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级医院急诊科建设标准

二级医院急诊科建设标准

WORD格式
二级医院急诊科建设标准
一、急诊科的任务和范围。

1、任务:治疗各类急性病、慢性病急性发作,根据不同病情诊治后对病人作出
回家、留院观察、收入急诊病房、ICU或转送上级医院决定。

经市、县卫生
行政部门批准可承担院前急救职能。

2、范围:为急性发热性疾病,严重喘息、呼吸困难者,各种心脏疾患、严重高
血压或血压波动剧烈者,各种急性脑血管病、各种急性出血、各种急性炎症,
昏迷、急性泌尿系统疾患尿闭、血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急腹症、休克、急
性外伤,烧伤,急性中毒、意外事故、临产、流产等。

二、人员配备。

根据科室规模,工作量决定医护及辅助人员数量。

一般不少于20人。

包括内儿
科医师各3人,外科医师3人,护士不少于12人,担架工2人。

有固定门诊或轮转出门诊的医师担任急诊诊室工作。

设立相对固定的急诊抢救组,当值医师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经过3年住院医师规
范化培训,同时在急诊培训基地(三级医院设立)接受2个月以上的急救专业技能培训,取得合格证书。

三、急诊室设置。

1、急诊科设置于门诊相对独立的区域。

位置要方便病人就诊,便于救护车停靠
及运送病人的车辆直接到达;有条件的急诊科设立双入口,包括急诊病人出
入通道和救护车通道。

2、急诊科要光亮、通风,大门开阔、通道宽敞,轮椅和推车进出无阻。

急诊布
局合理,大厅有足够面积,设有宽敞的病人候诊空间。

就诊路线清晰通畅。

3、急诊科标志鲜明清楚,科内各种指引牌要准确清晰。

四、急诊科功能设置:
按功能分为:急诊服务台、急诊诊室、抢救室、临时输液室、急诊观察室,外科
清创室。

24小时应诊服务(医生护士24小时应急、候诊)。

1、急诊诊室:包括内、儿科、外科急诊室,各科配有相应诊疗器械。

2、抢救室:不少于40㎡,设抢救监护床2张。

3、临时输液室:60-100㎡,可同时容纳10人以上输液。

设置有隔离输液室。

4、急诊观察室:100-150㎡,设观察床8-10张。

5、属于急救分站应配有固定“120”专线联络电话。

五、组织管理。

急诊科由主管医疗副院长分工负责,领导急诊工作,并设立副主任医师职称以上
的科主任一名,实行科主任负责制。

科主任负责急诊临床医疗和行政管理各项工
作。

包括疾病诊治,抢救、护理,技术培训。

设副主任一名,协助科主任工作。

设护士长一到二名,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急诊临床护理工作。

六、抢救室必须配备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二级医院急诊科在配备下列必须设备和药品外,可根据自身条件设置更多、更高
级的医疗器械,进一步提升开展新技术和科研能力。

Z专业资料整理
WORD 格式
Z 专业资料整理
类别名称数量名称数量
监护仪(含外周血氧饱和监测仪)1台/床中心供氧接2/床或氧气筒1个/床 简易呼吸器2套输液泵1台
呼吸机1台/床微量输液泵1台
器械
自动心肺复苏机1台/4床快速血糖检测仪1-2套 除颤仪1台/4床麻醉咽喉镜1-2套
洗胃机1-2台无影灯1台
心电图机1台血压计1台/每床
中心吸引接口或吸引器1台/每床颈托和其他类型夹板若干
拆线缝合包若干腰穿包若干
静脉切开包若干气管切开包若干
物品导尿包若干换药包若干
腹穿包若干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及导尿导管各型号2个
胸穿包若干
盐酸肾上腺素10—20支垂体后叶素5支
利多卡因10—20支氨茶碱5支
可拉明10—20支鲁米那5支
洛赛克2支亚甲基兰5支
洛贝林10—20支心律平5支
雷尼替丁10—20支多巴酚丁胺10支
多巴胺20支非那根5支
阿拉明20支新福林5支
去甲肾上腺素5支ATP5支
异丙肾上腺素5支异搏定5支
阿托品1mg,5mg ,10mg 各10支苯妥英钠5支
654-210支杜冷丁5支
地塞米松10支吗啡2支
琥珀酸氢化可的松10支50%葡萄糖注射液20ml5支
西地兰5支10%氯化钾注射液10ml5支
速尿10支10%氯化钠注射液10ml5支
止血敏5支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5支
立止血针5支10%葡萄糖注射液100ml 、250ml 、500ml 若干瓶
安定针5支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 若干瓶
冬眠灵针5支5%葡萄糖100ml 、250ml 、500ml 若干瓶
解磷定10支706代血浆500ml 若干瓶
纳洛酮5支5%碳酸氢钠250ml 若干瓶
硝酸甘油5支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 、250ml 、500ml 若干瓶
立血平10支25%甘露醇若干瓶
酚妥拉明10支心痛定片、硝酸甘油片、肠溶阿司匹林各1瓶
WORD格式
七、车辆
设置急救分站的二级医院至少配备1辆监护型救护车。

八、急诊科建设质量标准
加强规范化管理,健全制度,使急诊医护人员工作有章可循,实现指挥调度程序化,院前急救标准化。

1、制定各级人员职责和岗位责任制,各级人员技术标准及考核制度。

2、全急诊科各项规章制度,如首诊医师负责制、二级查房制度、请示报告制度、
疫情报告制度、交接班制度、疑难病例、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转运危重患者入院检查及陪送导诊制度等。

3、制定《无主病人处理规定》、《出诊收费管理规定》、《突发性、群体性意外伤
害抢救预案》等工作制度。

4、急诊值班人员工作制度。

5、急、危重病人会诊及转院制度
6、、急诊人员培训制度
Z专业资料整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