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音乐《铃儿响叮当》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铃儿响叮当》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用稳定的速度、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歌曲《铃儿响叮当》,表达歌曲欢快、风趣的情绪。

2.能编创四二拍子的声势动作参与歌曲表现,并用串铃、双响筒等打ft乐器为歌曲伴奏。

3.能通过歌曲的演唱感受到歌曲传递的乐观、积极、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感受歌曲传递的乐观、积极、
勇往直前的精神。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

有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黄人给我们带来了一首歌曲,我们来欣赏一下。

1.播放小黄人版《铃儿响叮当》。

提问:有哪位同学听出了它们唱的是什么歌吗?
生:《铃儿响叮当》
师:哇,回答正确,看来同学们对这首歌曲的旋律很熟悉。


是一首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的美国节日歌曲,对!每当西方国家过圣诞节时,大街小巷里就会响起这首歌曲,歌曲让你联想到怎样的画面呢,歌曲情绪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认真聆听。

三、学习新课
(一)熟悉歌曲:
1、播放范唱《铃儿响叮当》。

(第一遍)
版书:《铃儿响叮当》
提问:1、歌曲让你联想到怎样的画面?歌曲情绪是怎样的?(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生:欢快的、活泼的、有趣的、开朗的
师总结。

提问:让我们一起用“l a”随乐轻声跟唱并且仔细体会歌曲的速度、力度、调式、节拍等音乐要素。

2、播放范唱《铃儿响叮当》。

(第二遍)
引导学生:a、速度稍快。

b、力度:mf。

c、大调式。

d:2/4师:请同学们根据节拍特点为歌曲设计声势动作。

老师给你们一些参考:
声势律动设计建议:
声势动作1:(左)拍腿(右)拍腿——捻指XX X
声势动作2:拍手——拍肩X X
声势动作3:捻指——点头X 0
师:请你用你最喜欢的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随音乐律动感受
歌曲的快乐情绪和节拍特点确。

3、播放范唱《铃儿响叮当》,师生一起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

(第三遍)
师小结:虽然这是一首美国宗教节日歌曲,但它所表现的快乐的节日氛围也深深地感染了我们。

(二)歌曲学唱:雪橇之旅
设置故事场景:在遥远的美国,一个叫约翰,一个叫玛丽,他们正准备参加远方的一个圣诞派对。

大雪刚停,田野里白茫茫一片,他们坐在雪橇上快乐的出发了。

(1、学习第一乐段:)
( 1 )师:远处传来他们的歌声,你们听:
播放范唱第一乐段。

( 2 )师:歌声如此的清脆动人,我们也来唱一唱吧。

师弹生唱,请大家注意:“叮叮当”表现的是什么呢?对,是清脆的马铃声能不能唱的再轻巧一点。

“嗨”的情绪。

师:同学们把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唱得都非常准确,真棒!
( 3 )雪橇是从远处向我们飞奔而来,歌声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渐强)请你们用歌声告诉我。

师弹生唱,引导学生用渐强的声音表达歌曲。

分析:同学们,请你们想象一下,这个时候,孩子们是什么样的心情?所以我们也应该带着这种愉悦的心情来演唱歌曲。

(4)跟第一乐段伴奏,注意表情,声音和加动作。

(2、学习第二乐段)
慢速:
师:你们把他们在雪橇上快乐的样子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时候,突然又刮起了大风雪,孩子们该怎么办?掉头回家?还是勇往直前?(勇往直前)
想一想,这个时候他们的歌声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还和刚才那
样轻松活泼吗?
生:不会
师引导:那应该是怎样的呢?想一想,在风雪中,雪橇艰难前行,速度:(变慢),孩子们还需要更大的力气来驾驶雪橇,所以,力度:(加强)
(1)好,让我们试着用歌声表现出顶风破雪的艰难:
师弹生唱。

(慢速,力度加强)调整大家的情绪。

请大家注意:声音要圆润饱满有激情。

处理唱的不准确的地方,如换气记号,弱起,音程等。

(2)请同学们跟琴再唱一遍,想一想这个时候孩子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师:
分析:同学们一起来看一下歌曲,划一划它的旋律线:5 | 53 21 | 5. 5 | 53 21 | 6. 6 | 64 32 | 7. 5 | 55 45 | 3 15 |……5 6 7 1(板书旋律线),雪橇像是走到了一片起伏的小山坡,越来越高,行进也越来越难。

但是我们看看歌词,约翰和玛丽有没有退缩?
(没有)他们充满了乐观和勇气。

( 3 )请大家把勇敢和乐观也放进你的歌声里,为他们加油打气。

师弹琴,生试着圆润,饱满,有激情,有力度的声音演唱。

提醒大家既要唱出乐观和勇气,也要表现出顶风破雪的艰难。

回原速:
(4)师:风雪渐小,起伏的山坡也被甩在身后,两个孩子又
轻快的唱起歌谣。

我们听:
演唱歌曲第二乐段原速度:(播放歌曲第二乐段范唱),请同学们对比:速度加快,情绪变得轻松,充满了战胜困难之后的喜悦。

师小结:我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困难与波折,我们要勇敢乐
观的面对它,战胜它。

四、歌曲表现:
1、师:经过风雪的洗礼,孩子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那里,快乐的派对刚刚开始,人们邀请我们一起唱起《铃儿响叮当》。

(1)请同学们跟原唱演唱歌曲。

(2)回想这一路的艰辛,现在是庆祝时刻,请同学们跟伴奏加入声势律动自然地、快活地演唱歌曲。

可加打ft乐器碰铃,三角铁等合唱合奏。

师唱二声部。

2、感受二声部:
1、播放歌曲伴奏。

师唱二声部
师:老师刚才唱的和你们唱的一样吗?不一样。

老师刚才唱的就是
歌曲的二声部。

2、师弹奏二声部旋律,请同学们跟着琴学唱二声部歌谱(稍慢)
3、速度稍快,生跟琴演唱二声部歌谱。

4、请大家填入二声部歌词。

6、播放伴奏第一乐段,请大家随乐演唱低声部,师唱高声部。

(唱好为止)
7、小组合作全曲
提醒:在合唱的时候两声部注意相互倾听,注意声部之间的和谐与均衡,注意音准。

(观看国王合唱团合唱)
五、拓展:
师:快乐的圣诞派对结束了,约翰和玛丽坐着他们的小雪橇回到了家中,甜蜜的进入了梦乡。

睡梦中,又响起了熟悉的旋律。

1、改变节拍,感受歌曲:慢速。

(节拍:6/8,提前录伴奏)
师:节拍和节奏等音乐要素的改变使歌曲的情绪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温柔、柔美,像摇篮曲。


跟着唱一唱。

六、总结下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开心、快乐地进行了一场雪橇之旅。

路途上我们学唱了美国歌曲《铃儿响叮当》,通过速度、力度、节拍等音乐
要素的变化,感受到歌曲所传递的乐观,积极,勇往直前的精神,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够带着这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好,同学们下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