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历史必修二月考试题(主题一到专题五)

高一历史必修二月考试题(主题一到专题五)

高一年级3月份历史月考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时实行的土地制度的性质是( )A.土地国有制B.土地公有制C.地主土地私有制D.封建土地国有制2.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

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

”上述材料描述的水利工程是( )A.郑国渠B.都江堰C.漕渠D.白渠3.以下项目中不属于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特点的是( )A.以家庭为基本的生产单位B.主要采用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D.耕作技术产生了革命性的进步4.下列有关“男耕女织”式小农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中,不正确的是( )A.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导致难以扩大再生产B.阻碍了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C.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有限5.某编导在拍摄《孔子》的影片中,设计了如下一些孔子生活时期的场景,请你根据史实推断,下列设计正确的是( )A.孔子与弟子们吃着葡萄B.墙上挂着一柄青铜宝剑C.孔子缓缓将纸铺在桌上D.孔子用隶书写下“仁者爱人”6.《礼记》记载西周时期一种社会现象,“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才”,材料说明了当时已经存在着( )A.官营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私营手工业D.手工工场7.“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从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

多么诱人,精致超俗,来自中华,它的故土(景德镇)。

”这是18世纪期法国流传的一首诗歌,它盛赞的是中国的( )A.瓷器B.丝绸C.铁器D.青铜器8.都城,往往是农业社会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而从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的城市“市”“坊”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

这实际上反映了( )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B.统治阶级重视都城建设C.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D.重农抑商的政策9.“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陆游《杂赋》诗中提到的“草市”最早出现于( )A.秦代B.南北朝时代C.唐代D.宋代10.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

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11.在世界步入近代的潮流时,中国日益落伍的直接原因是( )A.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C.明清时期的闭关政策D.商品经济发展不充分12.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

此时,作为一位投资者,你的选择主要是受到( )A.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影响B.国外投资者的影响C.外商企业投资赚钱的刺激D.清政府官僚的大力支持13.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艰难而曲折的外部因素是( )A.畸形的社会性质B.落后的社会生产力C.封建势力的破坏D.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掠夺14.张謇开办大生纱厂时说:河北通州生产棉花,这是日本纱厂生产的原料来源。

把棉花卖给日本纱厂,日本纱厂出售成品从中取利,这无异于沥血肥虎。

这样下去,民众日益贫困,国家如何能够强大?现在大生纱厂已经开张,我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务必办好工厂!这番话反映了:( )①日本掠夺原料②张謇主张实业救国③日本进行资本输出④民族资本家积极投资轻工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5.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的发展状况用下列哪句诗来形容最恰当( )A.千呼万唤始出来B.小荷才露尖尖角C.忽如一夜春风来D.无可奈何花落去16.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贯穿上述历史运动的核心诉求是( )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B.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侵略势力C.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D.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17.在电影《活着》中,有一个场景:20世纪50年代,一小孩找出父亲的铁皮箱,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铁。

当时人们这样做( )A.是片面追求公有化的体现B.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C.表达了渴望迅速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愿望D.有利于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18.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B.个体手工业联合成集体合作化C.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19.安徽凤阳县长期属于贫困县,22年来没给国家贡献1斤粮食,倒吃国家3.8亿斤粮食。

但1979年凤阳县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千克。

这一历史巨变主要得益于( )A.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B.试行农业生产责任制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D.乡、镇政府及村民委员会的建立20.下列为湖北省天门县农民彭立诚家的1974年、1980年、1983年贴出的三幅春联:1974年的春联是:过年只有两升米,押岁并无一分钱。

横批:我也过年。

1980年的春联是:过年储米十余担,押岁存款上千元。

横批:欢度春节。

1983年的春联是:人有勤劳致富两只手,家有吃穿住用四不愁。

横批:永跟党走。

这三幅春联内容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农民的辛勤劳动B.农业经济的发展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农村政策21.市场经济体制最基本的特征是( )A.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要求B.经济活动适应供求关系C.给企业压力和活力,实现优胜劣汰D.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22.下列这组图片与1992年后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哪项内容相关?( )A.改革管理体制,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B.改革所有制形式,建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C.分配方面改革,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D.产权制度改革,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23.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徐勇说,农村改革的这30年,分成3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1988年的黄金十年,……第二阶段:1988年—2002年的曲折十五年……第三阶段:2003年—2007年的历史跨越五年,……三个阶段都有一些相应的关键词,与之对应的关键词是( )A.“乡镇企业”“民工潮”、“新农村建设”B.“新农村建设”、“乡镇企业”、“民工潮”C.“民工潮”、“新农村建设”、“乡镇企业”D.“乡镇企业”、“新农村建设”、“民工潮”24.我国近代典型居住建筑——大杂院,他的特点是( )①主要分布在北方城市②为富家大户所居住③是中西合璧的产物④是在四合院的基础上扩大而成的A.①②③④B.①④C.①③D.①③④25.在新中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世界发展的时代主题的认识经历了从“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的变化,这两种观念不仅影响着中国的大政方针,还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下列服装最能反映出广大人们的衣着强烈地受到“战争与革命”观念影响的是( )A.列宁装B.中山装C.草绿色军装式样的服装D.夹克衫26.某人想去印度淘金并达到了目的,他跟随的是谁的船队( )①哥伦布②迪亚士③达·伽马④麦哲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27.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

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B.欧洲殖民者掠夺美洲土地C.工业革命的进行D.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28.著名学者钱乘旦先生认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就此理解18世纪英国领先世界的最大优势在于( )A.海外贸易B.和平环境C.宪政制度D.地理位置29.1936年,第11届奥运会首次实现电视实况转播,共有16.2万观众;1948年,第14届奥运会,伦敦周围80千米内约有50万人观看了转播。

这一变化说明( )A.奥运会促进了电视事业的产生和发展B.人们的生活随着电视的普及而逐渐丰富C.电视促进了奥运会规模的不断扩大D.奥运会成为推动科技发展的最直接动力3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近现代史上,科技革命不仅大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而且造就了许多新职业,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下列职业人员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汽船船长—空姐—汽车售票员—火车司机B.汽车售票员—汽船船长—火车司机—空姐C.汽船船长—火车司机—汽车售票员—空姐D.汽车售票员—空姐—汽船船长—火车司机31.蒸汽机发明和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所以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

这是因为( )A.它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的动力和效率B.它摆脱了工厂受自然条件的限制C.它促进了相关行业机器的发明与改进D.它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32.被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誉为“挥动一只看不见的手,为工业革命的推进缔造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的经济思想是( )A.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思想B.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思想C.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经济理论D.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33.19世纪中期,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多方面因素有( )①殖民活动的拓展②工业革命的进行③国际贸易的扩展④交通运输的进步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4.史学界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的出现是一种社会进步.对该说法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垄断组织使人类社会进入到电气时代B.垄断组织适应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垄断组织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D.垄断组织提高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能力。

35.飞机,自从它诞生之日起,便受到世人的高度重视。

这种全新的交通工具,在当时采用的先进科技成果有( )①蒸汽机的改进②内燃机的发明③炼钢技术的突破④石油的广泛运用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②③④二.非选择题。

(共2题,30分)3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雍正帝)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

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

市肆之中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材料二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纳也极为苛重。

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致各关税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李仁龙奏称,关税害商,有单书之弊、包揽之弊、关牙之弊、量船之弊等五弊。

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材料三(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