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培养方案

(完整版)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培养方案

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工业分析与检验
学制:三年
招生对象:应届高中毕业生
适用班:级
一、培养方案制定依据
(一)《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
(三)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
(四)关于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教高[2000]2号)
二、培养方案说明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牢固掌握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能熟练地运用化学分析及仪器分析等分析检验技术对生产原料、中间产品及成品等进行质量检验及监控,能熟练地维护及使用现代分析仪器,能进行化验室的组织与管理,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二)学制
三年制。

(三)招生对象
参加全国统考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四)毕业生服务面向
1.能在化工、环保、石油、轻工、医药、冶金、地质、建材等部门进行分析检验工作及实验室的组织管理工作;
2.能参与对分析方法的选择、改进和制订等科研工作;
3.能到各类质量管理部门、中心实验室及技术监督部门从事产品测试、检验等工作和技术创新工作;
4.能从事企业的清洁生产;
5.能从事企业环境管理、安全管理等。

(五)专业人才培养能力体系
1.职业岗位知识构成
●掌握必须够用的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
化学、仪器分析等基础理论知识。

●掌握足够的工业分析、化工工艺基础、有机分析、环境
微生物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等专业理论知识与操作技
能。

●掌握环境监测仪器分析设备的操作及使用方法,掌握分
析、监测操作技能。

●了解环境管理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参与
企业管理和企业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作业能力。

●掌握本专业领域内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

●有较广泛的技术、管理、人文等方面的知识,有较良好
的职业道德及敬业精神。

2.职业岗位能力素质构成
(六)职业资格证书
●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证书
学校统一组织教学,教学安排见教学进程表。

参加全国统
考取证。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类合格证
学校统一组织教学,教学安排见教学进程表。

参加全国统
考取证。

●化学检验工中级工证书
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相关化学检验工等方面的岗位资格证
书的资格考试
●ISO系列内审员资格认证
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相关参加ISO系列认证的资格考试。

鼓励学生获得室内环境检测工证书,大学生英语四级等级证书。

(七)毕业要求
学生应按培养方案要求,修完全部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及部分选修课,合格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并符合学校有关管理规定要求,才能毕业。

三、专业课程体系
(一)专业课程结构说明
专业课程按“五个模块”即综合素质能力模块,专业技术能力模块,专业工程能力模块,职业关键能力模块,岗位能力模块进行设计。

综合素质模块包含: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体育、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职业生涯规划、高等数学、应用数学,共600学时。

专业技术能力模块包含: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等。

专业工程能力模块包含: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监测、电工电子技术、化工工艺基础、化工原理等。

职业关键能力模块包含:数据处理与统计基础、实验室质量保证与认可、识图与基础制图、CAD工程制图、实验室室管理与规划建设、工业分析等。

岗位能力模块包含:金工实习实训、校内环境工程生产实习实训、环境监测专项技能实训、工业分析专项技能实训等。

(二)专业主干课程简介
1.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是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授课学时54。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物质结构的基本知识;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化学平衡及其计算;四大化学平衡及其应用;常用元素及其主要化合物的性质和制备等,元素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的基本技能。

使学生掌握无机化学的基础理论,为专业课学习做好准备,并培养学生的化学分析能力。

2.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是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授课学时54。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知识;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分类、命名、性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3.分析化学
有机化学是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授课学时72。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及其数据处理,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表示方法、滴定分析、称量分析以及定量分析中的分离方法等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掌握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的基本操作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4.仪器分析
仪器分析是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授课学时54学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并掌握现代分析仪器的原理、结构、操作等知识和技能,能使用分析仪器进行常规的环境监测分析。

5.电工电子技术
电工电子技术是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授课学时54。

本课程主要讲授电路基本常识,通过学习,了解常见仪器设备的电路结构并能对实验室常见电路故障进行维修处理,安全使用仪器设备。

6.环境微生物学
环境微生物学是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授课学时54。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微生物的营养、代谢、生长繁殖和遗传变异等规律,认识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与治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为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7.工业分析
工业分析是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授课学时54。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典型工业过程中的各种化学分析方法,掌握分析项目的分析方法与处理方法,熟练使用常用的分析仪器取得精准的分析数据,学会做样品的全分析,为从事行业产品分析检测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8.化工工艺基础
化工工艺基础是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授课学时54。

本课程要给学生讲授典型化工工艺的基本原理、流程、特点,使学生能了解这些化工工艺过程中产污、排污的关键节点,以达到控制污染的目的。

9.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概论是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授课学时54。

环境监测概论课程通过讲授水、气、声、渣等污染因子测定的基本原理、方法要点、干扰排除、测试仪器装置的工作原理与操作方法、药品配置技术、实验室质量保证等内容,为今后从事工业分析、环境监测、污染治理等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是在开设了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等课程后讲授。

10.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是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授课学时54。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课程通过教学实验室、仪器设备、实验材料、实验家具、实验教学人员、实验室经费、档案图书等方面阐述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为今后从事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奠定基础。

11.食品分析与安全检测
食品分析与安全检测是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授课学时36。

本课程主要讲授食品分析与安全检测的重要性、食品发酵生产过程中的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成分含量的测定和检验,使学生掌握食品分析的基础知识、分析原理、分析方法为今后从事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12.分析仪器维护
分析仪器维护是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授课学时36。

本课程主要学习电子基础知识和化工测量仪表的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使学生了解自动调节装置的基本知识,能正确使用化工仪表。

学习工业分析专业常用分析仪器的构造、有关线路及机械装置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分析仪器的维护及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四、专业教学计划
(一)各学期教学时间分配表
制表日期:2010年6月
注:课程实践穿插于课堂教学过程;课程遇“五一”、“十一”假期顺延一周
符号:←→课堂教学;●金工实习;○专项实训;◆校内生产实习;△岗位实习;◎入学、毕业教育;■期末复习;★考试;▲毕业设计
10
(二)教学进程表
注:
1、“课程类型”:纯理论课程(A类);(理论+实践)课程(B类);纯实践课程(C类)
2、人文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程按照教务处统一安排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