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散文阅读怎样快速读懂一篇散文
散文阅读怎样快速读懂一篇散文
归纳主旨
文章主旨如何表述
用了什么手法
本文通过写什么,表现什么 ,赞扬什么,反对什么……
方法总结 :
一:写什么
关注“标 题” 弄清文体 理清“思 路” 找“关键 句” 归纳“主旨 ”
二:怎样写
三:为何写
另外,我们不能忽略 的是文章的开头、结尾, 文章的文眼,作品的背景 、作者等,这些都是尤其 需要注意的关键部位。
借助“关键句 ”
文中的关键句具有 极大的概括力,我们对 这些语句要给以足够的 重视。
中心句 抒情句 议论句 过渡句 修辞句
文章的关键词语或句子,或者是作者塑造 形象的主要特点,或者是作者的主观情感,或 者体现了作者的观点态度,因而,我们在阅读 时要特别留心。 例如《烟花三月下扬州》第五自然段“知 道扬州的地理与历史,就…”七自然段“为了 这梦境”八自然段“繁华还在”“风流不再” 等词语,抓住了,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把握 文章主题。。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
第一讲 怎样快速读懂一篇散文
【课前准备】 1、导学案 2、双色笔 3、随时准备思考和质疑的头脑 行动是成功的阶梯,行动越多,登得越高。
2013年新课标《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 分析综合(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鉴赏评价(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2、欣赏作品的形象,鉴赏作品的内涵, 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探究(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2、探讨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小结
写什么 ↓ 怎么写 ↓ 为何写
明确类型(写作对象) 把握文章思路 理清句段关系 归纳文章主旨(写作目的)
课中探究
快速读懂一篇散文的一般方法
阅读 资料
课本:必修一第三单元(《纪念刘和珍君》 《小狗包弟》)、必修二第一单元(《荷塘 月色》《故都的秋》)、中国现代代诗歌散 文欣赏(《动人的北平》《汉家寨》)
明确:
关注“标题 (1)能提供阅读的线索。 ”
(2)隐含了信息(写作对象、 重要内容) (3)隐含了作者的感情倾向。
理清“思路 要理清思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
1.从概括段意、划分层次入手来理清思路。 2.从捕捉“线索”入手来理清思路。通常所讲 的“线索”有这样几种:①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②以感情为线索;③以具体事物为线索;④ 以时空变化为线索。 3.从分析表达技巧的作用入手来理清思路。 “思路”体现在文章的结构及照应、穿插、虚 实结合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的运用中。
课前预习
读懂散文的标志
1、明确散文分类。 必修一第三单元 写人记事 2013年湖北《罗曼·罗兰》
2011年湖北卷《才子赵树理》
写景状物
必修二第一单元 2010年湖北卷《烟花三月下扬州》 2012年湖北卷《 耳边杜鹃啼》
2、理清“思路
1. 第一步:化整为零,概括段意。
2. 第二步:段落整合,切分行文层次 通常的情况起始是一二段,交代写作的由头;中间(写 了哪些内容——散文的“形”);结尾(篇末点睛、 总结全文、首尾呼应----散文的神)。
一、散文复习计划
周别 6 7
8 9 10
内
容
整体阅读 分析作品结构 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作品主题 理解词句含意 赏析作品形象 鉴赏表达技巧 探究
第一讲 怎样快速读懂一篇散文
教学要求
1.树立主题意识(命题原则――主题辐射,一切现 代文阅读的设题,都是从彰显主题的角度提出问题 ) 2.树立整体意识(解答散文阅读题,切不可还未从 整体上把握全文,就“带着问题”去读,甚至是 “带着问题”东寻西找,那样势必断章取义,脱离 文章的主题。) 3.树立技巧意识(时间短,阅读方法技巧很重要) 4.树立问题意识(初读全文,再读题干)
理清“思路”步骤
1.第一步:化整为零,概括段意。
2.第二步:段落整合,切分行文层次 通常的情况起始是一二段,交代写作的缘由;中间(写 了哪些内容——散文的“形”);结尾(篇末点睛、 总结全文、首尾呼应----散文的神)。
3第三步:全局兼顾,明确文章主旨(重点推敲后面的 抒情或议论)
关注句段关系
文章段与段间关系种类有 ①并列 ②层进 ③对比 ④承上启下 ⑤为下文做铺垫 ⑥前后呼应 ⑦总起下文 ⑧总结上文。 句与句的关系有: ①因果 ②承上启下 ③总分 ④递进等,
眼,是我国传统的、独有的关于文章写作的 术语。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 容的关键性词句。 文章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 子叫“文眼”。“文眼”是窥看主题思想的窗口 ,理清全文脉络的筋节,掌握文章各部分相互联 系的关键。清代学者刘熙载说:“揭全文之旨, 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者 必顾之,在篇末则前者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 ,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也就是说 ,文眼是文章的精神凝聚点,能点出文眼,就是 读懂文章的一个标志。 荷塘月色的文眼是在开头,即“这几天心里 颇不宁静”。
对考纲中三个层面的考查往往以以下几种形式出现:
一 、 语 言 类 二 、 结 构 类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字面义、语境义等
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标题 三 、 形 象 内 涵 类
表达技巧 词语锤炼 句式运用
形象内涵
段意层意、归纳主题
结构思路、谋篇布局
问题探究
挖掘内蕴,个性解读 多元思维,适度发散
”
3、把握形与神的关系(参照《中国现代诗歌散感主旨(神)→ 抒情 言志 达意
4、悟出写作意图
①主要景、物、人、事本身的描写
→是为了揭示散文的主旨。
②其它景、物、人、事的描写
→是起到对比或类比,形成反衬或正衬, 引出主要对象、做铺垫等作用。
③环境描写
→是渲染气氛、衬托中心,烘托形象。
三、当堂训练 2010年湖北卷《烟花三月下扬州》 2013年湖北《罗曼 罗兰》
一读懂散文 默读文章,圈划勾连 归纳段意,理清思路 找出关键 概括主旨 二做练习题
地理历史美景
繁华还在 风流不再
怎样 “下”
思路
为什么 要“下”
抒情
“风流” 古扬州人文风 气山水风光, “不再”表明 这种情景在今 日扬州已难觅 踪迹。它的 消失令人感怀 和惋惜,表达 了作者怅然若 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