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 : 《学前教育史》 第一章至第四章 (总分 100 分)时间:90 分钟__________ 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姓名: 得分: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分,共 20 分)1、虞舜时代出现了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学校,它的名称是( )。
A 、庠B 、序C 、学D 、校 2、中国周代专为太子、王子及诸侯子弟设立的婴幼儿养育机构叫( )。
A 、育儿室B 、慈幼局C 、举子仓D 、孺子室 3、清代唐鉴兴办的( ),使社会慈幼机构具备了教养和一的含义,更接近于一个教育机构。
A 、幼堂B 、蒙养园C 、幼稚园D 、蒙养院4、中国古人认为,孕妇要参加一些轻微的体力劳动或一些户外活动,以活动筋骨、疏通血脉, 这种胎教方法被称为( )。
9、我国近代学前教育的第一个法规是( )。
A 、《钦定学堂章程》 B 、《奏定学堂章程》 C 、《学校系统令》 D 、《学校系统改革令》 A 、 监督法 B 、锻炼法 C 、小劳法 D 、瘦身法5、A 、 中国封建社会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和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是( 颜氏家训》B 、《新书》 )。
6、A 、古代中国伦理道德教育的基础是( 孝悌 B 、诚信 7、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子女普遍采用的方法是 A . 体罚 、讲故事 8、 A 、 贾谊关于太子教育的理论主要见于( 、《教约》 D、《童蒙须知》 。
、崇俭 D 、为善 )。
、游戏 D、训斥 )。
、《大戴礼记》 D 、《胎产 )。
D 、婴儿园 )。
C )10、1912 年壬子学制规定,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改为( A、蒙养院 B 、蒙养园 C 、幼稚园11、《奏定学堂章程》规定,蒙养院的儿童年龄为(A 、2-5 岁B 、3-5 岁C 、 3-6 岁D 、3-7 岁12、“救救孩子”是由鲁迅在哪部著作中提出的( )。
A 、《呐喊》B 、《狂人日记》C 、《野草》D 、《故事新编》13、下列哪位教育家把妇女纯正、吉祥的故事编成《胎教丛篇》 ,供孕妇阅读(A 、康有为B 、梁启超C 、张之洞D 、章太炎14、 1912 年《教育杂志》在第四卷第七号《美国幼稚园》一文中,首先介绍了( 然的教育原则。
A 、卢梭B 、福禄培尔C 、蒙台梭利D 、杜威15、《蒙台梭利女士之新教育法》是我国最早介绍蒙台梭利的文章,其作者是( )。
A 、陈鹤琴B 、陶行知C 、张雪门D 、志厚16、下列哪个学前教育机构开展了很多关于课程的实验研究,对我国 20-40 年代的学前教育曾产生重要的影响( )。
17、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日制的托儿所大多收托( )的子女。
A 、红军家属B 、劳动群众C 、农民D 、工人18、苏区最早成立的两个托儿所——上屋子托儿所和下屋子托儿所所在地是( )。
A .陕西延安B 、江西井冈山C 、江西瑞金D 、湖北武昌19、( )提出的婴幼儿的教养宗旨,体现了德智体全面教育的要求。
A 、康有为B 、梁启超C 、张之洞D 、章太炎20、下列哪个学前教育机构的办园指导思想是把幼稚教育当成立国之根本( )。
A 、集美幼稚园B 、香山慈幼院C 、鼓楼幼稚园D 、燕子矶幼稚园 二、多项选择题 (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原始社会儿童公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
A 、生存教育B 、做人教育C 、宗教和艺术教育D 、体格和军事教育2、我国汉代以后的慈幼观念在哪些方面得到了发展( )。
A 、强调合理地养育儿童B 、强调合理地教育儿童C 、强调严格教子D 、强调勤加督导)。
)遵循自A 、集美幼稚园B 、香山慈幼院C 、鼓楼幼稚园D 、燕子矶幼稚园3、我国古代胎教在饮食方面的经验有()。
A割不正不食 B 、食不厌精 C 、饥饱适中 D 、饮食清4、中国古代宫廷儿童教育的制度主要有()。
A 、三师B 、三公C 、三少D 、三母5、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在儿童身体养护方面的经验有()。
A食勿过饱 B 、穿勿过暖 C 、勿勤持抱 D 、安全避6、大理学家王守仁关于儿童教育的著作主要有()。
A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B 、《教约》C 、《胎产书》D 、《传习录》7、 1904 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是由( )拟定的。
A 、李鸿章B 、张之洞C 、张百熙D 8、外国教育机构最早在我国开办的学前教育机构有( )。
A 、蒙养院 B 、蒙养园C 、幼稚园D 9、蒙养院的办学宗旨是( )。
A 、以蒙养院辅助家庭教育 BC 、以家庭教育包括女学D 10、《奏定学堂章程》 规定蒙养院的教师由乳女温和节妇充任, 这反映出了该 《章程》 的( )。
A 、封建性 B 、落后性 C 、保守性 D 、务实性三、填空题 (本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分) 1.香山慈幼院的主旨是( ),属慈善性质。
2.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张雪门的行为课程、陈鹤琴的或教育理论均源于( )的学说。
3.我国第一个自己制定的统一的幼儿园课程标准的内容包括总目标、课程范围和 ( ) 三部分。
4.( )的办园宗旨在于研究和实验如何办好农村幼稚园的具体方法, 以便向全国农村普及。
5. 1930 年 3 月,由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领导的中国互济会创办、专门收容与抚育革命同志的 子女的学前教育机构是( )。
6. 1934 年,由陶行知领导、 其学生孙铭勋等人创办、 旨在为女工服务的学前教育机构是 ( )。
7.土地革命战争期间,革命根据地学前教育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是()。
8.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成立于()的 3月 10日。
9. 1945 年边区政府提出的边区保育方针是:第一,建立( )制度,第二,全面推进保育工作。
10.随着经验的积累, 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由开始的保重于教到保教并重,逐步实行 () 的教育方针。
四、名词解释 (本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0分)、荣庆 、婴儿、以蒙养院代替家庭教育1.“三母制度”2.天津严氏蒙养院五、简答题(本题共 2小题,每小题 10分,共 20 分) 1.简述贾谊的早期教育主张。
2.我国近代学前教育机构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六、论述题(本题共 1 小题,共 20分) 1.试析清末的蒙养院制度。
附: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 2 、D 3 、 A 4 、C 5 、A 6 、A 7 、B 8 、A 9 、B 10 、11、D 12 、 B 13 A 14 、 B 15 、 D 16 、C 17 、 A 18 、C 19 、 A 20 、二、多项选择题1、 ABCD 2 、 AB 3 、 ACD 4 、 BCD 5 、ABCD6、 ABD 7 、 BCD 8 、 CD 9 、 AC 10 、ABC三、填空题1、济贫托孤2、杜威3、教育方法要点4、燕子矶幼稚园5、上海大同幼稚园6、上海劳工幼儿团7、《托儿所组织条例》8、1938年9、公育10、全面发展四、名词解释1.(1)“三母制度”是中国古代宫廷儿童教育制度之一,主要指挑选符合条件的女子承担保育和教导太子、王子的职责。
(2)三母是子师、慈母、保母合称。
(3)其中,子师负责对太子进行道德行为规范教育;慈母要根据太子的需要,供给衣食和其他所需;保母负责安置料理睡眠。
2.(1)天津严氏蒙养院,是私立蒙养院中最有名的学前教育机构之一,由严修所设。
( 2) 1902,严修开办严氏女塾, 1905,创办严氏女子小学,并设蒙养院和保姆讲习所。
(3)该院聘请日本人为教师 , 购进钢琴等教具 , 课程有手工、唱歌、故事等。
每日上午授课,招收亲友和邻居子女中的 4-6 岁儿童。
五、简答题1.(1)贾谊是我国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非常重视太子教育和早期教育。
贾谊将太子教育分为 4 个阶段,即胎教、学前教育、学校教育、成人教育,前两个属于幼儿教育。
( 2)贾谊认为,人的早期人格培养非常重要,是人格品行陶冶的最重要时期,此时儿童易接受正确思想熏陶。
他说,“太子之善,在于早喻教与选左右” 。
一是要行胎教,一是要实施学前教育。
( 3)在胎教方面,贾谊的主张有:第一,选择父母是胎教的根本问题。
第二,对孕妇要进行“正礼”教育。
第三,要安排适宜的环境及人员对孕妇予以影响。
( 4)在学前教育方面,贾谊认为,学前教育要从婴儿初生就开始。
在宫廷中,要聘请“三公”“三少” 为太子的专任教师。
同时,还要为太子创造一个特殊优越的教育环境,“左右前后皆正人”。
此外,在学前教育的内容方面,贾谊列举了广泛的内容,包含了体德智等多方面的要求。
2.我国近代学前教育机构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产生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思想、政治变化的产物。
( 1)学前教育机构的诞生从根本上体现了近代大工业生产的需要。
工业企业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使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
大工业生产的出现,使不少妇女走进工厂。
学前教育完全由家庭承担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这就从经济上提出了建立学前社会教育机构的要求。
( 2)清末社会思想的变革,特别是维新派对学前教育和女子教育的提倡,是中国近代学前教育机构产生的重要思想基础。
(3)清末的社会政治变革,特别是 1904年由张之洞等人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确立了详细的近代学制系统,其中的蒙养院制度推动了我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发展。
( 4)外国教会在中国开办幼稚园的实践,也对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六、论述题1.( 1) 1903 年,《奏定学堂章程》,也叫癸卯学制,制定了蒙养院制度。
蒙养院成为近代中国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
(2)蒙养院制度的主要规定了蒙养院的对象、设置、保教要旨、课程和教师。
根据蒙养院制度的规定,蒙养院的对象为 3-7 岁儿童,主要附设在育婴堂和敬节堂内。
蒙养院的保教要旨是:对儿童教育,包含德智体美的内容,照顾儿童情性及心理。
蒙养院课程包括:游戏、歌谣、谈话、手技。
蒙养院实行“蒙养家教合一” ,教师称“保姆” ,由乳媪、节妇训练而成。
( 3)蒙养院制度的确立,使得中国学前教育完全由家庭负担的历史结束了,迈出了学前教育社会化的第一步。
它反映了近代大生产发展要求学前教育与之适应的规律,是一种自上而下被动出现的特点。
蒙养院的办院纲领,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既有传统儿童教育的核心——封建伦理道德的灌输,又具有近代学前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但是,该制度严重抄袭日本,表现出极大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特点。
而且母亲或保姆仍受封建纲常名教的训练,甚至强化封建式家庭教育,不解决师资培养。
其资产阶级教育形式和封建主义的思想内容必然造成尖锐的矛盾。
第二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 : 《学前教育史》第五章至第八章(总分 100 分)时间:90 分钟__________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分,共 20 分)1.在西方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按儿童年龄划分受教育阶段的教育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