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一语文期末试题和答案

初一语文期末试题和答案

初一语文和答案一、基础知识及应用(36分)1下面各句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是()(2分)A.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B.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

C.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D.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2下列组词有误的一组是:()(2分)A.换(更换)焕(焕发)涣(涣散)唤(呼唤)B.辨(辨认)辩(辩论)辫(辫子)瓣(花瓣)C.幕(幕布)暮(暮春)墓(墓地)慕(羡慕)D.镰(镰刀)谦(谦虚)歉(歉让)赚(赚钱)3按顺序填入括号处的一组恰当词是()(填序号)(2分)日食是不会改变它的时间的:地球、月亮是按照铁一样的规律运转的;天文学家们不但能把未来看到日食的时间和地点[ ]出来,而且能把过去看到日食时间和地点[ ]出来。

A 计算计算B 计算推算C 推算计算D 推算推算4选出下列句中画横线词语的词性不是介词的一项()A、他们看见我从外面进来。

B、他浑身都被雨水淋湿了。

C、王玲像箭一般地跑向终点。

D、你必须把那本书拿回来。

5没有语病的是()A.通过学,我的思想认识有了提高。

B.妈妈绘声绘色地经常给我讲故事C.这部小说塑造了好几个英雄事迹。

D.运动场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红旗。

6将下面语句重新排序,使符合原文。

(4分)①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②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缥缈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

③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

④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学校排演话剧,需要两把宝剑做道具。

李晨除了拿家里爷爷的那把剑之外,还需要向邻居张爷爷借一把。

他应该怎样跟两位爷爷说话才得体呢?选择恰当的答案,将字母分别写在横线上。

①李晨对自己的爷爷说话得体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李晨对邻居张爷爷说话得体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爷爷,您能否把宝剑借给我们用上一用?老弟还是讲信用的,明日归还。

B爷爷,我们班演话剧,借您家那把宝剑用一下,行吗?我明天一定还您。

C爷爷,难道你就不能把宝剑给我用吗?它是你的命根子?D爷爷,我把您那把宝剑拿走了,我们班排戏要用,用完就给您拿回来。

8、依照例句的句式与修辞方法,以“友谊”为内容仿写句子。

(3分)例句: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一本无字的书,生活是一条崎岖的路,生活是一首奋进的歌。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常识填空:(10分)(1)、记叙文主要采用的两种表达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六则》中一些语句流传至今,成了富有生命力的成语,请举三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嗟来之食”的故事出自于《__________》,“退避三舍”的故事出自于《__________》,“管宁割席”的故事出自于《__________》。

11写一个表现学生生活的场面;将下列语句运用其中。

(7分)神采飞扬满面红光汗流满面气喘吁吁鸦雀无声呆若木鸡瞠目结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1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折(zhé)服希冀(jì)忍俊不禁(jìn)B殉(xùn)职热忱(chén)拈(zhān)轻怕重C载(zǎn)途农谚(yàn)销声匿(nì)迹 D怠(dài)惰归省(xǐng)黄发垂髫(tiáo)13、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组是()A派遣孕育稍纵即逝B陕隘鄙薄衰草连天C连翘描模以身殉职 D涵养撺掇麻木不人1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我们已经____ 开船,在桥石上一_____ ,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于是_____ 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A、划磕支B、撑碰架C、点磕架D、点碰摇15、下列句子没用反问修辞的一句是()A、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B、昨天不是说得好好的,你怎么能这样呢?C、你是否去过王老师的办公室?D、世界上有不经过风吹雨打而成熟的果实吗?16、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____________ 。

A、但父亲终于带走了他B、但他父亲终于把他带走了C、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D、但他终于随他父亲走了二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10分)年三十夜,家家户户杀鸡宰鹅,烧肉煎鱼,香味在厨房、厅堂飘荡着——淘气的葵葵赖在厨房里,手里拿着一双筷子和一个饭盒。

妈妈每炒好一个菜,他就抢着先尝尝味,一面说“好吃”“真好吃”“味道好极了”。

妈妈顾不得管他,笑着继续煎炒烹炸。

等到一切菜肴都做好了,年饭也盛上来了,葵葵却不见了。

妈妈发现桌上的爆竹少了一半。

“这孩子,准是跟小朋友放鞭炮去了。

快,叫他回来吃饭。

”爸爸来到门口不见葵葵,问周围的孩子们,大家说:“他拿着一个大饭盒,说是到学校找徐老师了。

”提起徐老师,葵葵爸爸的眼前就浮现出一个头发斑白的老人。

十年浩劫中,徐老师屡遭迫害,双腿得了关节炎,老伴也忧郁而死,膝下没有子女。

虽然他孤身一人,退休在家,仍热心帮孩子们补习功课。

葵葵爸爸推走自行车就往学校走去。

他找到了徐老师的宿舍,还没进门,突然从房里抛出一串鞭炮,噼噼啪啪响了起来。

接着就听葵葵高声嚷着:“徐老师,过年喽!”“徐老师,我还带来一些好吃的,您尝尝,我妈做的好菜。

”“我这儿好吃的东西可多呢!老校长刚送来不少菜,好几个老师又送来饺子,水果——”爸爸进来了。

葵葵扑过来了,笑着说:“爸爸,我在这儿先陪徐老师过年,等会儿再回家。

”葵葵爸爸望着眼前的这一对师生,心里一热。

他对坐在床上的徐老师说:“徐老师,到我们家过年吧,我用自行车推你。

”葵葵眼睛一亮,上前拉住徐老师的手说:“去嘛,去嘛!”不管徐老师怎么谢绝,到底被这执拗的父子征服了。

他们走过大街小巷,正是千家欢笑,万家灯火,爆竹烟花此起彼落的时候,空中弥漫着生活的幽香,人世间寄托着深情的祝福。

23、从下面所给标题中选出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一项。

()A年夜饭B师生之间C师生情D祝福24、用横线标出文段所述事情的时间、地点。

25、将文中体现徐教师热爱孩子们的语句内容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对文中画线词语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说明徐老师年纪大,争不过葵葵父子俩个。

B说明葵葵父子俩个的真情打动了徐老师。

C说明徐老师挡不住葵葵父子俩个的热情,可说是盛情难却。

27、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分)第二次冒险①退休教授安道特是个言语不多的人,然而谈及他1944年春的那回遭遇,就会激动得滔滔不绝,我们也会听得入迷。

那是在大规模反攻的前夜。

盟军向德军控制的法国诺曼底地区空投了伞个兵,安道将将就是其中之一。

不幸,他在远离预定地点好几英里的地方着陆。

那时候差不多天亮了,那些记熟了的标志,他一个也没有找到,也见不到自己的伙伴。

③他懂得,必须马上找地方隐蔽起来。

在熹微的晨光里,他看见不远处有一栋小小的、红色屋顶的农家住宅。

他不知道住在里边的人是亲盟国的呢,还是亲德国的,但是总得碰碰运气。

他朝那住宅奔去,一边温习着出发前学会的几句法语。

④听到敲门声,一个年约3O岁的法国女人--她长得并不漂亮,但是眼光善良而镇定--开了门。

她的丈夫和三个幼小的孩子坐在饭桌旁边,惊异地盯着他。

⑤“我是一个美国兵。

”伞兵说□“你们愿意把我藏起来吗?”⑥"赶快,你得赶快!"做丈夫的说着,把这个美国人推进壁炉边的一个大碗橱里,"砰"的一声关上橱门。

⑦几分钟后,六个德国冲锋队员闯了进来。

他们已经看到这伞兵的降落。

这是附近唯一的房子。

他们搜查得很彻底,转眼之间就把这个伞兵从碗橱里抱了出来。

⑧无须履行手续,德国人依照惯例,把女主人的丈夫当场枪毙了。

女主人和孩子放声大哭起来。

如何处置俘虏安道特,德国兵却有一场争议。

由于谁也说服不了谁,只得暂时把他推进一间棚屋里,把门闩了。

⑨这间棚屋,有一个小小的窗口,越过田野就是树林。

安道特quan身挤出窗口,向树林奔去。

⑩从当时的情况看来,逃跑几乎是没有希望的.他刚跑进树林,就听到周围追兵的叫嚷声。

他们有条不紊地搜索着。

抓住他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11)但伞兵没有失望。

他一回头又跑进田野,穿过院子。

院子里还躺着那个被害者的尸体。

这个美国兵再次敲响了他们家的门.(12)女主人很快地出来。

她脸色苍白,泪流满面,笔直地注视着这个美国青年的眼睛。

他刚才的到来,使她失去了丈夫,孩子门失去了父亲。

(13)"当然,快!"她毫不迟疑地把他送回壁炉边的碗橱里,(14)德国冲锋队员再没有来到这户农家搜查.1.根据第③段中的拼音写汉字:"安道特______(quán)身挤出窗口,向树林奔去"2.安道特的"那回遭遇"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地点在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一个与第①段中"言语不多"近义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①段中"那时候"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时侯。

5.在第⑤段中的□内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6.第(10)段"从当时的情况看来,逃跑几乎是没有希望的"一句中的"当时的情况"是指:(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的作用是:( )A .概括文章内容B .从一个侧面表现女主人的崇高品质C .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D .直接点明文章中心 7.女主人主要的性格特点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言语不多"的安道特谈及他1944年春的"那回遭遇"就会激动得"滔滔不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