.4米高,西安的天坛高8米,北京的天坛只在四面有台阶,西安的天坛12面有台阶。 北京的天坛建于明、清,西安市的天坛比它早1000多年。西安的天坛世界上独一无二。2009年,西 安天坛荣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帝祭天礼仪建筑。
3.3.2圜丘坛局部
坛面用艾叶青石砌就。坛面除中心石是圆形外,外围各圈均为 扇面形,每层都有汉白玉栏板望柱。
4. 声学现象分析
4.1 三音石
天坛回音壁里有一块为三音石。如果你站在这块台上拍一下手,你就能 听到三次回声。
站在第一块石板上面向殿内说话,可以听到一次回声。
站在第二块石板上面向殿内说话,可以听到两次回声。
中国古代祭祀建筑


张坤 建筑学12-1
2014.12.11
主要内容
●天坛简介 ●北京天坛平面图 ●北京天坛主要建筑介绍
●奇特声学现象(回音壁、天心石)
●西安天坛
1. 简介
1.1 天坛
• 中国现存的天坛共有两处,一处是西安天坛,另一处是北京天坛,其 中属北京天坛较为著名。天坛是皇帝用来祭天、祈谷的地方。
3.2.1皇穹宇配殿
西配殿 东配殿 皇穹宇左右有偏殿两座,面阔各五间,结构为单檐歇山顶,正殿外就是著名的回音壁、三音 石和对话石。
3.2.2 回音壁
墙面光洁平整,如果 两人分别站在东西两侧墙 根,面向北低声说话,就 像听电话一样清晰。 原因:墙面内圆,表 面又极平滑,声波波长比 圆墙半径小得多,声波以 束状沿墙面有规则地连续 反射前进,传到对方所站 的地方,所以能听得很清 楚。
3.3圜丘
圜丘坛是明清两代皇 帝举行祭天大典的地方, 每年冬至祭天,夏祈雨都 在此举行。它是一个三层 圆形台,四出陛,每层九 级,坛体铺着艾叶青石, 并围着汉白玉护栏。圜丘 形圆像天,三层坛制,高 5. 17米,下层直径 54.92米,上层直径 23.65米,上层台面中心 圆形石称天心石,其周围 砌九圈台面石,自内向外, 第一圈九块扇形石,第二 圈是十八块扇形石,依次 以九的倍数增加,最外圈 八十一块,寓意九重天。
古代中国将单数称作阳数,双数称作阴数。在阳数中,数字9是“阳数之极”, 表示天体的至高至大,叫作“天数”。古人认为九是阳数之极,表示至高至大,皇 帝是天子,也至高至大,所以整个圜丘坛都采用九的倍数来表示天子的权威。圜丘 坛的栏板望柱和台阶数等,处处是9或者9的倍数。顶层圆形石板的外层是扇面形石 块,共有9层。最内一层有9块石块,而每往外一层就递增9块,中下层亦是如此。 三层栏板的数量分别是上屋栏板72块,中层108块,下层180块,合360周天度数。 三层坛面的直径总和为45丈,除了是9的倍数外,还暗含“九五之尊”的寓意。
• 王屋山主峰天坛山(又琼林台)海拔1715米,是中华民族祖先轩辕黄 帝设坛祭天之所,世称“太行之王屋天坛脊”,“擎天地柱”。 “黄帝于此告天,遂感九天玄女、西王母降授《九鼎神丹经》《阴符 策》,遂乃克伏蚩尤之党,自此天坛之始也”。自黄帝始,历代皇帝来此祭 天,直到明成祖朱棣碍于交通不便,就在地球同一轴线上在北京建起了天坛 祭天。
站在第三块石板上面向殿内说话,可以听到三次回声。 三音石的第三块石板又称"天闻若雷石",就是说,站在第三块石板上面 向殿内说话,如果大殿仅敞开面对三音石的殿门,而且殿门到殿内正中的神 龛之间没有任何障碍物的话,此时听到的回音尤其响亮,似乎"人间偶语, 天闻若雷"。
4.2 圜丘
站在圜丘台中间的圆心石上轻轻唤一声,就立即从四面八方传来回声, 好似众人齐鸣,一呼百应。封建帝王附会说这是皇天上帝在向凡人发出“圣 谕”。其实,这种现象是声波被阻的回音。从圆心石发出的声波传到四周的 石栏以后,就同时从四周迅速反射回来,声波振动较大;又由于圜丘坛的半 径较短,所以回声很快。据测试,从发音到声波返回到圆心的时间,总共只 有0.07秒,所以站在圆心石上的人听起来,声音格外响亮。因此,圜丘坛上 的圆心石又称为“亿兆景从石”。
3.1.3祈年殿内部
►龙井柱,高19.2米,直径1.2米,支撑上层屋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九龙藻井。
3.2 皇穹宇院落
皇穹宇院落位于圜丘 坛外壝北侧,坐北朝南, 圆形围墙,南面设三座琉 璃门,主要建筑有皇穹宇 和东西配殿,是供奉圜丘 坛祭祀神位的场所。
围墙高3.72米,厚0.9 米,直径61.5米,周长 193.2米。墙壁是用磨砖 对缝砌成的,墙头覆着蓝 色琉璃瓦。围墙的弧度十 分规则,墙面极其光滑整 齐,对声波的反射是十分 规则的。
3.1.2祈年殿
大殿建于高6米的三 层汉白玉石台上,现在直 径32.72米,高 38米。白 墙、红殿、蓝檐、金 顶, 纯系砖木结构,祈年殿建 筑 独特,殿顶无大梁和长 檩,全靠28根楠木巨柱和 36根枋桷撑。 祈年殿四面无墙,除 了门就是窗。相传周武王 设计了一个建筑叫明堂, 是一个四面开窗、四面通 明的独特建筑,兼具“天 子布政、祭祀上帝、配祭 祖先”三大功能。祈年殿 正是仿明堂而建。
5.1 西安天坛
现代人在天坛遗址上修建了木质扶梯。►
资料来源:
●新浪微博
●天涯论坛 ●第三星球
谢谢!
3.3.1圜丘坛与“九”
各层栏板望柱及台阶数目均用阳数(又称“天数”,即九的倍数),符"九五" 之尊。坛面用艾叶青石砌就。坛面除中心石是圆形外,外围各圈均为扇面形,数目 也是阳数。每层都有汉白玉栏板望柱,均为9的倍数。顶层中心的圆形石板叫做太阳 石或者天心石,站在其上呼喊或敲击,声波会被近旁的栏板反射,形成显着的回音。
2. 简介
2.1 北京天坛总平面图
天坛外围墙的特点是北圆南方。
这种北圆南方的围墙叫天地墙。 在古代,人们认为天地的结构是 “天圆地方”,于是就用天坛北面 的圆形围墙表示天象,用南部的方 形围墙表示地象。有两重垣墙,形 成内外坛,形似“回”字。主要建 筑均位于内坛,有祈年殿、皇穹宇、 圜丘。
圜丘建造在南北纵轴上。
2.2 天坛鸟瞰
祈谷
圜丘
3. 天坛主要建筑
3.1祈年殿简介
祈年殿的上下三层,是一座三重檐尖顶圆 形大殿,屋顶均用深蓝色琉璃瓦铺盖:象征 天色。天坛的主体建筑,皇帝祈祷五谷丰登的所在。 大殿内有28根楠木巨柱支持整个建筑,中间四根最粗,高达19.2米,称为“龙井 柱”:象征一年四季。 周围24根又分为两圈,内圈12根,象征一年12个月;外圈12根,象征一天12个时辰; 24根合起来,又象征中国历中一年的24个节气。殿顶周长三十丈,表示一个月的三 十天;殿内金龙藻井下的四根楹柱,代表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中间一层十二根楹柱, 代表一年十二个月;外层十二根楹柱,代表一天中的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时辰;里外两层楹柱共二十四根,表示一年的二十四个节气;二十四根里外层楹 柱,再加藻井下的四根楹柱,代表二十八星宿;殿顶四周三十六根短柱,代表三十六 天罡。 大殿的四周没有墙壁,全部是油饰朱红颜色的隔扇门。
2.3皇穹宇
“皇穹宇”三个字分别 代表至高无上、天空和宇 宙的意思显示出它的神圣 和至尊。 这里是平日存放祭祀 神位的地方,即皇天上帝 和诸神的寝宫。 砖木结构,殿内没有 横梁,全靠8根檐柱、8根 金柱和众多的斗拱支托屋 顶。通高19.5米,直径 15.6米。 中部用七踩斗拱三层 天花藻井,层层收进,殿 檐覆盖蓝色琉璃瓦,檐顶 有镏金宝顶,殿墙是正圆 形磨砖对缝的砖墙。
1.2北京天坛
• 天坛位于北京正阳门外东侧,是一座典型坛庙。是圜丘、祈谷两坛的合 称,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每年孟春祈谷、孟夏祈 雨、孟冬祀天。原名“天地坛”,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在北京北郊 另建祭祀地神的地坛,此处改名为“天坛”。 • 始建于公元1420年(明代永乐十八年),后经明代嘉靖、清代乾隆等 朝改建、扩建,形成占地273公顷。 • 北京“天地日月”诸坛之首,是我国和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 筑群。无论从架构、力学还是美学角度来看,天坛都是出类拔萃、举世无双 的建筑杰作。 • 天坛从选位、规划、建筑的设计以及祭把礼仪和祭祀乐舞,无不依据 中国古代《周易》阴阳、五行等学说,成功地把古人对“天”的认识、“天 人关系”以及对上苍的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天坛的建筑设计十分考究, “圜丘”、“祈谷”两坛同建在一个园子内。圜丘坛在南部,是天神的地方。 祈谷坛在北部,是祈求丰收的地方。依照古人的思想观念,认为天地的结构 是“天圆地方”,因此天坛围墙平面南部为方形,象征地象,北部为圆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