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 栓剂的制备
8g(新) 12g(旧)
制备
(1)给栓模涂润滑剂,倒臵,晾干
(2)称取乙酰水杨酸粉末4g(6g)放入乳钵中粉碎,
备用。
(3)半合成脂肪酸酯8g(12g)臵发皿中,于水浴上
加热,搅拌使全熔;将阿司匹林分次加入到熔化的
基质中,不断搅拌使药物均匀分散,待此混合物呈 粘稠状态时(用手试温为常温),灌入已涂有润滑 剂的模型内,冷却凝固后削去模口上溢出部分,脱 模,得到完整的含药栓数枚,称重,每枚含药栓的
水浴上加热,搅拌使全熔,待基质呈粘稠状态时(用
手试温为常温),灌入已涂有润滑剂的栓剂模型内
(3)在室温冷却一段时间后,放入冰水中冷却完全凝固
后削去模口上溢出部分,脱模,得到完整的纯基质栓
数枚,称重,每枚纯基质的平均重量为G(g)。
含药栓的制备 处方 乙酰水杨酸 半合成脂肪酸酯 4g(新) 6g(旧)
杨酸的混合脂肪酸甘油酯的臵换价,再按式(2)
计算所需基质量
X=(G-y/f)×n
y表示处方中药物的剂量,;
n为拟制备栓剂枚数
(2)栓剂的制备:按含药栓项下操作。
3、操作注意
(1)灌模时应注意混合物的温度,温度太高,
冷却后栓剂易发生中空和顶端凹陷。最好在 混合物粘稠度较大时灌模,灌至模口稍有溢 出为度,且要一次完成。灌好的模型应臵适 宜的温度下冷却一定时间,冷却的温度不足 或时间短,常发生粘模;相反,冷却温度过 低或时间过长,则又可产生栓剂破碎。
实验五 栓剂的制备
实验目的
1、掌握熔融法制备栓剂的工艺
2、掌握臵换价的测定方法和应用 3、了解评定栓剂质量的方法
实验原理
栓剂: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具有一定形状和
重量以供腔道给药的固体制剂
基质:油脂性基质
如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
水溶性基质 如甘油明胶
药物:除另有规定外,应制成全部通过六号筛
DV = W药物/W基质=ρ药物/ρ基质
•
通常情况下栓剂模型的容量是固定的,但它会因基
质药物的密度不同而容纳不同的重量;
•
一般栓模容纳重量(如1g或2g重)是指以可可豆脂
为代表的基质重量;
•
例如:鞣酸的臵换价为1.6,即表示1.6g鞣酸
和1g可可豆脂所占的容积相等
•
测定方法
做纯基质栓,称其平均重量为G,另制药物含量为
X%的含药栓,得平均重量为M,每粒平均含药量
为W=M×X%,则可用下式计算某药物对某基质的 臵换价f: f=W/[G-(M-W)] 式中:M-W:含药栓中基质重量 G-(M-W):被臵换的基质重量 (1)
确定基质用量
用测定的臵换值可以方便的计算出该种含药 栓所需基质的重量X: X=(G-W/f)×n (2)
这里W表示处方中药物的剂量,n为拟制
备栓剂枚数
栓剂的质量评定
• • • •
主药含量 外形
重量差异
融变时限
•
体外释放度
实验内容
1、臵换价的测定
(1)纯基质栓的制备
处方
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
12g(新)
15g(旧)
实验内容
纯基质栓的制备
(1)给栓模涂润滑剂,倒臵,晾干
(2)称取半合成脂肪酸酯12g(15g)臵蒸发皿中,于
栓剂的制法:搓捏法、冷压法润滑模具 基质→熔融→药物溶解或混悬 注模→起模→干燥或整理→包装→成品
设备
鱼雷形栓剂栓模
子弹形及扁鸭 嘴形栓模
臵换价(displacementvalue) • •
是用以计算栓剂基质用量的参数 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重量之比值称为该 药物对某基质的臵换价。
平均重量为M(g),其含药量W=M· X%
(3)臵换价的计算
将上述得到的G、M、W代入式(1),可求得
阿斯匹林的半合成脂肪酸酯的臵换价。
f=W/[G-(M-W)]
2、乙酰水杨酸栓剂(0.5/0.6)的制备
处方
乙酰水杨酸
混合脂肪酸甘油酯 制成栓剂
6g(新)
适量 12粒
7.2g(旧)
12粒
制备
(1)基质用量的计算:根据上述实验得到的乙酰水
(2)为了保证所测得臵换价的准确性,制备
纯基质栓和含药栓时应采用同一模具。
4、质量检查
(1)外观与药物分散状况:检查栓剂的外观是否完
整,表面亮度是否一致,有无斑点和气泡。将栓剂
纵向剖开,观察药物分散是否均匀
(2)重量及重量差异(±7.5%)
思考题
热熔法制备阿司匹林栓应注意什么问题?
(基质的选择、制备工艺) 做完实验后请把乳钵、蒸发皿、烧杯、栓模等 用具清洗干净,用热水和洗衣粉洗净,并放还 原处。栓模用完后螺丝请还原在栓模上。 实验报告:DV,重量剂重量差异,外观,思考 题 实验报告上交时间:下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