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感受水的冷热差别,形成温度的概念。
教材首先安排了一个经典实验,将两手的食指分别放入冷水、热水中,5秒钟后,再同时放入温水中,比较手指的感觉。
接着请学生就这个现象作出自己的解释,学生在小企鹅的追问下很快明白,光凭手指的感觉不能准确判断水的冷热程度,要想比较水的冷热需要使用科学仪器,并有统一的衡量标准。
引导学生认识到: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用温度计可以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
然后学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第二部分,做热水变凉实验,发现水温下降的规律。
热水变凉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然而学生可能从未想过其中的规律。
这一部分重在进一步加强测量水温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记录能力,特别是连续观察与记录的能力,并通过指导学生绘制曲线图、分析数据,引导学生发现热水温度下降先快后慢的规律,从而激发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探究生活中遇到的科学问题。
实验结束后,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来解释这个现象,发现这个现象是由热水与室内空气之间的温差造成的,这是培养学生科学分析和推理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测量水温的过程中,关键是让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即温度计的液泡应完全浸没在水中,且不能接触杯壁和杯底,读数的时候不要将温度计拿到杯外,待温度计液柱稳定后再读数。
为使学生学会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可以安排学生先测量前面三杯水的温度,在操作中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第三部分,观察不同种类的温度计,认识温度计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教材最后罗列了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温度计,通过观察,学生能发现这些温度计虽然在外形、结构上不同,但它们都能测量温度。
在此基础上,认识各种温度计的不同特点和用途,让学生理解不同的生活场景中应该选择不同的温度计进行温度测量,选择的依据与所测量的温度范围以及特殊需求有关。
教学目标:1、通过感知水的冷热,知道用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2、学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能连续测量一杯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并运用图表将数据记录下来。
3、通过分析图表,发现一杯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
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
难点:在一杯热水变凉过程中连续测量温度,并发现温度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玻璃温度计、烧杯、铁架台、夹子、石棉网、三脚架。
学生分组材料:实验记录单。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一年四季的温度变化有什么特点?(春:暖;夏:热;秋:凉;冬:寒。
)2、你知道什么是温度吗?(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越冷,温度越低;越热,温度越高)二、讲授新课(一)、感受水的冷热差别,形成温度的概念1、你能判断出1号杯和3号杯,哪杯是热水,哪杯是冷水吗?(我们可以运用感官观察法进行观察。
)2、先将两手的食指分别放入1号杯热水和3号杯冷水中,5秒后再同时放入2号杯温水中,两只手的感觉一样吗?(放入热水中的手指感觉冷,放入冷水中的手指感觉热。
同一杯温水中,两只手的感觉并不一样。
仅凭自己的感觉不能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
)3、怎样可以准确地知道水的温度?(温度计可以准确测出物体的温度。
)(二)、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并熟练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1、曾经学过用来测量气温的寒暑表,它的结构是怎样的?(包括液泡、液柱、刻度等。
)2、实验室用的温度计,专门是用来测量液体温度的。
它的结构和寒暑表一样,包括三部分:液泡、刻度和液柱。
温度单位:摄氏度(℃)【资料】摄氏温度的由来:摄氏温度是18世纪瑞典天文学家摄尔修斯提出来的。
后人为了纪念摄尔修斯,用他的名字第一个字母“C”来表示。
3、温度计的量程不同,要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观察回答:①温度计能测量的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分别是多少?②测量温度超过最大值或最小值会怎样?③温度计上每一个刻度表示多少度?4、温度计是易碎品,要轻拿轻放,注意使用方法。
①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温度计上端。
②将温度计下端的液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③待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保持水平。
【资料】歌谣测量温度要注意,轻拿轻放不易碎;液泡全插液体中,不碰容器底和壁;等到液柱不动时,视线要与液柱平。
5、读数甲乙“甲”温度计是(),“乙”温度计是()。
6、练习使用温度计:测一测前面三杯水的温度,然后记录下来。
(三)、探究一杯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水温变化的规律1、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水温是匀速下降,还是先快后慢地下降,或是其他?请做出自己的假设。
2、实验器材:铁架台、烧杯、热水、温度计、秒表、石棉网、三脚架3、实验设计①摆好铁架台、三脚架、石棉网、烧杯,把温度计吊在铁架台上。
②在烧杯内倒上半杯热水,并调整烧杯与温度计的位置,使温度计的液泡完全浸入到热水中,不要接触到杯壁和杯底。
③等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到最高点时,读出此时的温度,并将读数填写到表格的0分钟格内。
从此时起每隔2分测量水温,知道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
钟记录一次,连续记录6次。
④把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点并连成线。
4、实验数据统计与分析我们测得的数据记录如下:热水降温折线统计图:实验结论:热水变凉的过程,温度的变化是先快后慢。
5、实验讨论(1)实验结论与你的假设一致吗?(2)温度为什么会这样变化?(热水刚倒入杯中时,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差很大,热量散发得很快;当逐渐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变小时,热量的散发速度就减慢了。
)(3)假如继续观测下去,水温会怎样变化?(我的预测是水温继续下降,直到与室内温度相同为止。
)(四)、课堂练习1.下列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正确的是( )。
A.俯视B.平视C.仰视2、如图的温度计中,显示的温度是( )。
A.27℃B.33℃C.25℃3、温度计使用方法正确的是()4、一杯开水,由热变凉的过程中,温度变化特点是() A.均匀变化 B.先慢后快 C.先快后慢(五)、拓展提高:观察各种温度计,了解温度计的特点和用途。
生活中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温度计,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探针式电子温度计:用来测量各种液体的温度,精度高。
电子体温计:用来测量体温,读数更方便。
温湿度计:用来测量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红外线温度计:测量温度时不需要接触被测物,更方便、快捷。
(六)、作业布置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疑问?阅读资料(七)、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仅凭感官不能准确判定物体温度,必须借助实验用的温度计。
我们在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后,探索出热水变凉的温度变化规律:先快后慢。
附:板书设计1、冷热与温度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温度计温度逐渐下降,由快到慢。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冷热与温度》练习一、填空题1、人们用温度来描述物体的(),用()来测量温度。
2、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与液柱上表面保持水平。
3、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4、一杯热水的温度变化规律是()。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用眼晴可以看出一杯水的冷热。
()2、同一个人的左右两只手,包住同一只装有水的杯子外壁,感觉到杯壁冷热程度相同。
()3、想知道一个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手摸摸就可以了。
()4、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都可以用体温计来测量。
()5、温度计的液面达到的刻度数值越大,表示温度越高。
(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下列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正确的是( )A.俯视B.平视C.仰视2、如图的温度计中,显示的温度是( )A.27℃B.33℃C.25℃3、一杯开水,由热变凉的过程中,温度变化特点是( ) A.均匀变化 B.先慢后快 C.先快后慢4、温度计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5、如图,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
然后,先把左手放入温水中,感觉温水的冷热程度;再把右手放入温水中,感觉温水的冷热程度。
先后两次对温水冷热程度的感觉是右手感觉热些。
这一现象表明( )A.物体的令热程度叫温度B.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可靠的C.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6、判断水的冷热程度,以下方法更为准确的是( )A.用手触水杯外壁B.看杯口“白气"的多少C.用温度计测量四、连线题科学老师在整理实验室的时候找到了一些仪器,你能帮老师认出它们的名称及作用吗?请试着连连看。
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温度计三脚架测量温度支撑均匀受热装水加热五、综合题1、小明在课后继续研究了温度与水的状态的关系,他准备了三个相同的烧杯,在一个烧杯中倒入半杯热水,一个烧杯中倒入半杯自来水,还有一个烧杯中倒入半杯碎冰块,然后将这三个杯子相隔一定的距离放置在桌面上。
(1)小明准备用温度计测量热水,自来水和碎冰块的温度变化,他应该采取的正确方法是()(填字母,下同)。
A.把温度计下端放入水中或冰块中,但不碰到底和壁,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B.温度计放入后要马上记录好开始的温度C.读数时要把温度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读数。
(2)小明在读温度计时,正确的方法是()。
(3)小明观察到放热水的烧杯上面还在不停地冒“白汽”,而放冰块的烧杯外面却有很多小水珠。
下面关于这些“白汽”和小水珠的说法错误的是()。
A.这些“白汽”不是水蒸气而是小水珠B.这些“白汽”和小水珠都是水蒸气凝结而成的C.这些“白汽”和小水珠的形成与温度的变化没有关系2、下表是某同学连续测量—杯热水的温度得到的数据:(1)根据推测,8分钟时的温度可能是()℃。
(2)通过上表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水温的变化规律是()。
A.一直缓慢降低B.先降低,后不变C.先降得快,后降得慢(3)如果这位同学所在的实验室温度是25℃,两个小时后这杯水的温度是()℃。
参考答案【仅供参考】一、填空题1、冷热程度、温度计;2、稳定、视线;3、液泡;4、先快后慢。
二、判断题1、✘;2、√ ;3、✘;4、√ ;5、√。
三、选择题1、B ;2、A ;3、C ;4、A;5、C ;6、C。
四、连线题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温度计三脚架测量温度支撑均匀受热装水加热五、综合题1、(1)A ;(2)B ;(3)C 。
2、(1)59 ;(2)C ;(3)25。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冷热与温度》知识点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2、(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3、温度计的结构包括三部分:液泡、刻度和液柱。
温度单位:摄氏度(℃)4、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拿温度计时,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上端。
(2)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部和侧壁)。
(3)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