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心脏病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冠心病原则: 预防冠心病原则
一:了解易患因素。 了解易患因素。 个危险因素。 二:纠正9个危险因素。 纠正 个危险因素 三:改善生活方式。 改善生活方式。
冠心病易患因素
不可改变的 因素: 因素: 年龄 性别 遗传史
心理
摄入果蔬不足
大量饮酒
冠心病易患因素—— 心理 冠心病易患因素
压力:工作、 压力:工作、生活 面对压力的态度: 面对压力的态度: 1、行为类型: A:时间紧迫感,竞争敌对倾向;B:心地坦荡,从容不迫 、行为类型: 时间紧迫感 竞争敌对倾向; :心地坦荡, 时间紧迫感, 国际心、 型行为对冠心病发生的作用超过年龄、 国际心、肺、血液研究协会认为,A型行为对冠心病发生的作用超过年龄、 血液研究协会认为, 型行为对冠心病发生的作用超过年龄 血压、血脂和吸烟等危险因素,属于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血压、血脂和吸烟等危险因素,属于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2、个性特征:社会独立,对别人负面态度的负面反应,好面子,不懂拒绝 、个性特征:社会独立,对别人负面态度的负面反应,好面子,
冠心病病人运动注意事项: 冠心病病人运动注意事项:
天之内, 一、运动前后避免情绪激动。对于心绞痛发作3天之内,心肌梗 运动前后避免情绪激动。对于心绞痛发作 天之内 塞半年之内的病人,不宜做比较剧烈的运动。 塞半年之内的病人,不宜做比较剧烈的运动。 二、运动前不宜饱餐。 运动前不宜饱餐。 三、运动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平时不运动者,不要突然从 运动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平时不运动者, 事剧烈的运动。 事剧烈的运动。 四、运动时应避免穿得太厚,影响散热,增加心率。 运动时应避免穿得太厚,影响散热,增加心率。 运动后避免马上洗热水澡。 五、 运动后避免马上洗热水澡。 六、运动后避免吸烟。 运动后避免吸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冠心病的治疗
冠心病的治疗
冠心病的治疗
预防? 治疗? 预防?/ 治疗?
预防? 治疗? 预防?/ 治疗?
预防永远胜于治疗
冠心病的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防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一级预防,防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消灭冠心病于萌芽 状态; 状态; 二级预防,提高全社区冠心病的早期检出率,加强治疗, 二级预防,提高全社区冠心病的早期检出率,加强治疗,防止 病变发展并争取其逆转; 病变发展并争取其逆转; 三级预防,及时控制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三级预防,及时控制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病人 寿命。 寿命。
先天性心脏病
治疗: 治疗:手术 预防: 预防:母亲
房间隔缺损
风湿性心脏病
治疗: 治疗:手术 预防: 预防:风湿性关节炎
心律不齐
治疗: 治疗:射频消融 预防: 预防:
心肌病
扩张性心肌病
肥厚性心肌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危害: 危害:
冠心病易患因素—— 缺乏运动 冠心病易患因素
危害: 危害: 本质: 本质: 标准:频率、强度、 标准:频率、强度、种类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冠心病易患因素—— 吸烟 冠心病易患因素
危害: 危害: 本质: 本质:
冠心病易患因素—— 肥胖 冠心病易患因素
危害: 危害: 标准体重:标准体重(kg) =(身高 身高cm-105) 标准体重:标准体重 身高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我国城乡居民主要死亡原因
中国网 时间: 时间: 2008-04-29
1 脑血管病 2 恶性肿瘤 3 呼吸系统疾病 4 心脏病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
5 损伤和中毒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心绞痛表现: 心绞痛表现:
保护心脑血管的抗氧化系统
自由基
低密度脂蛋白 (LDL)
脂质过氧化物(LPO) 脂质过氧化物
抗氧化物: 抗氧化物: 维生素C、 、胡萝卜素、 维生素 、E、胡萝卜素、 硒、植物营养素等
损伤血 管内皮 细胞
破坏心 肌细胞
心脑血管疾病
马琳、 马琳、程五凤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1,9(12):262-4 ,
祝 您 健 康 平 安!
红色的蔬果
食物举例:西红柿、红枣、樱桃、草莓、石榴、山楂、红辣 食物举例:西红柿、红枣、樱桃、草莓、石榴、山楂、 椒… … 植物营养素代表:番茄红素 植物营养素代表:番茄红素… … 健康意义: 健康意义:促进心脑血管和前列腺 营养共性:丰富的维生素 、铁质… 营养共性:丰富的维生素C、铁质 …
冠心病易患因素—— 大量饮酒 冠心病易患因素
冠心病易患因素—— 糖尿病 冠心病易患因素
危害: 危害: 本质: 本质: 治疗目标: 治疗目标:一定要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治疗方法: 饮食调节 营养素 运动 营养素+运动 治疗方法: 饮食调节+营养素 治疗误区: 治疗误区:
管住嘴 迈开腿
冠心病易患因素—— 摄入果蔬不足 冠心病易患因素
危害: 危害: 饮食标准:数量、 饮食标准:数量、种类 治疗方法: 饮食调节为主, 治疗方法: 饮食调节为主,营养素为辅 便秘的鉴别: 便秘的鉴别:
心肌梗塞患者的急救措施: 心肌梗塞患者的急救措施:
1、安静:发病4小时内,发生心室颤动和猝死的危险性最大。应就地 、安静:发病 小时内 发生心室颤动和猝死的危险性最大。 小时内, 平卧,任何搬动都会增加心脏负担,危及生命。 平卧,任何搬动都会增加心脏负担,危及生命。 2、镇痛:舌下含硝酸甘油片。 、镇痛:舌下含硝酸甘油片。 3、吸氧:有条件时应立即吸氧。 、吸氧:有条件时应立即吸氧。 4、复苏:经上述急救见效不明显,立即口对口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复苏:经上述急救见效不明显,立即口对口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5、求救:很快与医院、急救站联系,请医生速来抢救或送医院抢治。 、求救:很快与医院、急救站联系,了谁都照样转
心理的自我调整
1、心平气和。 、心平气和。 2、宽以待人。 、宽以待人。 3、遇事要想得开,放得下。 、遇事要想得开,放得下。 4、自我放松训练:呼吸放松、意念放松、身体放松 、自我放松训练:呼吸放松、意念放松、
冠心病易患因素—— 高血压 冠心病易患因素
危害: 危害: 本质: 本质: 治疗目标: 治疗目标:一定要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治疗方法:药物+ 营养 心理调适 治疗方法:药物 营养+心理调适 注意事项:情绪、 注意事项:情绪、气候
饮水 减少多脂食物, 减少多脂食物,保证蛋白质供给 均衡的蔬果 少盐少油
营养补充剂不是药物, 营养补充剂不是药物,但有利于预防慢性病和维 持健康。 持健康。人们可根据生理特点和营养素需求来选用
----2008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冠心病早发现
1.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 .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或紧缩样疼痛, 左上臂放射,持续3- 分钟 休息后自行缓解。 分钟, 肩、 左上臂放射,持续 -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 2.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后自行缓解。 .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后自行缓解。 3.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腿痛。 .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腿痛。 4.饱餐、寒冷或看惊险片时出现胸痛、心悸者。 .饱餐、寒冷或看惊险片时出现胸痛、心悸者。 5.夜晚睡眠枕头低时,感到胸闷憋气,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熟睡或白 .夜晚睡眠枕头低时,感到胸闷憋气,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 熟睡或白 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缓解者。 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缓解者。 6.性生活或排便困难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者。 .性生活或排便困难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者。 7.听到周围的锣鼓声或其他噪声便感到心慌、胸闷者。 .听到周围的锣鼓声或其他噪声便感到心慌、胸闷者。 8. 反复出现脉搏不齐,不明原因心跳过速或过缓者。 反复出现脉搏不齐,不明原因心跳过速或过缓者。
冠心病易患因素—— 高血脂 冠心病易患因素
危害: 危害: 本质: 本质: 治疗目标: 治疗目标:一定要把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偏低的水平 治疗方法: 饮食调节 营养素 治疗方法: 饮食调节+营养素 降脂药的风险: 降脂药的风险:
冠心病易患因素—— 高血脂 冠心病易患因素 低密度 脂蛋白 的氧化 是形成 斑块的 触发因 素
重度肥胖:大于标准体重 % 重度肥胖:大于标准体重50%以上 BMI(身体质量指数 体重 身体质量指数)= 体重kg/(身高 2 身高m) 身体质量指数 身高 正常值: , 正常值:22,>25超重 超重
目标: 目标:一定要把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方法: 自知、 方法: 自知、自治 误区: 误区:
改善生活方式: 改善生活方式:
冠心病早发现: 冠心病早发现:
40岁以上的人应定期做以下的检验: 岁以上的人应定期做以下的检验: 岁以上的人应定期做以下的检验 1、如果检验结果不正常或有其他的易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如果检验结果不正常或有其他的易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应该每五年作一次或更多次血胆固醇化验。 应该每五年作一次或更多次血胆固醇化验。 2、每年作一次血压检查。 、每年作一次血压检查。 3、每年作一次血糖检查。 、每年作一次血糖检查。 4、若属于冠心病的高危人群,就要请医生查看是否需要接受 、若属于冠心病的高危人群, 心电图检查。若需要进一步的检查, 心电图检查。若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医生会安排做一项运动试 验以测出在踩固定脚车或踩运动平板机时的心电图。 验以测出在踩固定脚车或踩运动平板机时的心电图。 5、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诊断冠心病最肯定的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诊断冠心病最肯定的方法。
保护您的心
常见心脏病的预防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