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1-4)参考答案

《江苏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1-4)参考答案

《江苏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1-4)参考答案二、名词解释三、简答题 1、江苏地域文化:顾名思义就是指江苏这一特定地域范围内所具有的各种文化要素,以及由1、江苏水文化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这些要素构成的整体文化面貌的总特征。

答:水的灵动使江苏文化在发展中形成了智慧特征。

2、金陵文化: 也称“宁镇文化”,宁指今南京市,镇指今镇江市。

三国时期孙吴建都京口(今一是勤思。

江苏人凡事爱动脑筋而不使蛮力,比如先秦时期的《孙子兵法》,处处体现着镇江),随后移都建业(今南京),自此形成金陵文化圈。

金陵文化以江淮方言与吴方言的并多想办法、多动脑筋的指导思想,与当时中原诸子的著作有着明显的不同风格。

存互融为其语言文化特征,以今南京、镇江为中心地带。

二是善思。

江苏人眼界开阔,思维敏捷,不仅善于抓住机遇,而且在时机的等待上也善于3、吴文化: 是以春秋时期建都姑苏的吴国为基本型制,以吴方言为语言文化特征,以目前从大处做好工作,准备之细、忍耐之坚,都是有口皆碑的,比如汉初风云人物张良的“运筹太湖附近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为中心地带的文化圈。

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

4、维扬文化: 取名于南北朝诗人庾信《哀江南赋》中名句“淮海维扬,三千余里”,明代曾三是奇思。

历史上,江苏出了许多富于奇思妙想的人物,他们的创新精神留下了丰富的人置维扬府,后改为扬州府,以扬州、泰州为中心地带。

文财富。

5、徐淮文化:也称“楚汉文化”,以项羽西楚王国和西汉王朝的巍巍雄风为地域文化的标志,2、富庶安定环境下的江苏文化有哪些特征, 主要指以今徐州、淮安、宿迁三市为中心的文化圈。

答:富庶安定环境下的江苏人追求尽善,主要表现为: 6、苏东海洋文化: 苏东有近一千公里的海岸线,由此而形成的地域文化特色,主要指以沿(1)地尽其力:江苏没有闲人,没有闲地。

比如古城扬州就是依靠运河水道而发展起来的商海的南通、盐城和连云港三市为中心的文化圈。

业城市;清代苏南已经开始试种双季稻,一年三熟,充分利用了江南的气候条件。

7、族塾:由一姓家族利用本氏祠堂或本族富户空屋,共同出资聘请教师所办书塾,所收一(2)事尽其心:江苏人做事唯精而弃粗,小心谨慎,事事推敲,信奉务求认真的求善之道。

般都是本族子弟。

(3)人尽其才:江苏重视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吸引、人才的发挥,如明代状元89人中有168、门馆:又称私馆,是由塾师自备房子,或在自己家中设馆办学,招收学生。

人出于江苏,清代状元112人中有49人出于江苏,江苏的人才之盛可见一斑。

9、吴中四才子:明代中期诗坛有“吴中四才子”即祝允明、文徵明、唐寅、徐祯卿 1、江苏经济文化有哪些特征, 10、南京云锦:用料考究,织工精细,图案典雅,色彩富丽堂皇,宛如天上瑰丽、璀璨的云答:一是均衡发展,在全国经济发展中,江苏在农业、工业和商业这三大经济领域中都处于霞,故名云锦。

领先的地位。

11、上党挑花:是镇江一些地区妇女日常习作的传统民间手工艺品,作品风格朴实无华,独二是充满活力,历史上,江苏经济始终处于超越自我、敢为天下先的发展形态中,即使是在具魅力。

遭受战乱、自然灾害的打击后,也可以最迅速地恢复、发展起来。

12、桃花坞木刻年画:始于明末,清雍正、乾隆年间盛极一时,与杨柳青年画并称“南桃北三是文化含量高,儒工商同道,科技发展提供着重要支撑,江苏商人亦儒亦商,重利也重义。

柳”,与天津杨柳青木刻年画和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并称“中国三大木刻年画”。

2、古代的江苏“私学”有哪些类型, 13、彭祖墩遗址:出土了石刀、石斧、石纺轮、陶盆、陶釜、陶鼎及一大批玉器,距今约6000答:(1)散馆,由一名热心办学而又德高望重的当地人首倡,其他群众响应集资兴办书塾。

至7000年。

(2)族塾,由一姓家族利用本氏祠堂或本族富户空屋,共同出资聘请教师所办书塾,所收一14、泰兴花鼓:用红灯作为主要道具,用泰兴方言演唱,所用曲调具有浓郁的苏北民间小调般都是本族子弟。

风味,舞步和动作幅度大且灵活、风趣。

(3)家塾,也称家馆,是富有之家独自出资延师所设的书塾,主要用来教育自家的子女,有15、项羽戏马台遗址:公元前206年,项羽灭秦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于南山上构时也兼顾近亲子女的教育。

筑丛台,以观戏马、演武和阅兵等,故名。

(4)门馆,又称私馆,是由塾师自备房子,或在自己家中设馆办学,招收学生。

16、镇淮楼:始建于北宋年间,为砖木结构城楼式单体建筑物,清代为镇压淮河水患,始名1、“秦淮八绝”指的是哪八绝, 镇淮楼。

答:夫子庙风味小吃,因工艺精细、造型美观、选料考究、风味独特而著称。

其中魁光阁五17、明代酿酒作坊遗址:发现了明末清初古酿酒作坊遗址,距今有300多年历史,以及酒坛、香豆、五香茶叶蛋、雨花茶;永和园开洋干丝、蟹壳黄烧饼;奇芳阁麻油干丝、鸭油酥烧饼;酒壶、酒杯、酒糟等与酒有关的器物。

六凤居豆腐涝、葱油饼;奇芳阁鸡丝面、什锦菜包;蒋有记牛肉汤、牛肉锅贴;瞻园面馆的18、南京白局: 始自明代织锦工人用南京方言演唱的俗曲、小调和民歌,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红汤爆鱼面、薄皮包饺;莲湖甜食店的桂花夹心小元宵、五色糕团等八套风味小吃被誉为“秦民间曲艺。

因演唱者不取报酬,“白唱一局”,故名“白局”。

淮八绝”。

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味小吃是我国四大小吃群之一。

19、南京金箔: 已有近千年历史,把高纯度的黄金,经过化条、拍叶、落开子、做捻子、打2、扬州的菜肴有哪些特征, 箔、出具、切箔等十多道工序,捶打成薄如蝉翼的金箔,工艺极其精湛。

答:扬州菜肴是淮扬菜的主体,主要特点: 20、扬剧: 是在扬州花鼓戏和苏北香火戏的基础上,吸收扬州清曲、民歌小调发展而成的地一是选料严格、刀工精细、主料突出、注意本味、讲究火工、擅长炖焖、汤清味醇、浓而不方剧种。

腻、清淡鲜嫩、造型别致。

21、淮剧: 是清代中叶在盐城、阜宁一带流行的一种民间小调与酬神香火戏结合的江北小戏,二是烹饪格调高雅,富有文化品位。

代表性菜肴有八宝葫芦、扒烧猪头、彩蝶飞舞、琵琶对后受徽剧和京剧的影响,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形成淮剧。

虾、菊花海螺等。

红楼宴、三头宴、全藕宴被誉为扬州菜肴的三颗明珠。

22、彭祖: 传说为黄帝的后裔,活了800岁,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寿星,也是我国的烹饪鼻1、宿迁文化有哪些特征, 祖。

答:(1)闻名于世的“下草湾文化”使宿迁享有世界生物进化中心之一、人类起源中心之一23、徐福传说: 讲秦始皇好神仙,命徐福率3 000童男女及各种工匠和五谷,从赣榆出海去的美誉。

“下草湾新人”在人类发展史上地位重要,标志江苏地区古人类社会活动历史悠久。

传说中的蓬莱仙岛寻不死之药的故事。

(2)名人文化及其文化发扬。

如西楚霸王项羽、一代烈女虞姬、民族英雄杨泗洪、新四军24、下草湾文化遗址: 双沟“下草湾文化遗址”是江苏目前发现最早的人类活动所在地。

发师长彭雪枫、少年英雄韩余娟等,弘扬其历史业绩和精神品格,在社会经济活动、城市文明掘更新世和中新世古脊椎哺乳动物化石近百种以及古猿化石,距今1800多万年,同北京人建设中地位重要,并发展为重要的地域人文精神。

的“山顶洞人”时代相当。

(3)民间传统文化异彩纷呈。

民间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系统发掘、整理和保护,使淮海戏、25、三星村遗址: 是苏南地区保存好、面积大、内涵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为“1998泗洲戏、花船戏、柳琴戏、天岗锣鼓等传统文化艺术绽放出异彩。

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4)作为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要素构成之一的特殊文化形式——酒文化悠久醇厚。

以26、邳州大墩子遗址: 上层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遗存,下层属北辛或称青莲岗文化早期,距洋河、双沟等为代表的白酒企业在社会文明及城乡经济建设中贡献卓著。

今约6500,4000年。

2、南通文化有哪些特征, 27、寄畅园: 位于无锡惠山东麓,以巧妙的借景,高超的叠石,精美的理水,洗练的建筑,答:(1)以东夷文化为远源,以吴越文化为承续,南北融合,然吴文化居主导地位。

远在5000在江南园林中别具一格。

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原始氏族部落古青墩人即其分支,为南通最早先民并传播北方文化。

春28、南乡田歌: 又称秧田歌、薅秧歌等,主要分布在丹徒南乡的上党、宝堰、荣炳、三山、秋战国时吴王夫差灭邢(海安西部,如皋西北部当年属邢国地);公元前506年吴楚交战,吴上会、黄墟一带,格调清新,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军安置郧国遗民于海安县立发乡一带;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北迁都于琅琊(今山东胶南县29、灌云豆丹: 是一种天然有机食品,风味异常鲜美,令人食之难忘,是连云港地区最具代境)并大举移民;汉初东瓯王举国徙江淮间。

几次移民致吴越文化北上海陵(今属泰州)。

晋表性的地方特色产品之一。

至梁陈间战乱再致北方政治、经济、人口、文化大举南迁至长江下游,海陵移民激增数十倍,北南多元文化交融,并存,然南方文化占统治地位。

(2)襟江负海的独特地缘,经济地理文化有边缘型和次海洋文化特征。

南通地处江、淮间与江海交汇处,隔江南望上海、苏州,北邻盐城、淮安,介于江淮文化和吴文化两大区域交汇部。

滨江临海却长期交通闭塞,2008年之前有海无港,有江无桥,致文化心态呈内陆化趋向。

(3)近代文明文化发达。

南通有“中国近代第一城”、“近代文明试验地”之称。

在中国近代文化科教史上,以创办第一所师范学校、第一座民间博物苑、第一所纺织学校、第一所刺绣学校、第一所戏剧学校、第一所中国人办的盲哑学校和第一所气象站等“七个第一”,而占有重要地位。

南通除“教育之乡”外,还有“建筑之乡”、“体育之乡”和“长寿之乡”的美誉。

(4)现代南通话属于江淮方言,又分为通泰片、南通片,但具有较浓厚的吴语色彩,是江淮方言与吴方言的过渡方言。

1四、论述题 2、试述泰州文化的特征。

1、试述江苏南北文化的包容性特征。

答:(1)历史文化底蕴丰厚。

泰州自古人文荟萃,名贤辈出,儒风之盛,冠于淮南。

明代王答:江苏处于南北文化的交汇点上,促使本地文化形成了鲜明的特征。

艮创“泰州学派”,树立中国哲学史丰碑;清初任大椿擅名物之学,为扬州学派中坚;孔尚一是价值多元化。

江苏人在价值取向上不偏执,最突出表现是历史上江苏虽重儒学但并不轻任于陈庵写出不朽之作《桃花扇》,泰州籍评话宗师柳敬亭和京剧大师梅兰芳对中国戏曲发商,工商同道,在儒学之外的商业等领域里获得成就的人同样可以获得社会的尊重。

展产生重大影响。

二是富于交融性。

历史上,西晋之末永嘉之乱、唐代安史之乱和两宋之交靖康之变等社会动(2)水、城一体古城格局和建筑文化完整鲜明。

泰州建城于2100年前的东汉初年,至今仍保荡使北方文化大规模进入江苏,但江苏文化并没有受到冲击,相反是迅速吸收新的文化元素,存着相对完整的古城文脉和城建规制,历史建筑文化街区集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