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风险评估
复发性VVC ? 定义:妇女患VVC后,经过治疗,临 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真菌学检查阴性后, 又出现症状,且真菌学检查阳性,1年内 发作4次或以上者
RVVC治疗原则 ? 强化治疗和巩固治疗。 ? 根据分泌物培养和药物敏 感试验选择药物。 ? 在强化治疗达到真菌学治 愈后,给予巩固治疗半年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风险评估
河南省风险评估培训班汇报
风险评估的分类 A类:孕前不需要医学干预,通过改 变或戒除不良生活方式、规避有害 环境因素可转为一般人群 B类:目前具备有效的医学治疗手 段,通过治疗可转为一般人群 C类:目前的医疗手段虽然难以治 愈,但孕前通过医疗干预可以控制 疾病,在妊娠期需要密切的医疗监 测
心律失常 风险分类 ? 心功能Ⅲ级、 Ⅳ级者,不宜妊娠,风险为X级。 ? 心功能Ⅰ级、 Ⅱ级者,可在严密观察、定期随诊 中继续妊娠,风险为C类
心律失常 ? 孕前优生指导建议 ? 专科诊治,排除原发疾病,注意病 因及其治疗药物和检查方法可能对 妊娠的影响,孕前应咨询心脏科 医生。 ? 严重的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早搏、 严重房室传导阻滞等)需要药物治 疗,病情稳定后才能妊娠。
对妊娠的影响和风险分类 ? 易造成胎膜早破、早产,对胎儿影响较小 ? 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应在治愈后妊娠,风险为B类
滴虫阴道炎的治疗 ? 推荐方案 ? 甲硝唑, 2 g,单次口服 或 替硝唑, 2 g,单次口服。 ? 替代方案: 甲硝唑, 400mg,口服, 2次/天,共7 天。
对性伴侣应同时进行治疗,并告知患者及 性伴侣治愈前应避免无保护性交。 ? 建议治疗炎症后复查,镜检阴性可妊娠。
生殖道感染对生育的危害 ? 女性不孕 ? 异位妊娠 ? 流产 ? 死胎 ? 早产 ? 胎膜早破 ? 新生儿感染等
滴虫性阴道炎 ? 常见的妇科阴道炎之一,由阴 道毛滴虫感染引起的。 ? 寄生在人体的滴虫有三种:口 腔毛滴虫、人毛滴虫(寄生在肠 道内)和阴道毛滴虫。 ? 阴道毛滴虫主要侵犯人体的泌 尿生殖系统 。
肥胖症 BMI Body Mass Index 的缩写,BMI中文是“体质指数” 的意思,是以身高、体重计算出来的。BMI是世 界公认的一种评定肥胖程度的分级方法,世界卫 生组织(WHO)也以BMI来对肥胖或超重进行定义。
肥胖症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 例如:一个人的身高为1.75米,体重为68千克 BMI=68 ÷ (1.75^2)=22.2(千克/米^2) 考虑了体重和身高两个因素。BMI简单、实用、 可反映全身性超重和肥胖。
VVC--分类 ? 单纯性VVC ? 复杂性VVC 严重VVC 复发性VVC 妊娠期VVC 异常宿主 非白色假丝酵母菌 异常宿主 非白色假丝酵母菌 VVC
单纯性VVC--治疗原则 ? 去除诱因 ? 应用抗真菌药物 ? 一般无需对性伴同时治 疗 ? 除非性伴患有真菌性龟 头炎 ? 规范化随访 停药的7-14天评价短期疗 效 停药的30-60天评价远期 疗效
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的综合 症。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态势,每5个成人中 就有1人患高血压,估计目前全国高血压患者至少2亿人。 但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空置率较低。
高血压 1998年,我国脑血管病居城市居 民死亡原因的第二位,在农村居 首位。全国每年死亡超过100万, 存活的患者约500万~600万,其 中75%以上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 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 的负担。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真菌:霉菌)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 ? 假丝酵母菌---条件致病菌,主要为内源性传染, 少部分可通过性交直接感染,极少通过接触污染 的衣物间接传染 ? 多由白假丝酵母引起的。 ? 阴道:假丝酵母菌寄生而无症状 10% 的非妊娠妇女 30% 的妊娠妇女
VVC--好发因素 ? 孕妇 ? 口服避孕药与雌激素者 ? 糖尿病患者 ? 大量长期使用抗生素 ? 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 ? 其他:穿紧身化纤内裤、灌洗和女性卫生产品 不合格,肥胖可使会阴局部温度及湿度增加, 易于该菌繁殖引起感染
肥胖症 偏瘦 <18.5 低(但其它疾病危 险性增加) 正常 18.5~23.9 平均水平 超重 ≥24 偏胖 24~27.9 增加 肥胖 ≥28 中度增加 重度肥胖 ≥30 严重增加 极重度肥胖 ≥40.0 非常严重增 加
肥胖症 诊断标准:BMI>24kg/m2超重 BMI>28kg/m2肥胖
心脏病 心脏病对妊娠的影响 ? 对孕妇影响 孕妇的总血容量较非孕期增加30%45%,血容量增加引起心排出量增 加和心率加快,使心脏负担加 重,分娩时大量回心血量增多,极 易发生心衰,甚至死亡,分娩时增 加剖宫产机会。
心脏病 ? 对胎儿影响 心脏病患者一旦妊娠或妊娠后心功 能恶化,流产、早产、死胎、胎儿 生长受限、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 窒息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某些心脏 病药物对胎儿也存在潜在影响。某 些先天性心脏病与遗传因素有关, 子代的再发风险较正常人群增加5倍。
高血压 ? 孕前优生指导建议 ? 患有高血压的育龄女性,计划妊娠前首先 要咨询专科医生,确定身体状况能否胜任 妊娠,在高血压得到有效性控制的情况下 再妊娠。 ? 发现血压增高者,建议转至妇产科或心内 科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必要时应行继发 性高血压原因筛查。
高血压 ? 为尽量减少药物对胎儿产生的不良 反应,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对胎儿 影响较少的降压药,调整药物剂量并 对其效果进行监测。 ? 慢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高血脂要在 专科医生指导下同时治疗 ? 严重高血压患者伴冠状动脉硬化、心 功能不全、肾功能减退,不宜妊娠。
心脏病 ? 心脏病患者孕前咨询的关键是对心功 能状态能否胜任妊娠作出正确的判断, 以确保母儿的健康 ? 此病是我国孕产妇死亡排名第二位的 原因。 ? 无论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均可能 使心脏负担加重而诱发心力衰竭
心脏病 ?心脏功能分级 ?Ⅰ级:一般体力活动不受限 ?Ⅱ级:一般体力活动轻度受限,活动后 心悸、轻度气短,休息时无症状 ?Ⅲ级:一般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 无不适,轻微活动即感不适,心悸、呼 吸困难,或既往有心衰史。 ?Ⅳ级:一般体力活动严重受限,不能进 行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有心悸、呼吸 困难等心力衰竭表现。
滴虫性阴道炎 ? 传播方式:经性交直接传播 (90%)和接触有滴虫污染的浴 盆、公共游泳池、浴巾、坐式便 器、衣物等物品的简接传播。 ? 传染源: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和 无症状带虫者或男性感染者。
诊断要点 ? 症状:阴道口及外阴瘙痒,或有灼 热、疼痛、性交痛等,阴道分泌物呈 稀薄脓性、黄绿色、泡沫状、有臭味。 若合并尿道感染,可有尿频、尿痛等。 ? 体征:阴道粘膜充血,严重者有散 在出血点,甚至宫颈有出血斑点,形 成“草莓样”宫颈,后穹隆有多量灰 黄色泡沫状白带。 ? 显微镜检:找到滴虫(悬滴法), 阳性率达80~90%。悬滴法阴性的可 疑患者可送培养。
心脏病 风险分类 ?心功能Ⅲ级、 Ⅳ级者,不宜妊娠,风险为X级。 ?心功能Ⅰ级、 Ⅱ级者,可在严密观察、定期随诊中继 续妊娠,风险为C类。 ?WHO Ⅳ级为极高危患者,孕妇死亡率高,不宜妊 娠,风险为X类。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为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再发风险 高,应在孕期加强产前诊断,风险为D类。
心脏病 ? 孕前优生指导建议 患有心脏疾病或具有心血管疾病潜在风险的妇 女,在决定妊娠之前,应先评估心脏功能方可妊娠。 可使用WHO危险分级的方法进行评估。
风险评估的分类
D类:孕前需要作再发风险评估及预测,孕期应作产 前诊断。 X类:不宜妊娠。 U类:在出诊结果汇总之后,暂无法作出明确的风险 分类,需进一步检查才能确定人群分类,最终需归类 至A、B、C、D、X或一般人群中
肥胖症 肥胖症是指人体进食热量 多于消耗热量时,多余热 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 当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 (或)分布异常,体重增 加的一种多因素慢性代谢 疾病。
高血压 ? 每年的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 ? 每年的10月8日定为“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 ? 诊断标准:在未使用降压 药物情况下,收缩压≥ 140mmHg和/或舒张压 ≥90mmHg
高血压 ? 高血压对妊娠的影响 孕前严重高血压(160/100mmHg) 或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并发症,孕期 可能加重病情,导致心衰、脑血管 意外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 ? 慢性高血压疾病患者易并发子痫前 期,且治疗困难,易导致早产、宫 内发育迟缓、子痫、脑血管意外 等严重并发症
生殖道感染风险评估与咨询指导
基本概念 ? 生殖道感染(RTI)是原本正常存在于生 殖道的微生物,或经性接触或医疗操作过 程中由外界进入生殖道的微生物引起的一 组感染性疾病 ? 性传播疾病(STD)是由性接触、类似 性行为及间接接触所感染的一组传染性疾 病 ? 生殖道感染是个广义的概念,它既包括 主要由性行为传播的性传播疾病,也包括 发生在生殖道的内源性感染和医源性感染
高血压 ? 部分降血压药物可能导致胎儿畸形, 如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类药物如:卡托普利( 开搏通)、 依那普利。 ? 因发育期妇女年龄较轻,一旦发现 高血压疾病,需要排除继发性的高 血压疾病,如嗜络细胞瘤、肾性 高血压肾动脉狭
高血压 风险分类 ? 慢性高血压疾病,无明显并发症者,需要孕前药 物控制血压平稳后再妊娠,在密切监测下可以妊娠, 风险为C类。 ? 血压≥ 160/100mmHg者,尤其合并肾脏功能不全、 心脏扩大者,不宜妊娠,风险为X级。
心脏病 ? 所有先天性心脏病患病夫妇,经专科 医生评估后能妊娠者,加强孕期保健, 应告知进行产前诊断,评估子代再发 先心病风险。
心律失常 正常心律起源于窦房结,频率60-100次/分 (成人)较规则,心律失常指心律起源部位、 心搏频率及激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 临床按起源部位分为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 按心律失常时心律的快慢又分为快速性和患 慢性心律失常。 判断标准:心律失常可通过心率、心律变化 等病史和体征作出初步判断,心电图检查确 诊,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心 病、风心病、心肌病、心肌炎为多见,也可 见于电解质或内分泌失调、低温、手术、药 物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