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圆周运动

(完整版)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圆周运动

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物体的圆周运动圆周运动1.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匀速圆周运动的运动条件: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大小不变,方向总是和速度方向垂直并指向圆心。

2.描述圆周运动的运动学物理量(1)圆周运动的运动学物理量有线速度v 、角速度ω、周期T 、转速n 、向心加速度a 等。

它们之间的关系大多是用半径r 联系在一起的。

如:Trr v πω2=⋅=,22224T r r r v a πω===。

要注意转速n 的单位为r/min ,它与周期的关系为n T 60=。

(2)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中,对匀速圆周运动和非匀速圆周运动均适用的公式有:ωωv r r v a ===22,公式中的线速度v 和角速度ω均为瞬时值。

只适用于匀速圆周运动的公式有:224T ra π= ,因为周期T 和转速n 没有瞬时值。

例题1.在图3-1中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的半径为r ,a 是它边缘上的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的半径为4r ,小轮的半径为2r 。

b 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r 。

c 点和d 点分别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

若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

则( ) A .a 点与b 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B .a 点与b 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C .a 点与c 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D .a 点与d 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解析:本题的关键是要确定出a 、b 、c 、d 四点之间的等量关系。

因为a 、c 两点在同一皮带上,所以它们的线速度v 相等;而c 、b 、d 三点是同轴转动,所以它们的角速度ω相等。

所以选项C 正确,选项A 、B 错误。

设C 点的线速度大小为v ,角速度为ω,根据公式v=ωr 和a=v 2/r 可分析出:A 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r v a A 2=;D 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rv r r r a D 222)2(4=⋅=⋅=ωω。

所以选图3-1项D 正确。

选项CD 正确。

说明:在分析传动装置的各物理量时,要抓住等量和不等量之间的关系。

如同轴各点的角速度相等,而线速度与半径成正比;通过皮带传动(不考虑皮带打滑的前提下)或是齿轮传动,皮带上或与皮带连接的两轮边缘的各点及齿轮上的各点线速度大小相等、角速度与半径成反比。

练习1.如图3-4所示的皮带转动装置,左边是主动轮,右边是一个轮轴,2:1:=c A R R ,3:2:=B A R R 。

假设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皮带轮边缘上的A 、B 、C 三点的角速度之比是 ;线速度之比是 ;向心加速度之比是 。

2.图示为某一皮带传动装置。

主动轮的半径为r 1,从动轮的半径为r 2。

已知主动轮做顺时针转动,转速为n ,转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动轮做顺时针转动 B .从动轮做逆时针转动 C .从动轮的转速为21r r nD .从动轮的转速为12r r n 3.(92)图3-7中圆弧轨道AB 是在竖直平面内的1/4圆周,在B 点,轨道的切线是水平的。

一质点自A 点从静止开始下滑,不计滑块与轨道间的摩擦和空气阻力,则在质点刚要到达B 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刚滑过B 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

3.描述圆周运动的动力学物理量———向心力(1)向心力来源:向心力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

向心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不是一种特殊的性质力。

向心力可以是某一个性质力,也可以是某一个性质力的分力或某几个性质力的合力。

例如水平转盘上跟着匀速转动的物体由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带电粒子垂直射入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电子绕原子核旋转由库仑力提供向心力;圆锥摆由重力和弹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做非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为沿半径方向的外力的合力,而不是物体所受合外力。

图3-7AB图3-4(2)向心力大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加速度公式可知,向心力大小为:22224Tr m r m r v m F πω=== 其中r 为圆运动半径。

(3)向心力的方向:总是沿半径指向圆心,与速度方向永远垂直。

(4)向心力的作用效果:只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不改变线速度的大小。

几种常见的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图表图形受力分析利用向心力公式2tan sin mg m l θωθ=2tan (sin )mg m l d θωθ=+2tan mg m r θω=2tan mg m r θω=2Mg m r ω=例题2.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放在旋转圆台上,动摩擦因数均为μ,A的质量为2m ,B、C质量均为m ,A、B离轴R,C离轴2R,则当圆台旋转时(设A、B、C都没有滑动),A、B、C三者的滑动摩擦力认为等于最大静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物的向心加速度最大; B. B物的静摩擦力最小;C. 当圆台转速增加时,C比A先滑动;D. 当圆台转速增加时,B比A先滑动。

解析:当三者都相对圆盘静止时,角速度相同,所以向心加速度分别为:ω2R 、ω2R 、ω22R ,所以C物的向心加速度最大,选项A 正确。

A、B、C三个物体随圆台转动所需要的向心力由静摩擦力提供,大小分别为:2mω2R 、mω2R 、mω22R ,B物体的静摩擦力最小,选项B 正确。

要比较哪个物体最先打滑,就要比较哪个物体与圆台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三者为:μ2mg 、μmg 、μmg,可见C 物体先滑动,选项C 正确,B 错误说明:一定要注意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力能提供的向心力和实际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的关系,当旋转圆转速增加时,物体随圆盘转动需要的向心力(静摩擦力提供)也要增加,当提供不足时物体就做离心运动。

练习4. 如图3—12所示,一转盘可绕其竖直轴在水平面内转动,转动半径为R ,在转台边缘放一物块A ,当转台的角速度为ω0时,物块刚能被甩出转盘。

若在物块A 与转轴中心O 连线中点再放一与A 完全相同的物块B (A 、B 均可视为质点),并用细线相连接。

当转动角速度ω为多大时,两物块将开始滑动?5.(08广东)有一种叫“飞椅”的游乐项目,示意图如图14所示,长为L 的钢绳一端系着座椅,另一端固定在半径为r 的水平转盘边缘,转盘可绕穿过其中心的竖直轴转动。

当转盘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钢绳与转轴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不计钢绳的重力,求转盘转动的角速度ω与夹角θ的关系。

6.(97)质量为m 、电量为q 的质点,在静电力作用下以恒定速率v 沿圆弧从A 点运动到B 点,其速度方向改变的角度为 θ(弧度),AB 弧长为s 则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图3-12OB AU A -U B =_____________,AB 弧中点的场强大小E =________________。

4.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由于物体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的依托物(绳、轻杆、轨道、管道等)不同,所以物体在通过最高点时临界条件不同。

如图3-7所示,由于绳对球只能产生沿绳收缩方向的拉力,所以小球通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是:向心力只由重力提供,即Rv m mg 2=,则有临界速度gR v =。

只有当gR v ≥时,小球才能通过最高点。

如图3-8所示,由于轻杆对球既能产生拉力,也能产生支持力,所以小球通过最高点时合外力可以为零,即小球在最高点的最小速度可以为零。

这样gR v =就变成了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变化的临界值,即当v <gR 时,小球受向上的弹力;当gR v =时,球和杆之间无相互作用力;当v >gR 时,球受向下的弹力。

可见,物体在最高点的最小速度决定于物体在最高点受的最小合外力,不同情况下的最小合外力决定了不同情况下的最小速度。

例题3.(99)如图4-4所示,细杆的一端与一小球相连,可绕过O 点的水平轴自由转动。

现给小球一初速度,使它做圆周运动,图3中a 、b 分别表示小球轨道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则杆对球的作用力可能是 ( )A.a 处为拉力,b 处为拉力B.a 处为拉力,b 处为推力C.a 处为推力,b 处为拉力D.a 处为推力,b 处为推力解析:由于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所以当小球运动到a 、b 两点时,所受的合力都为指向O 点。

当小球运动到a 点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为使其所受合力指向O 点,则要求杆必对小球施竖直向上的拉力。

当小球运动到b 点时,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mg 的作用,当球的速度较小时(小于gl ,l 为杆的长度),mg 大于球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时,杆将对球施竖直向上的推力;当小球的速度较大时(大于gl ),mg小于球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此时要球杆对小球放图4-4 图3-8图3-7竖直向下的拉力,使重力和拉力的合力提供小球在b 点时所需要的向心力。

因此小球在b 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是推力还是拉力,取决于小球在b 点时的速度大小。

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 、B 。

练习7.如图3-14所示,一细圆管弯成的开口圆环,环面处于一竖直平面内。

一光滑小球从开口A 处进入管内,并恰好能通过圆环的最高点。

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球在最高点时对管的作用力为零B.小球在最高点时对管的作用力为mgC.若增大小球的初速度,则在最高点时球对管的力一定增大D.若减小小球的初速度,则在最高点时球对管的力可能增大8. 如图3-13所示,半径为R 的光滑半圆球固定在水平面上,顶部有一小物体A 。

今给它一个水平初速度gR v 0,则物体将( )A.沿球面下滑至M 点B.沿球面下滑至某一点N ,便离开球面做斜下抛运动C.立即离开半球面做平抛运动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5.有关圆周运动问题的分析思路圆周运动常常和力、运动、能量问题结合在一起,综合性强。

解决有关圆周运动问题的思路是:ⅰ.确定研究对象;ⅱ.确定做圆运动物体的轨道平面及圆心位置; ⅲ.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ⅳ.在向心加速度方向和垂直于向心加速度方向上建立直角坐标系,若需要可对物体所受力进行适当的正交分解;ⅴ.依据牛顿运动定律和向心加速度的公式列方程;若过程中涉及能量问题一般还要列出动能定理或机械能守恒方程,然后再解方程,并讨论解的合理性。

图3-14图3-13例4.(09广东)如图17所示,一个竖直放置的圆锥筒可绕其中心轴OO ′转动,筒内壁粗糙,筒口半径和筒高分别为R 和H ,筒内壁A 点的高度为筒高的一半。

内壁上有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

求①当筒不转动时,物块静止在筒壁A 点受到的摩擦力和支持力的大小;②当物块在A 点随筒做匀速转动,且其所受到的摩擦力为零时,筒转动的角速度。

解析:物块受力如图所示①由平衡条件得 N-mg cos θ=0,f-mg sin θ=0其中sin θ=得摩擦力为sin f mg θ==支持力为cos N mg θ==②这时物块的受力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tan 2R mg ma m θω== 得筒转动的角速度为ω== 例5.(07山东卷)(16分)如图所示,一水平圆盘绕过圆心的竖直轴转动.圆盘边缘有一质量m =1.0kg 的小滑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