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锈钢产品检验标准

不锈钢产品检验标准


试验室
其它未尽事项按各产品各自性能做相关 的必要检测
7 OF 8
红辉行商贸有限公司
8 OF 8
为 0.002mm 的横杆表。
检验常用单位代码对照表
表 1 常用单位代码对照表
项目 名称
数目/个
直径 /mm
深度 /mm
距离 /mm
长度 /mm
宽度/mm 面积/m2
对应
N
D
H
DS
L
W
S
代码
2 OF 8
红辉行商贸有限公司
关于产品的外观 A、 B、 C 、D 面检验的方法: 注: A 面: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可见的表面及 LOGO 面。如:产品的上盖、前端及接口
红辉行商贸有限公司
不锈钢餐具检验标准
制作
樊礼平 版本
修订日期:
目的:制定此标准对不锈钢类产品进行质量监督和控制,以确保该产品
的质量达到客户要求,同时是供应商对本公司品质要求认知的准则
范围:所有不锈钢餐具,钢笔,五金模型等
索引:GB/T 15067.2-1994 ,GB/T18884—2002
AQL: AQL-STD-105E
下。
2 目视距离:300-500mm。
3 目视角度:检测面与人眼方向成 45°~90°。
4 目视时间:5~10S。
2 尺寸检验条件
1 量测工具:精度为 0.01mm 的游标卡尺、精度为 0.1mm 的卷尺或钢板尺、精度
为 0.01mm 的塞尺、精度为 0.01mm 的塞规、色差仪、精度为 0.01mm 的高度规、精度
L<0.5,W<0.3,DS>30
0.5<L<1.0,W<0.3,DS>30
1.0<L<2.0,W<0.3,DS>30
L<4,W<0.3,DS>30
3
软划痕
4<L<8,0.2<W<0.3,DS>30
8<L<10,W<0.3,DS>30
4
毛边
L<0.2,无明显手感且不影响装配
5
R 角过大
参照工程图纸及限度样品
序号 缺陷名称
1
注点
(直线状、点
状)
检验规格 D<0.5,S<0.3,DS>30
允收数
A面 B面 C面
3
5
7
3 OF 8
红辉行商贸有限公司
0.5<D<0.6,0.3<S<0.5,DS>50
0.6<D<1.0,0.5<S<0.8,DS>50
D<0.4,DS>30
0.4<D<1.0,DS>30
2 硬划痕、碰伤
致割手 焊接疤痕:产品焊接后未经打磨刨光而残留的凸起疤痕。 色差:产品表面颜色与标准样品颜色有差异。 异色点:在产品表面出现颜色异于周围颜色的点。 破裂:因机加工损伤而造成产品的裂纹或细小开裂。 麻点:喷涂件表面上有附著的细小颗粒。
1 OF 8
红辉行商贸有限公司
堆漆:喷涂件表面出现局部的油漆堆积现象。
出现锈斑。 尺寸偏差:因加工设备的精度不够,导致产品尺寸偏差超过设计允许水平。 “R 角”过大:产品因折弯或冲压设备精度不够,导致折弯处弧度过大。 表面凹痕:由于材料热处理不好或材料生锈,其内部杂质导致金属表面形成的凹
痕。 倒圆角不够:产品裁切边缘因切割或冲压原因产生的锐边未处理成圆弧状,易导
擦油笔
的油层粘附力牢固度
3.印刷,移印,丝印电镀粘油测试:按
本公司粘油测试指引测试金属和塑胶表 面油层粘附力牢固度
3M 胶纸
1. 防锈测试:按 2.2 项进行测试,
5%盐水 ×
2.利角利边测试,测试后纸张不破裂为合 格。
测试仪
×
检测内容和项目按各金属材质和涂料运 用之国家标准执行
第三方
×
检 验 内 容 和 项 目 按 GB/T 15067.2-1994 ,GB/T18884—2002
表 3 电镀、发黑等表面处理外观检验标准
序号
缺陷名称
检验规格
允收数
毛疵、毛边、变形、
1
破损、加工不良、 组装不良、或成型
不良
氧化、锈斑、电镀
2 不良、气泡、烤漆
脱落
3 混装、短装、缺附 件
4
内部使用的五金件 电镀前刮伤
L<30,W<2 L<60,W<5 L<30,W<10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超过 5 条 不超过 3 条 不超过 3 条
表 7:检验表格
抽样 项目
水平
检验细则
方法和 判定 工具 cr maj min
材料和结 Ⅱ 构
尺寸
颜色
卫生
产品材质,款式必须与样办或图纸一致 目 测
所有尺寸都必须在产品规格的公差范围 卷尺
之内
卡尺
颜色要与样办和 Pantone 号一致
Pantone
△E<1.0 或参照限度样品
目测
发现有昆虫尸体,人发,指甲
处 B 面: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不常可见的表面。如:产品的侧面 C 面: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不可见的表面。如:产品底面 D 面:指产品结构的非外露面。如:产品的内表面及内表面的 结构件
说明:
接受的水平是基于表面工艺和表面分类的基础上的。这种标准应用于每个独立的表面上。 当缺陷位于产品的 LOGO、产品名称或图标的 40mm 内时,应重新审核决定此是否达到了 影响标识、产品名称或图标的程度。
2.2.1 可用 5%的盐雾试验来测定,即在 35℃温度 1 千克的压力下连续喷雾 3 小时,
表面无锈为合格产品。当没有盐雾试验设备时,亦可延用 3%的标准 NaCl 溶液做浸渍检
验。
2.2.2 判定标准
试验后五金件表面不允许生锈,锐边上的锈迹和任何能够擦掉的淡黄色膜可以忽
略不计。
3.记录
3.1 按《记录控制程序》的要求做好相关的检验记录并按要求归档保存; 3.2 检验出现异常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处理。
5
电镀后刮伤
不允许
6
点焊、铆接不良
不允许
4 OF 8
红辉行商贸有限公司
7
水纹面
8
攻牙
S<0.1S 总 不允许
注:注点状缺陷包括颗粒、麻点、毛丝、鱼眼等呈现点状的缺陷。
2.测试项目检验方法及允收标准
2.1 表面磨损试验 2.1.1 酒精擦拭试验
a) 测试规范及要求:用浓度为 95-98%的酒精湿润棉布,以 500g的力,每秒一次 循环的频率来回擦于被测样品表面涂装处,擦拭长度大于 5cm,擦拭 20 次有丝印字体 不可有变形与脱落形象,100 次后喷涂不可露底。

CR: 0 MAJ: 1.5 MIN: 4.0
缺陷术语:
毛边:由于机械冲压或切割后未处理好,导致加工件边缘或分型面处所产生的金 属毛刺。
划伤:由于在加工或包装、运输过程中防护不当导致产品表面出现的划痕、削伤。 裁切不齐:由于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定位或设备固定不当,导致产品边缘切割不齐。 变形:因加工设备调校不当或材料因内应力而造成的产品平面形变。 氧化生锈:因产品加工后未进行相应防锈处理或处理措施不当,而导致产品表面
目测 ×
外观
外观检测项目依据表 2 进行判断
目测
×
边缘和角必须圆顺,利角利边
×
6 OF 8
移印 丝印 印刷
红辉行商贸有限公司
13.飞油,流油,积油,油色不均,套色 不正,露底色等在 A 面或面积大于 1 平方 厘米
在 B 面和面积小于 1 平方厘米
在 C 面面积大于 1 平方厘米
× × ×
功能 包装 性 能 参 S-2 数测试 物 理 可 S-2 靠性测 试
阴影:喷涂件表面出现的颜色比周围暗的区域。
露底:喷涂件出现局部的油漆过薄而露出底材颜色的现象。
鱼眼:由于溶剂挥发速度不对而在喷涂件表面出现凹痕或小坑。
飞油:超出了规定的喷涂区域。
剥落:产品表面出现涂层脱落的现象。
色差:产品表面颜色与标准样品颜色有差异。
光泽度:产品表面光泽与标准样品光泽有差异。
b) 判定标准:
表 4 酒精擦拭试验判定标准
擦拭次数
测试结果/现象
缺陷类别
n≦20
丝印变形或脱落
CR(0/1)
n≦50
喷涂脱落,见底材
CR(0/1)
50<n≦80
喷涂脱落,见底材
MI
2.1.2 百格试验: a) 测试规范及要求:用刀片在被测样品表面割划一百个 1mm2 的方格(伤至本体上), 用 3M 胶纸(型号:810#)贴于其表面并按紧,使胶带均匀粘附于样品表面,然后提起 胶带一边沿 45°角迅速拉起,拉起胶带后方格内涂装无脱落现象,每单位测试样品以两
检验标准
1.1 说明 1.1.1 当缺陷的直径 D<0.30mm 且不连续时,可以不作为缺陷。 1.1.2 以下所提到的不良缺陷的数目均指单面上的不良缺陷数目。 以下所提到的不良缺陷的数目中 A 面缺点总数不大于 3,B 面缺点总数不大于 5,
C 面缺点总数不大于 7。 1.1.4 各材料如有标准未规定要求或不同于本标准要求,则按相应图纸或样板、采
手印:产品表面出现的手指印。
硬划痕:由于硬物摩擦而造成产品表面有明显深度的划痕(用指甲刮有明显感
觉)。
软划伤:没有明显深度的划痕(无手感,但肉眼能明显看出)。
毛丝:产品表面出现细小的尘丝。
检验条件:
1 外观检验条件
1 光源:在朝背散射的自然光照下,或在物件距光源 0.65~1.0m 的 40W 日光灯
均匀粘附于样品表面,提起胶带一边沿 45°角迅速拉起,拉起胶带后丝印无脱落现象,
每单位测试样品以五次试验后结果为准。
b) 判定标准
表 6 胶纸粘贴测试判定标准
测试结果/现象
缺陷类别
丝印轻微脱落(丝印内容无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