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填空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填空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填空题及答案11、学校教育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2、各国学校教育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类型,比较典型的是双轨制学制、单轨制学制和分支制学制。

3、190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近代学制,即“壬寅学制”(亦称《钦定学堂章程》);1904年,我国颁布了“癸卯学制”(即《奏定学堂章程》),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成为现代教育与古代教育的分水岭。

5、20世纪60年代,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郎提出了终身教育的理论。

6、《学记》是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其中的教学相长、启发诱导、循序渐进、长善救失、藏息相辅、师严而道尊等思想,至今仍然具有积极意义。

7、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古代教育家的杰出代表。

8、苏格拉底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苏格拉底教学法,亦称“产婆术”,它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

9、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他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提倡对儿童进行和谐的教育。

10、古罗马的昆体良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他的《雄辩术原理》(又译《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

11、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是使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和第一人,他于1632年出版了其代表作《大教学论》,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原则。

12、规范教育学的形成,以德国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的出版为标志;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对规范教育学的发展则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13、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但对后世影响最大、最明确地构建教育学体系的是赫尔巴特。

14、赫尔巴特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段教学法,后又发展为五段教学法,即“预备、提示、联系、系统、方法”。

15、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认为教学是手段,教育是目的,二者是统一的。

他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16、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17、杜威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创立者,是现代教育理论的首要代表。

18、杜威在师生关系方面,主张儿童中心,在教学上他倡导“做中学”,提倡活动课程,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目的与活动的统一、智慧与探究的统一,形成了以儿童中心、活动课程、做中学为特色的教学思想。

19、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在其代表作《教学与发展》中,以一般发展为出发点,提出了“高难度教学”、“高速度教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和“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五大教学原则。

20、生产力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直接和最终决定因素。

21、最早提出“学校文化”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学者华勒。

早在1932年,他就在其《教育社会学》一书中使用了“学校文化”一词。

22、学校文化是由观念文化、规范文化和物质文化三部分构成的。

56、最早提出“学校文化”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学者华勒。

早在1932年,他就在其《教育社会学》一书中使用了“学校文化”一词。

23、学校文化是由观念文化、规范文化和物质文化三部分构成的。

24、有的学者把学校观念文化分解为四种基本成分:一是认知成分,二是情感成分,三是价值成分,四是理想成分。

25、观念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学校组织发展的精神动力。

26、学校文化的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规范功能。

27、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发生认识论的研究,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按照感知运动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顺序发展。

28、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的研究证明,人的道德认知遵循着从前世俗水平到世俗水平再到后世俗水平的发展过程。

29、关于人的身心到底是怎样发展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典型的观点有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和二因素论。

30、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高尔登和美国的霍尔,73、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华生,其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是由后天的环境决定的。

环境决定论的典型言论是:“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一个由我支配的环境,我可以保证,无论这些儿童的祖先如何,我都可以把他们培养成为任何一种人,或者是政治家、军人、律师,亦或是乞丐、盗贼。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31、二因素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吴伟士和德国的施太伦。

其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

施太伦曾假设遗传是长,环境是宽,发展就是长乘宽。

32、影响人和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

33、遗传素质会随着环境的改变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入而改变。

“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就说明了这一点。

34、遗传素质仅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身心发展的现实性。

(《伤仲永》的例子)35、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36、关于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个体本位论,二是社会本位论。

37、个体本位论的代表人物在中国有孟子,在西方有卢梭和裴斯泰洛齐等。

38、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在中国有荀子,在西方有柏拉图、康德和许多现代社会学家。

39、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40、通知指出:素质教育“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41、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

41、教师职业经历了(非专业化兼职教师)、(非专业化专职教师)到(专业化专职教师)三个阶段。

42、教师要具备的专业素养有:专业知识素养、专业能力素养。

43、课程计划由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构成。

44、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批改课外辅导、教学评价。

45、说服教育的方式主要有语言说服和事实说服。

语言说服主要包括讲解、报告、谈话、讨论、指导阅读等。

46、文字表述形式的班级管理计划一般包括(标题)、(内容)和(落款)三个组成部分。

47、内容,即计划的正文,包括(班级基本情况分析)、(指导相思)和(奋斗目标)、(具体工作安排)。

48、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也就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建设班集体并通过班集体教育学生)是班主任的基本工作;除此之外,班主任还要(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学习和生活指导,召开班会,协调各方面的(关系)。

49、教育科学研究过程包括(研究的构思与设计、研究的组织与实施、成果的分析与总结)三大环节。

50、根据研究的目的,可分(基础性研究,应用研究和综合研究)。

51、教育科学的研究过程包括(研究的构思与设计、研究的组织与实施、成果的分析与总结)52、教育科学研究的组织实施包括(研究条件的控制)、(操作定义的执行)、(研究过程的监控和调整)、(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填空题及答案2发布人:圣才学习网发布日期:2010-10-11浏览次数:31[大] [中] [小]1、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孟子。

2、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

3、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4、双轨制学制主要存在于19世纪的欧洲国家。

单轨制学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形成的一种学制。

分支制学制是20世纪上半叶由前苏联建立的一种学制。

5、古代学校教育包括奴隶社会的教育和封建社会的教育。

6、世界上最早的学校产生于中国、埃及、印度等东方文明古国。

7、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其典型特征是“学在官府”和“政教合一”;春秋战国时私学大兴;在汉代,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唐以后盛行的科举制度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四书》和《五经》则成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

一直到1905年,清政府才下令废除科举,兴办学堂。

8、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

“以僧为师”、“以吏(书)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9、在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

10、古代希腊的教育是西方教育的源泉,其中古代雅典教育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古代斯巴达教育注重军事教育。

11、欧洲中世纪教育类型有:教会学校、骑士教育、宫廷学校。

12、教会学校分为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三个层次。

13、世俗教育主要是通过骑士教育和宫廷学校进行的。

骑士教育是一种结合宗教精神与尚武精神于一体的特殊的家庭教育形式。

14、现代学校教育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

15、学习化社会是社会的所有组织都能使其成员获得学习与发展机会的社会,是终身教育实现的基本条件。

16、终身教育是与人的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

17、全民教育是指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18、教育技术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变化。

19、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提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0、孔子特别重视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

在教育内容上,孔子继承了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教授的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

在教学上,他强调“学而知之”,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学行兼顾、博约结合、学以致用、以身作则等教育教学原则。

21、柏拉图是欧洲教育史上第一个有大量著作流传下来的哲学家,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里。

(第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22、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家的代表有意大利的维多里诺、尼德兰的伊拉斯谟、法国的拉伯雷和蒙田等人。

23、卢梭是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其教育代表作《爱弥儿》中,提出了自然与自由教育的思想。

24、瑞士平民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者的首要职责在于塑造完整的、富有修改特征的人。

25、进入近代,国家教育的思想与民主教育的思想都在发展,这在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思想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一方面,他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另一方面,他主张的又是绅士教育,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代表作《教育漫话》之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