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
对已有的登记报告的资料或疾病监测的资料的分析和 总结。 5、生态学研究(ecologic study)
在群体水平进行的观察分析。
个案调查、病例报告和病例分析
个案调查:对个别发生的病例、病例的家庭 及周围环境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 对象:病人、家庭、疫源地。 方法:访问、现场调查。 调查内容:人口学资料、发病时间、地点、 传播方式、传播及发病因素、疫源地控制。 用途:采取措施,控制疾病;总结疾病分布 特征;核实诊断及护理指导;掌握疫情、疾 病监测。
PQ N
(SE)2
令d 为预期样本(p)与总体现患率(P)之容许误差,则d =t×SE SE=d /t
N PQ t 2 PQ
(d )2
d2
t
令d =0.1P 取t =1.96≈2 则:
N
22 PQ (0.1P)2
4PQ 0.01P 2
400 Q P
当d =0.15P时:
22 PQ
4PQ
Q
N
178
A、描述分析 B、相关分析 C、单因素对比分析 D、多因素分析
(五)调查表设计的具体方法 1、问题设计的基本要求 2、问题的数目和结构 3、问题的形式
填空式、是否式、多项式、矩阵式、表 格式、半封闭或开放式
4、答案的设计
(六)调查员培训
F、资料的收集
1.掌握有关背景资料 2.疾病测量 3.暴露测量 4.对调查员的要求
G、资料的整理、分析及结果解释
一、资料的整理 现况研究所得资料,可按下列步骤整理分析:
(二)种类
1、个案调查、病例报告和病例分析 2、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
调查特定人群中某种疾病或某种特征的某一时间的 特征。 3、纵向研究(prospective study)或随访监测研究
对一组人群定期随访,观察疾病或某种特征在人群及 个人中的动态变化。 4、常规资料的描述
理论性研究 理论流行病学 数学模型
描述流行病学的研究类型
过去 将来
现在
现况研究
(描述疾病与研究因素在 一个时点上的相互关系)
历史回顾法
(描述既往疾病与研究 究因素的相互关系)
随访研究
(描述将来疾病与研 究因素的相互关系)
纵向研究
一、概述
(一)概念
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通过在特定 人群中收集、归纳、整理资料及数据处理等客观 地描述疾病、健康或有关卫生事件在时间、地点 和人群方面的分布信息,向公共卫生管理人员和 流行病学家提供最基本的数据资料。
优点:1)精确度高:要求层内差异小,层间大。样 本量少。
2)可进行层间对比 3)可椐研究目的调整各层样本量 4)抽样误差小 缺点:1)结论仅适合推广到同一分层条件的人群 2)要求完整的人群资料
4、整群抽样 (Cluster Sampling)
用此法抽样时,可抽到的不是个体,而是由个 体所组成的集体(即群体)。
个案调查、病例报告和病例分析
病例报告:临床上对罕见病研究的方法。 对象:病人。 方法:临床报告。 调查内容:特征、治疗、转归。 用途:发现新病例或提供病因线索;阐明疾 病和治疗机制;记录疾病罕见表现。 局限:易发生偏倚;不能估计疾病发生频率; 不能论证科研假设。
个案调查、病例报告和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对多个相同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 对象:历史积累病案资料。 方法:回顾性研究。 调查内容:临床特征、分类、诊断及治疗、 预后。 用途:分析疾病临床特征;评价治疗效果; 提出病因假设。
E、确定研究变量及制定调查表 (一)信息收集的方法
(1)面访(face to face interview) (2)通讯调查(mail questionnaire) ( 3)电话调查(telephone interview) ( 4)自我管理式的调查(self-administrated
questionnaire) (5)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6)敏感问题的调查方法
描述性研究
(descriptive study)
流行病学方法分类
描述流行病学 观察性研究
个案调查、病例报告和病例分析 现况研究 生态学研究(相关研究) 筛检 历史资料回顾(常规资料的分析) 随访研究(纵向研究)
分析流行病学
病例对照研究 队列研究
实验性研究 实验流行病学
临床随机化对照试验 现场试验 社区干预试验
二、现况调查(Prevaence study)亦称横断面研 究(cross-sectional study),是指在特定时间内, 对某人群疾病、健康及相关特征的存在情况进行 和相互关系描述研究。
又由于所收集的有关因素与疾病或健康之间的 资料,既不是过去的情况,又不是追踪所获得的结 果,而是调查时的实际存在,因所用的指标主要是 患病率,故又称它为现患研究或患病率调查 (Prevalence Study)。
求: N =?
解: 据题意,P=0.3 Q=0.7,则: (人)
N 400 0.7 933 0.3
②Poisson分布资料:当发病率很低,如肿
瘤以10万为基数计算时,用Poisson分布期 望值可信限表估计样本含量。
2)计量资料:
4s2 n
d2
式中:s 总体标准差估计值 n 为样本量 d 为容许误差,一般 为0.1s
(3) 普查的优点:
①能发现普查人群中的全部病例,并给予 及时的治疗;
②通过普查能对该地区某病的全貌有一个 了解;
③提供病因线索;
④通过普查可进行一次医学的科普宣传, 使群众对某病及其防治有所了解;
⑤确定调查对象简单。
(4) 普查的缺点: ①不适于患病率低和检查方法复杂的疾病调
查; ②由于普查对象多,难免漏诊、误诊; ③由于工作量大,很难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
内容:一般情况;调查研究项目;实验室结果
(三)调查表变量的规定 1、定义研究因素
概念定义 执行定义
2、设定测量尺度
二值尺度:Yes No 列名尺度:无顺序,可分类。如血型 序列尺度:有顺序,可分类。如每日吸烟 支数 区间尺度:有顺序,连续性。如身高
(四)调查表的基本结构 1、封面信 2、指导语 3、问题和答案 4、编码和其他资料
例如某学校有9000名大学生,15个系。每个 系的学生数相差不多。如要调查600名学生,抽 样方法如下:先自15个系随机抽取2个系,再自 这2个系随机抽取300名学生,这就是两级抽样。
(4) 抽样调查的优点: ①样本量相对较小,调查省时、省力、省钱; ②质量比普查好,应答率高;
(5) 抽样调查的缺点: ①不适于患病率低的疾病调查; ②设计实施与资料的分析工作相对复杂; ③不适用于变异大的变量调查。
(6)样本大小的估计
A、原则:大小适宜; B、影响因素:①预期现患率或感染率;
②容许误差的大小; ③资料的类型。 C、方法: ①公式法; ②查表法。
确定样本含量的方法:
1)计数资料:①二项分布资料 令SE为标准误;P为预期现患率;Q=1-P;N为样本含 量,则:
SE PQ N
(SE)2 PQ N
这些群体是从相同类型的群体中随机抽出的, 被抽到单位的所有成员都是研究对象。
这种整群随机抽样便于组织,节约人力、物力, 因而多用于大规模调查,有其一定优点。
缺点是抽样误差较大,分析工作量也较大。
5、多级抽样(multistage sampling):又 称多阶段抽样
这是大型调查时常用的一种抽样方法。
3、开展疾病的二级预防,及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 疗;
4、评价防治措施效果及医疗卫生工作质量; 5、用于经常性的疾病监测。 6、其他
(三)特点
1、常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2、时序上属于横断面研究,研究只能分析特定时点
上,某人群中暴露与疾病的联系; 3、不能得出有关因果关系的结论; 4、适用于不会经常发生变化的暴露因素的研究; 5、适用于慢性疾病的研究,不适合病程短的疾病研
E、确定研究变量及制定调查表
(二)调查表(questionnaire)的设计原则:
1、与本次调查有关的项目一个不能少,无关的项目一 个也不能有 2、措辞简练,易于回答 3、问题先易后难、先一般后隐私 4、尽量获的客观、定量指标
种类:自评式、他评式
过程:设计、修改——预试、修改——应用 提问方式:定式(封闭式);开放式
1.检查与核对原始资料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填 补缺漏,删去重复,纠正错误。
2.对疾病或健康状态技已明确规定好的标准, 将全部调查对象分组归类。
3.将疾病的现况研究资料按不同的人口学特征 和时间、地区、某种生活习惯等方面加以整理, 并计算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
二、资料的分析 1.常用分析指标 2.分析方法
究。 6、相关因素选择与解释有一定的限制。
(四)横断面研究的种类
2、现况调查的种类 A、普查(Census)
(1) 概念:
就是指在特定时间范围内,对一定范围的人群中每一 成员进行的调查或检查。
(2)目的及用途:
早期发现疾病并及时给予治疗; 了解疾病的病情及分布; 了解人群的健康水平; 建立某些指标的标准值; 当某些疾病发生流行时,为了解该病流行的全貌。
缺点:
◆在抽样前,总体中所有N个观察单位都必须确定编 号。这种方法在实际中耗时费钱,因此难以办到;
◆样本个体可能高度分散,访问这些样本对象将非常 费时费钱;
◆总体中某些亚人群有可能全部未被抽取。
2、系统抽样(systematic sampling)
按照一定顺序,机械地每隔一定数量的单位 抽取一个单位。又称间隔抽样或机械抽样。
在单纯随机抽样难以办到时,可以应用系统抽样;
与单纯随机抽样相比,系统抽样所抽取的样本更 能规律地散布于整体之中,因此更有代表性;
在大多数情况下,单纯随机抽参数与方差估计公 式适合于系统抽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