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活板》教案

《活板》教案

《活板》教案《活板》教案(一)教学要点:1、使学生了解本文是文言说明文,了解本文的语言平实、简练和说明的条理性。

2、了解在宋代科学家沈括的笔下,当时的活板印刷技术的具体情况,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抓住对象特征,利用程序顺序及恰当的说明方法——这是教学的重点。

2、对文言词语的理解、翻译——学习的难点。

3、解决办法:通过动手演习操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复述、自由发言等解决疑难,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学生活动设计:通过朗读、复述、讨论,对文章内容有整体的了解;再利用操作、重点的讲解,发言等多种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的理解课文,突破重点、难点。

第一课时新授课教学要点:1.简介作者及《梦溪笔谈》。

2.学习生字。

3.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生字的学习。

2.朗读。

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中华民族有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火药、造纸术、指南针、活板印刷。

活板是北宋庆历年间毕昇发明的,它改进了制板工艺,提高了印刷功效,为推动科学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活板的出现,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创新精神。

最早记载毕昇这项重大发明的,是北宋人沈括撰写的《梦溪笔谈》中的《活板》。

二、简介1、沈括: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著有《梦溪笔谈》一书。

《宋史•沈括传》说他“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

”2、《梦溪笔谈》:是沈括晚年隐居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梦溪时所作。

全书共30卷(现传本作26卷),分辨证、象数、技艺、杂志等17目,后又有所增补,编为《补笔谈》和《续笔谈》,计609卷。

其内容广博,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地质、医学、军事、历史、文学、哲学等几乎无所不包。

其中以自然科学为主。

被著名的英国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

三、学习生字shēngyángdǐzhùfánqì昇炀砥贮燔讫四、多音字wéibáohuòshù又为活板薄如钱唇蜡和纸灰数十百千本gēngēngzòng更互用之以纸贴之予群从五、句中停顿(1)已后典籍/皆为板本(2)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3)持/就火炀之(4)则以一平板/按其面(5)每一字/皆有数印(6)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7)有奇字/素无备者(8)沾水/则高下不平(9)用讫/再火令药熔(10)其印/为予群从所得六、范读全文七、自读全文八、朗读九、布置作业1、生字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理解分析课教学目的及重点:1、熟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义。

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1、生字、多音字字音2、句中停顿3、朗读二、疏通文意,理解内容1、掌握重点词:盛为之布衣令和(huò)冒就具更互兼燔殊不群从2、通假字:板:同版已:同以止:同只文:同纹要求:①结合书下注释分组翻译句子。

②找学生翻译。

③教师明确并强调重点词语、句子三、在理解的基础上复述内容四、分析结构第一段:介绍活板印刷术的前身——雕版印刷。

分四层:第一层:指出活板印刷术的发明者和发明时间。

第二层:说明活板的制作方法。

先介绍材料——胶泥刻字活字的字形——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制作处理——火烧令坚再介绍布字成版,有四道工序:★从这一套工序可以看出,发明者对排版设计得相当周密。

第三层:说明活板的印刷方法。

先说活板的印刷方法,再说活字的贮存。

第四层:说明木质活字不宜印刷的原因。

可见,发明者在发明过程中做过多次试验并进行比较,胶泥刻字以火烧加固是当时较好、较为适用的方法。

第三段:简要交代活字的下落。

五、布置作业(印发卷子填空)1.填写下表,理解课文是怎样逐层说明印刷工作程序的。

1.活字原料——胶泥刻2.活字形状——薄如钱唇字3.与雕版区别——每字为一印,印时,排在铁板上制4.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印1.先设一铁板刷板排2.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工3.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作版4.持就火炀之程5.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接其面,序印1.一板单印刷2.二板更互替之2.根据《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中对雕版印刷术的介绍,结合活板具体情况填表。

雕版活板每部书分成许多块木板。

以一个个活字为单位,按照书稿排字,使用灵活,一个字块可以不断使用,直至不能使用为止。

速度快,质量好,制版容易。

发现错误不好改正。

发现错误可以随时纠正。

按照刻好的木版逐块印刷常作二板,一板印刷,一板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使用频率高的字,不能替换使用。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使用频率高的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第三课时总结课教学目的:1.学习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方法。

2.巩固利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和简洁平实的语言进行说明。

3.训练学生按事物自身的条理安排顺序的能力。

4.了解准确平时的语言特征。

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字印刷术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活板》则是我国古代说明的优秀篇章。

它仅用了三百余字,便将我国板印书籍的历史、活板的创造发明、用法、功效,以及胶泥活字的优点说得十分清楚,他抓准事物的特征,按照事物自身的条理安排说明顺序,以及恰当选用说明方法,运用简洁、平实的语言等方面,堪称是说明文的杰作,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二、检查复习:1.结构2.练习(明确重点)3.朗读三、分析内容:1.按照事物自身条理安排顺序:★活板的印刷工作程序到底是怎样一个过程?请同学们根据作者的介绍加以总结。

——明确操作过程制造——备字刻字火烧设板冒板排版布字炀板平字印一板单印刷二板更互拆炀板版拂印小结:第二段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详细、精确、完备的说明了活板的制造、使用、功效和拆除。

在介绍制造时,具体介绍了使用的原料设备和加工工艺,在使用(即排版印刷)中完整讲述了“设版”、“冒版”、“布字”、“炀板”、“平字”等步骤和交替印刷的流水程序。

介绍拆除是介绍了不用木料的原因及“炀板”、“拂印”等方法。

课文是从制造(即备字)、排版、印刷、拆版等事物本身的程序来安排说明顺序的(即活板印刷工作程序),这是时间顺序的一种表现形式。

2.抓住事物特征说明:(1)学生自读(2)分析:说明文想要说得明白,最重要的是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活板》要说明的对象是“活板印刷”的特点——活,这也是它的主要优点,因此文章除了对活板的发明者和成效(即活字的下落)作简要说明之外,重点说明活板之“活”,作者是怎样围绕这一“活”字展开的?明确:每字为一印——字是活的密布字印——排版是活的每字皆有数印——字印数目是活的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作法是活的更互用之——用法是活的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拆法是活的★这样抓住事物特征来写,就从备字、排版、印刷、处理诸方面表现了“活板”,而不是刻板。

3.灵活的说明方法:(1)学生快速浏览,找出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

(2)交流、明确:举例子:每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之内有重复者。

列数字:数百千本,二十余印……作比较:A.“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殊不沾污”,通过比较指出木料的缺点“沾水则高下不平”,明确了不用木料而是用胶泥的原因。

B.“若止印三二本……则极为神速”,这句话是针对雕版而言,准确说明了活板“印速快”的优点。

(3)小结:作者就是灵活运用了这些说明方法,原原本本的说明了科学史上的这一伟大创举。

4、准确、简洁、平实的说明语言:(1)简洁:A.仅用了300多字,把一件有划时代意义的科技发明介绍的清清楚楚。

B.多次使用代词“之”,以减少重复,这是一种简洁的写法。

C.如“印”,“乃布字印”中的字“印”,是名词;“欲印”为“印刷”,是动词。

(2)平实:没有铺张的形容和绚丽的描绘,只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说明活板的印刷过程,解释胶泥活字的性质、特点。

寥寥数语,边将活字的材料、形状和加工的方法交代清楚。

其中用常见的事物“钱唇”相比,说明活字的特征,通俗易懂。

四、总结:板书:说明对象——活板说明对象特征——活说明顺序——时间顺序(印刷工作的程序)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说明语言——准确、简洁、平实《活板》出处——沈括《梦溪笔谈》★我们共同回顾了这篇说明文中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清楚地了解了曾为人类的进步、科学的发展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的四大发明之一——活板。

它同其它三项发明都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我们——作为勤劳有智慧的中华民族的后代子孙,不能为祖先的成绩而沾沾自喜,更不能躺在“四大发明”上睡大觉。

我们只有不畏艰辛,顽强进取,不懈登攀,为全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努力拼搏,才能无愧于祖先,无愧与民族。

五、布置作业1.思考与练习/二、三(简析)2.思考与练习/四(独立完成)3.制作常用文言实词卡片附板书:一、板印的发展历史:始于唐,行于五代(略)发明年代:宋庆历中发明人:毕昇,布衣,又为活板,胶泥刻字制字方法:火烧令坚二、将铁板涂药活排印方法:将铁范置铁板上,排字,炀药,以平板按其面板设二铁范,更互用之(详)印二三本(少)未为简易功效印百十本(多)极为神速常用字多印奇字随意刻其他分韵贮存事项不能用木料刻字三、活字下落:昇死,至今为群从保存(略)第二部分的作用:承上启下,前后呼应,依次说明,详略分明,用词贴切,行文简练。

制作文言词卡片字词义词性例句例句译文端东西的两头名词东坡执右手卷端苏东坡右手拿着卷头头绪、方面名词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即使一个人有一百只手,……也不能指明其中一个方面。

直、端正形容词其人视端容寂那个人正眼看着炉子,神色平静。

印印刷动词每字为一印每个字一个印字模名词若止印三二本如果只印两三本就靠近动词持就火炀之拿到火上去烤完成动词更互用之,瞬息可就两块交替使用,在极短的时间就可以印完帖用纸条标记动词则以纸帖之用纸条做好标记贴上类形容词每韵为一帖每个韵部做一类而但是转折连词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千里马常有,可是伯乐却不常有表示承接顺接连词执策而临之拿着鞭子对着马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马之千里者能够跑千里的马它,指千里马代词策之不以其道驱使它不能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方法《活板》练习题1.填写下表,理解课文是怎样逐层说明印刷工作程序的。

1.活字原料——刻2.活字形状——字3.与雕版区别——制4.用胶泥刻字——印1.刷板排2.工3.作版4.程5.序印1.一板单印刷2.2.根据《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中对雕版印刷术的介绍,结合活板具体情况填表。

雕版活板每部书分成许多块木板。

发现错误不好改正。

按照刻好的木版逐块印刷使用频率高的字,不能替换使用。

《活板》教案(二)教学目的1.了解“活板印刷”中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培养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