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优质】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1、《晏子使楚》导学案
【优质】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1、《晏子使楚》导学案
重点、难点
1、体会晏子语言的巧妙,并从他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
2、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学法指导
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批注及编写文段序号。
2、通过独立思考、深情朗读、小组合作,抓住文中的具体词语和句子,通过联系生活来想象。
3、认真研究学案,独立思考,限时30分钟完成;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2)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
(3)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楚王几次侮辱晏子?是怎样侮辱他的?
(4)晏子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和国家的尊严,是怎样反驳的?
(5)晏子的哪些话说得很精彩?精彩在什么地方?
(6)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楚王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从楚王的身上,我们又应该获得哪些警示?
2.小组内探究交流。
3.全班汇报交流
(1)分组口头叙述展示。
(2)学生点评、老师适时点拨讲解。
四、美文美读,由我做主
采用多种形式读文,读出感情:
1、找学生读;
2、小组比赛读;
3、师生互读
4、分角色读
五、达标检测
1、读一读,写一写。
侮辱、威风、规矩、矮小、冷笑、为难、囚犯、出息、柑橘、面不改色、安居乐业
2、比一比,再组词。
结果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晏子和楚王的三次交锋
楚王侮辱晏子反驳结果
要晏子钻狗洞访问狗国才钻狗洞“只好”大开城门
说晏子是下等人我最不中用,所以派来访问楚国“只好”陪着笑
说齐国人是强盗好人到了强盗国就会变成强盗“只好”赔不是
七、课后反思
3.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小组内交流预习学案。
1、自主合作,互动交流:
(1)小组内检查预习学案及课本批注。
(2)互测字词,检查课文是否读正确、读流利。
2、交流展示
(1)检查生字词
(2)说说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3、根据预习后质疑内容设置课堂探究内容
三、精讲质疑引导点拨
1.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1)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六、总结全文谈收获
我的收获是:。
七、拓展延伸
学生分组表演故事。(学生自由选择使用现代话表演)
八、课后作业
1.摘录宴子反驳楚王的话。
2.排练课本剧。
3.阅读《语妙天下》主题丛书中的文章,做好阅读笔记,可以讲给别人听。
板书设计:
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使出
按事情发展顺序大义凛然
起因齐、楚都是大国。楚王想显威风能言善辩
经过三次侮辱,三次反驳。维护自己和国家尊严
五年级下册语文《11晏子使楚》导学案
年级:五年级课型:新授课时数:课时执教:
课题
11晏子使楚
课时安排
第课时
导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面不改色、安居乐业”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4、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
3、积累生字词,读准字音,理解词意,会默写。
敝国淮南枳晏子仗着侮辱乘机规矩囚犯
柑橘撒谎笑嘻嘻面不改色大臣盗贼赔不是
4、轻松说内容:晏子出使楚国,楚王,然而,晏子。从这以后,楚王。
5、我的质疑。
6、搜集有关晏子的资料。
【课堂导学案】
1、导入示标
1.出示课题“晏子使楚”。
2.介绍晏子。说明“子”是古代对对有学问有贡献的男性的尊称。说说,你知道中国古代还有哪些著名的人物。比如:孔子、孟子等。
敞()准()陪()臣()
敝()淮()赔()矩()
3、根据意思写成语。
(1)大伙把袖子举起来,就连成一片云。()
(2)人们都甩一把汗,就能够下一阵雨。()
(3)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4、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时期,齐国大夫和楚国侮辱与反侮辱的故事。这篇课文是按顺序写的,故事的起因是:经过是:结果是:
知识链接
在公元2000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曾出现了一个群雄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代。春秋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这期间,各国经常争战。其中齐楚两国国力强大,争夺霸业很激烈。这篇课文讲的是发生在齐、楚两国外交中的一个故事。
【预习学案:】
1、读课题:“使”的意思是:“晏子使楚”的意思是:
2、读通课文,给课后的生字注音,读准字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