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环境监测)第三章空气和废气监测
(环境监测)第三章空气和废气监测
危害:慢性作用和急性作用
引起急性中毒。如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比 历年同期多死亡3000多人
诱发疾患或慢性中毒 刺激作用 产生三致效应。如云南宣威县,民用煤烟中
PAH污染,居民肺癌死亡率居全国之首
“八大公害”事件
公害名称
主要
发生地点 发生时间 中毒情况
污染物
形成原因
马斯河谷烟 雾事件
烟尘、SO2
(二)粒子状态污染物
是分散在大气中的微小液体或固体颗粒。 粒径:0.01~100μm,是一个复杂的非均匀体系。 粒径大于l00µm的颗粒物能较快地沉降到地面上,
(二)交通运输工具排放的废气 (三)室内空气污染源
四、空气中的污染物及其存在状态
空气污染物,按其形成过程的不同,可分为一次污 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一次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s):指直接从污染源 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最常见的一次污染物有:S02、 CO、NOx及颗粒物。颗粒物中还可能包含有毒重金属、强 致癌物3,4—苯并吡(BaP),以及其他碳氢化合物等。
空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 大气颗粒物 2. 二氧化硫 3. 一氧化碳 4. 氮氧化物 5. 光化学氧化剂
颗粒物的大小决定其沉 积于呼吸道中的位置;化学 组成决定沉积位置上对组织 的影造响成。呼吸系统疾病。且 由于SO2通常与多种污染物 最共合广存作的,用所一吸危有种入害大,之更气严 后 大污重 产 。染阻 生物碍 的中血 复散液布 输氧,NO引2对起呼缺吸氧器中官毒有。刺激 性,可引起肺水肿、慢性支 气管臭炎氧等对疾鼻病子,、若咽与喉SO、2共肺 等存呼,吸则器危官害有更刺重激。作用,运 动时则吸入更严重。
第三章 空气和废气监测
一、 大气、空气及其污染
大气与空气的概念:
大气(Atmosphere)----Esp. mixture of gases surrounding the earth.(大区域或全球性的气流)
空气(Air)----The mixture of gases that surrounding the earth and which we breath. (近地层的环境空气)
4d内43% 工业污染源,河谷盆地地形、逆 病17人亡 温天气时间长、雾较大
1952-12
5d死亡 4000人
工业污染源,逆温天气、大雾
每年5-11 月
汽车排放的污染物、特定地形条 件、静风、阳光充足的晴天
1953
至1972年 180病50亡
含汞工业废水、生物转化富集
19311972
280病34亡
含镉废水进入河流污染农田和饮 用水
空气的组成
干洁空气
空气
水蒸气 悬浮微粒
恒定组分: N2(78.06%)、O2(20.85%)
Ar(0.93%),Ne、He、Kr、CH4 (非0恒.0定0组6%分): CO2(0.02 ~ 0.04%)
有关空气的参数:
干洁空气的平均分子量为:28.966 标准状态下(273.15K,1atm)密度为: 1.293 kg/m3
在自然外部条件下可视为理想气体
二、空气污染的危害
一个人每次呼吸约需0.5L空气,每天呼吸空气总量约为6~12m3, 停止呼吸几分钟就可能死亡
影响人类健康的途径
通过呼吸道系统吸入被污染的空气 通过消化道系统食入含空气污染物的水、食物 通过皮肤、眼睛粘膜的表面直接接触
产生的危害取决于:
污染物的性质、成分、浓度、持续作用时间、作用部位 人体的敏感性(性别、年龄、健康状况等)
1970
500病10死 亡
工业废气
1968
5000病16 亡
生产过程中,管理不善
其它危害
– 飘尘降低大气透明度,减弱阳光照度 – 影响生物生长、天气、气候 – 影响建筑物、名胜古迹、设备器材、腐蚀玷污 – 一定条件下,粉尘引起爆炸
沙尘天气组图(1)
捷克西北部酸雨造成的森林危害
喜马拉亚-冰川1978年
SO2、H2S、NOx、氰化物、氯化物、烃类等 烟尘、NOx、CO、NH3、硫酸气溶胶等 烟尘、氟化氢、硫酸气溶胶等 SO2、NOx、砷化物等 烯烃类、丙烯腈、二氯乙烷、二氯乙醚、乙硫醇、氯 化甲烷等
烟尘等 汞蒸气、氰化物等
轻工 建材
灯泡厂 造纸厂
水泥厂
烟尘、汞蒸气等 烟尘、硫醇、H2S等
水泥尘、烟尘等
比利时
1930-12
几千病 工业污染源,逆温天气时间长、 60亡 雾较大
多诺拉烟雾 事件
烟尘、SO2
伦敦烟雾事 件
洛杉矶光化 学烟雾事件
烟尘、SO2 HC、NOx
水俣事件 甲基汞
富山事件(骨 痛病)
镉
四日事件
SO2 、煤尘 重金属粉尘
米糠油事件 多氯联苯
美国 英国 美国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1948-10
企业类别
排出主要污染物
火力发电厂
烟尘、SO2、NOx、CO、苯并芘等
钢铁厂 有色金属冶炼厂 焦化厂
烟尘、SO2、CO、氧化铁尘、氧化锰尘、锰尘等 烟尘(Cu、Cd、Pb、Zn等重金属)、SO2等 烟尘、SO2、CO、H2S、酚、苯、萘、烃类等
石油化工厂 氮肥厂 磷肥厂 硫酸厂 合成橡胶厂
机械加工厂 仪表厂
喜马拉亚-冰川1998年
三、空气污染源
污染来源
自然污染 人为污染
火山爆发、尘暴、森林火灾
工业烟囱、民用烟囱 固定源 工业排气筒
交通运输工具:飞机、汽车、 移动源 轮船
宇航运载工具:火箭
室内空 装饰材料,室内烹饪、吸烟等 气污染 源
部门 电力 冶金
化工
机械
表3.1 各类工业企业向空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s):指进入空气的一次 污染物间的相互作用或它们与空气正常组分发生反应所产生的 新的污染物。最常见的二次污染物有:臭氧、醛类(乙醛和丙烯 醛等)、过氧乙酰硝酸酯(PAN)以及硫酸雾和硝酸雾等。
二次污染物常出现在下列两种烟雾中:伦敦型烟雾和光化 学烟雾(洛杉矶烟雾)。
空气污染物的存在状态
(一)分子状态污染物
常温下以气体和蒸气的形态存在于空气中 碳氢化合物:CH4 碳氧化合物:CO, CO2 硫化物:SO2, SO3, H2S 氮化物:NO, NO2, NH3 氧化剂:O3 苯、苯酚等挥发性大、熔点低的化合物――蒸气状
特点 以分子状态分散于空气中,能与空气任意混合 扩散速度受气流和温度影响,通常与气流速度基本相同 扩散速度与它们的比重有关,比重小的上浮,如CH4,比 重大的下沉,如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