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培训
国家保密工作部门、国家密码管理部门负责等级保护 工作中有关保密工作和密码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
国信办及地方信息化领导小组办事机构负责等级保护 工作部门间的协调。
其中,涉及国家秘密信息系统的等级保护监督管理工 作由国家保密工作部门负责;非涉及国家秘密信息系统的 等级保护监督管理工作由公安机关负责。
公安机关牵头开展等级保护工作的法 律政策依据
七、定级工作的主要步骤是什么
定级是等级保护工作的首要环节,是开展信 息系统建设、整改、测评、备案、监督检查等后 续工作的重要基础。 第一步,摸底调查,掌握信息系统底数 第二步,确定定级对象 第三步,初步确定信息系统等级 第四步,信息系统等级评审
第五步,信息系统等级的最终确定与审批 第六步:备案。 第七步:备案审核。 第八步:及时总结并提交总结报告。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培训
一、我国在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中为什 么要实行等级保护制度
当前,我国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面临的形 势十分严峻,既有外部威胁,又有自身脆弱性和薄弱环节。
一是针对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违法犯罪持续上 升。
二是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隐患严重。 三是我国的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基础还很薄弱。
一是制定了50多个国标和行标,初步形成了信息安全等级 保护标准体系 二是开展了等级保护基础调查工作 三是开展了等级保护试点工作 四是出台了公安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等四部门 《关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 66号文、《信 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 43号文、861号文等政策文件。 五是召开“全国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电视 电话会议” 六是成立“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协调小组”
五、等级保护工作的主要流程包括哪 些,开展等级保护工作的基本要求 是什么
主要流程包括六项内容: 一是自主定级与审批。 二是评审。 三是备案。 四是系统安全建设。 五是等级测评。
六是监督检查。
六、开展等级保护工作的总体要求
各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按照“准确定级、严格 审批、及时备案、认真整改、科学测评”的要求完成等级保 护的定级、备案、整改、测评等工作 。 公安机关和保密、密码工作部门要及时开展监督检查,严 格审查信息系统所定级别,严格检查信息系统开展备案、整 改、测评等工作。 对故意将信息系统安全级别定低,逃避公安、保密、密码 部门监管,造成信息系统出现重大安全事故的,要追究单位 和人员的责任。
2003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 (中办发[2003]27号)明确指出“实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要重点 保护基础信息网络和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命脉、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信 息系统,抓紧建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制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管理 办法和技术指南” 。
四、近几年来开展了哪些具体工作
信息网络的安全等级可以参照在其上运行的 信息系统的等级、网络的服务范围和自身的安全需 求确定适当的保护等级,不以在其上运行的信息系 统的最高等级或最低等级为标准。
跨省或者全国统一联网运行的信息系统,可以由主管部
门统一确定安全保护等级。由各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建设、 统一安全保护策略的信息系统,应由各部委统一确定一个 级别;由各部委统一规划、分级建设、运行的信息系统, 应由部、省、地市分别确定系统等级,但各行业应对该类 系统提出定级意见,避免出现同类系统定级出现较大偏差 问题。
安全保护等级的划分
对相应客体的侵害程度
业务信息安全被破坏时所侵害的客
体
一般损害 严重损害 特别严重损害
二是确认负责定级的单位是否对所定级系统具有安全管理 责任。
三是具有信息系统的基本要素。
第三步,初步确定信息系统等级
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是信息系统的客观属 性,不以已采取或将采取什么安全保护措施为依据, 而是以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和信息系统遭到破坏后对 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危害程 度为依据,确定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既要防 止个别单位片面追求绝对安全而定级过高,也要防 止为了逃避监管定级偏低。
三、国家、有关部门和企业在等级保 护工作中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是什么
1、国家层面 2、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包括公安机关、保密部门、国家 密码工作部门) 3、信息系统主管部门 4、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 5、安全服务机构
等级保护工作的职责分工
公安机关是等级保护工作的牵头部门,承担着信息安 全等级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
第一步,摸底调查,掌握信息系统底 数
按照《定级工作通知》确定的定级范围,各单位、各 部门可以组织开展对所属信息系统进行摸底调查,摸清 信息系统底数,掌握信息系统(包括信息网络)的业务 类型、应用或服务范围、系统结构等基本情况,为下一 步明确要求、落实责任奠定基础。
第二步,确定定级独确定为定级对象, 不以系统是否进行数据交换、是否独享设备为确定定级 对象条件。起传输作用的基础网络要作为单独的定级对 象。
二、实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能够
解决哪些主要问题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国家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基本制度、 基本策略、基本方法。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是保护信 息化发展、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根本保障,是信息安全保障 工作中国家意志的体现。
有效解决我国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充分体现“适度安全、保护重点”的目的,将有限的财力、 物力、人力投入到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保护中,按标准建设安 全保护措施,建立安全保护制度,落实安全责任,有效保护 基础信息网络和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命脉、社会稳定的重要 信息系统的安全,有效提高我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整体水 平。
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规定, “计算机信息系统实行安全等级保护,安全等级的划分标准和安全等级保 护的具体办法,由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
1995年2月18日人大12次会议通过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 第二章第六条第十二款规定,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计算 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