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开头训练
迁移训练
以“尊严”为话题写一个开门 见山式的开头
参考答案
“尊严”
(1)人要活得有尊严。做人就要做一 个大写的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一个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的人。 (2)自尊是获得尊严的前提。试想一 个连自己都不尊重的人,别人如何肯尊 重你。自尊者,人恒尊之。 (3)任何人都有尊严,不要伤害他人 的尊严。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要想赢得尊严首先要学会尊重别 人。 (4)丢失自尊就是丢失了做人的根本, 没有尊严就等于没有了做人的骨气。一 个有骨气的人,都是一个极其自尊的人。
(四)以精彩深刻的设问或反问入 题,启人深思 示例1 初春时节,绵绵的细雨纷 纷扬扬地洒落人间,飘零的花瓣也 悄然地零落成泥。细雨湿衣看不见 ,闲花落地听无声。这一切真的归 于沉寂了吗?君不见细雨过后万物 滋长,一片生机盎然;君不见闲花 飘零馨香满天,化作春泥更护花。( 《雨润万物,馨香满天》)
评析 作者先发问:“这一切 真的归于沉寂了吗?”然后以 两个“君不见”加以否定,结 合了自己读唐诗名句的体会: “细雨”虽无声无息,但滋润 万物,给大地带来盎然生机; “闲花”虽悄然飘零,但馨香 满天,化作春泥更护花。文章 立意明确,作者的感受与诗句 自然融合。这样的入题方式, 将设问的修辞作用发挥得淋漓 尽致,表达简洁而分量十足。
规律总结
采取拿来主义,直接引用与话 题(题目)相关的名言,进行 联想、发挥,通过引申揭示其 现实意义,从而提出论点,快 速切题。其好处是自然深刻, 有文采,简便易操作。
在平日要有意识的积累一些常 见话题(题目)的精彩名言警 句,避免书到用时方恨少。
迁移训练 ——根据下面的话题写一个
格言警句式开头 (1) 以“尊严”为话题,根据所提供的名 言警句写一个开头段 士可杀而不可辱。——礼记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丧失了自尊心的人,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丧 失了自尊心的民族,是一个无望的民族。 ——陈祖芬 自尊心是一种美德,是促使一个人不断向上发 展的一种原动力.——毛姆(英国作家) 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佛争一柱香,人争一口气——俗语 人要脸,树要皮。——俗语
(二)名言引申式
阅读下列文章开头并分析画线部分的特点 ——注意他们与话题(题目)的关系(都 属于这一话题范围内的名言警句), (1)古语云:索物于暗室者,莫良于火; 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诚。曾子杀猪为一 “信”字,孔明接受“托孤’为一“诚” 字。因有了“诚信”二字,百年的老店得 以顾客盈门,刘邦的约法三章得以千年传 为美谈。——诚信 (2)“我们之所以未能走的更远,是因为 我们的肩上背负的顾虑太多。”于丹如是 说。《放下顾虑》
存在问题:这种写法虽然看上去比 较简单,但操作起来也有一定的问 题。首先,写作者要能够提炼出能 够引领主题的开头。其次,这个开 头本身语言要非常凝练,要有一种 先发制人的效果,使读者产生阅读 欲望。 可在实际写作中很多同学做不到这 两点。学生在议论方面普遍存在着 浅薄、罗嗦、无文采的现象,可以 说粗鄙不堪。怎么办呢,下面我再 给大家介绍另外作文的另一种开头, 应该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1、面面俱到,啰里啰嗦,照抄 原材料或引用复述不简练,懒婆 娘的裹脚——又臭又长。 2、故弄玄虚,转弯抹角,入题 太慢。中心话题“千呼万唤不出 来”。 3、语言粗俗,错字连篇,令人 望而生厌。 4、不必要的释题
(一)开门见山议论入题式
阅读下列文章开头并分析其特点——注意 他们与话题的关系(直接申明主旨) (1)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是权势, 是金钱吗?不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是人, 是人的本身。人,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2)在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把“诚信” 作为一个正人君子不可缺少的美德。我们 都讲究待人诚实守信,喜欢老老实实做事 的人;可是在特殊情况下,不诚不信也不 为过。——诚信 (3)人生的追求,就如水上行舟,只有 高扬起两面风帆:相信自己与善于听取别 人的意见,我们才能进退自如,抵达胜利 的彼岸。——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
高考作文开头训练
导入:有人曾这样说:“当你读一本 小说的时候,假如它的前三页无法吸 引住你,那么这本小说就不值得你去 读。” 作文也素有题好一半文之说,其 实对于一篇作文来说,如果它的开头 不能吸引住读者,那么就已经失败了 一半了。反过来讲如果我们能够在开 头就抓住阅卷老师的心,那我们的作 文也就成功了一半了。其实好的作文 开头也是有大致规律的。今天我们就 来择要学习几种常见的、容易出采、 便于掌握的作文开头方式。
(三)以新颖形象的比喻入题,快速扣 题 示例1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书, 它让我明白我所追求的不是如烟的缥 缈、如梦的虚无、如戏的虚假,而是 一种纯真和淡泊。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评析 考场作文要学会“化题为象” ,即善于借助“象形想象”,用具体 生动的形象来表情达意,力避概念化 话题。作者深谙此道,开篇把“书” 化为“翅膀”这个生动的形象,入题 表述既生动形象,又为文章定向,亮 明了文章的观点。
(3)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告诉我们: “对于凌驾于命运之上的人来说,自 信是命运的主宰”;惠特曼则认为: “自信是灵魂的防腐剂”;莎士比亚 总结道:“信心是走对成功的第一步, 缺乏信心则是失败的主要原因。”人 生因自信而成功。——自信 (4)同是高贵,陶渊明告诉我们“不 要为五斗米折腰”;李白解释说“安 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 颜”;于谦则表示“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高贵虽因不同的 人而解释有所差异,但它都是人们美
(五)以优美的排比句式入题,引人 注意 示例1 大厦能巍然屹立,是因为有房 梁的支撑,常识便是生活的支柱;航 船能乘风破浪,是因为有罗盘指引方 向,常识便是生活的罗盘;列车能奔 驰千里,是因为有轨道的导引,常识 便是生命的轨道。 评析 此文采用排比句式,由恢弘壮 观的人文景象起兴,提出“常识与生 活息息相关”的观点。
(七)以对比手法入题,表明立场 示例 永恒,不只是时间从洪荒而来 的脚步;也不只是风声从亘古而至的 呢喃。一个瞬间,往往也能成就永恒 。昙花从不为它鲜艳的短暂而暗自哀 怜,因为它将自己怒放的那一刻写进 了天地的长卷,万物无一不记得这瞬 间但永恒的娇美;朝露从不为它光华 的短促而顾影悲叹,因为它用自己闪 耀的那一秒照亮了世界的一隅,众生 无一不怀想这瞬间而永恒的清丽。(《 这也是一种永恒》)
示例2 剪水为衣,辑山为钵,山水的 衣钵让人动容。 叩山为钟鸣,抚水成琴弦,山水的 清音让人陶醉。 山是千折百绕的旋转图,水是顺流 而读或逆流而读的回文诗,山水的诗情 让人惊叹。(《感受乡村》) 评析:为写乡村的美好,作者以新奇的 想象构建诗意的比喻,把乡村的山水比 喻为让人动容的衣钵,能发出令人陶醉 的清音的钟琴,千折百绕的旋转图和顺 读逆读的回文诗。一连串的比喻诱发人 们对乡村的向往,构思奇特,令人称赞
巧扮“凤头” 百媚生 —掌握高考作文
开头的方法
•元代乔梦符提出作文的“六字
诀”: •“凤头”、“猪肚”、“豹 尾”.
•开头要像“凤头”,漂亮、俊秀 •体干要像“猪肚”,饱满、充实 •结尾要像“豹尾”,飞扬、有力
作文开头的要求:
1.要快速引出主题。 梁启超:“文章最要令人一望而 知其宗旨之所在,才易动人。” 《三国演义》:天下大势,合久 必分,分久必合。 2要语言凝练,短小精悍,力争 控制在五行以内,超过六行就要 分段。 3.要有文采:青春是用意志的血 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的琼浆—— 历久弥香《青春》
示例2:“当你吃着别人的面包, 穿着别人缝的衣裳,你还能说自己与 任何人无关吗?” ——纪伯伦《沙与沫》 示例3:生活在这钢铁森林中,我 们都在无意间设下了心的篱墙。在高 楼公寓间,还不够“寂寞”的年轻人 们早早“实现”了老子“鸡犬相闻, 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孩子们受到 “敌视”陌生人的教育,俨然成了一 个个“小刺猬”。在这现代社会,我 们究竟该用什么,来维系人之间的关 系呢?
(六)以诗文歌谣入题,富有韵味 示例1 有一首校园之歌唱道:“微 笑,恰如淌过的溪流,柔和恬静; 微笑,恰似那悬挂的一弯新月,皎 洁光亮;微笑,又恰似那挺拔的苍 松,积蓄着万般能量……”校园之 歌,婉转唱来,道出了一个哲理: 微笑——也是一种力量。 评析 文章开篇借用一首校园之歌 ,巧妙地引出全文的主旨。一连串 的歌词,为全文谈论微笑的魅力打 造了一个美妙的开端,颇有先声夺 人之美。
(2) 以“成与败”为话题,自 选警句写一个开头段。
参考答案: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 的明艳;而当初的芽,却浸透了 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 雨。” 冰心老人的这句话提醒 我们:成功是奋斗的苦根上结出 的甜果。 失败,对强者是个逗号,对弱者 是个句号。面对失败,强者能够 屡仆屡起,弱者则一蹶不振。其 实失败和成功对我们一样有价值。 不会从失败中寻找教训的人,他 们的成功之路是遥远的。
叔本华说:“一个人的心灵必 须饱受挫折,才能有船舱般的 稳重航行于大海中,否则将只 是风的玩具。”尼采也说: “没有岩石的阻挡,哪能激起 美丽的浪花。”失败也是我们 所需要的,因为它和成功对我 们一样有价值。
相关名言警句——
不干固然遇不到失败,也绝对遇不到 成功。 ——邹韬奋 失败,对强者是个逗号,对弱者是个 句号。 ——蒋筑英 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 败。 ——培根 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 样有价值。 —— 爱默生 不会从失败中寻找教训的人,他们的 成功之路是遥远的。 ——拿破仑 光荣的成功不在于永不失败,而在于 屡仆屡起。 ——拿破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