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的班级建设目标及实施方法

我的班级建设目标及实施方法

班级建设目标:努力使本班学生形成较高的自主管理能力,形成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好的自主生活能力,学会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生活、自主创新和自主发展。

注重学生日常行为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营造积极向上、民主和谐、拼搏奋进的班级氛围。

那么,怎样实现班级目标呢?我的方法是创建有效的班级自主化管理机制,
创建班集体的自我管理机制,是发挥、发展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基础。

班集体自我管理的本质特点是:学生是集体的主人,人人主动参与和积极创建集体生活,从而使班集体自我管理成为主体发挥、发展的舞台。

(一)变换管理角色,为学生自主管理创造条件。

为了给每一位学生以平等的学习锻炼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班级事务,尝试创造性地组织活动,我们班采用全员性的值日班长轮换制。

设立值日班长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集体建设的主人,给每位学生提供尝试当班长的机会,提供其施展才能与使用权力的机会。

该制按座位进行轮流,轮到时从早到晚对班级一天工作负责。

值日班长的职责如下:(1)记录出勤、检查仪表;(2)维护课间秩序、处理偶发事件;(3)督促两操、监督卫生;(4)负责讲桌周围卫生反馈(5)总结一天工作,写好班级日记。

班长轮流当,不但使学生锻炼与展示了自我,使他们具有光荣感、责任感、成就感,而且增强了他们表现自我的意识,提高他们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同时也减轻了常务班长的工作量。

实践证明,实行角色动态分配制有助于学生从管理角色的变换中学会自我管理,增强角色的自我调整能力,不断加深自我的认识能力,提高集体的主体意识,进而产生群策群力,团结合作的人际关系,为顺利开展班级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设置多种岗位,为学生自主管理提供机会。

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但愿自己在班内发挥作用,得到价值认同。

为了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才气,获得成功的机会,我根据学生兴趣、爱好、本领、特长等,把班级内的各种管理职能分解为一个个具体明确的岗位,如创建学习互助岗、环境保护岗、文体活动岗等,甚至细致到将班级琐碎工作分为十多个小方面。

除每个六人小组选派一人负责前后两桌的地面及抽屉卫生外,其余的诸如讲桌的整理、清洁用具的部署、粉笔的保管、桌凳摆齐成线、墙壁保洁,学校通知的记录与传达等均设立了相应的岗位。

总而言之,我力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班级管理中找到自身满意的位置,做到“人人有岗位”,让学生在发挥自身作用中,看到自身的价值,从而刺激引发其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考虑到教育学生合作和角色改变本领的必要,有部分岗位还采用了交替制和合作制。

这样分工细致具体,颇受学生欢迎。

学生在参与集体管理中进入主体角色,承担责任和接受监督,逐步学会与人合作协调。

因而,促进了学生自我意识、主体意识的深化和多方面实践本领的提升。

(三)开展各种活动,丰富自主管理的形式和内容。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

从学习用品的摆放、坐立行走姿势、作业书写的规范到升旗、进出门的礼仪,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进行训练,培养他们见到垃圾随手捡起,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把队站好、把路走好、把两操做好、把展牌办好,把劳动干好等等。

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都能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同时响应学校的号召,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国学诵读演讲比赛、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活动中,感受了祖国的伟大。

安全知识的学习,安全主题班会的开展,安全宣传片的观看,遇险安全疏散演习,文明上网和远离毒品教育,增强了安全意识;成长档案袋的整理,使学生养成珍爱劳动成果的好习惯;“我爱我家”评比活动,使学生养成热爱环境的好习惯;劳动实践活动的参与,劳动技能比赛,使他们掌握了本领,体验了辛苦与快乐;运动会活动上,在充满乐趣中锻炼了身体;踢毽子、跳绳比赛丰富了大课间活动;“十星评
比”活动的开展,更使学生自觉改正不足,积极向前。

(四)、家校联合,共同促进。

我始终觉得,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影响。

教师对孩子的影响再大,如果得不到家庭的响应与合作,必然势单力薄。

所以我通过打电话、家访,开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沟通,表达对教育孩子的看法,反应孩子的在校表现和提出一些建议等等,从而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发展。

总之,做为班主任要长期的不懈努力,解放思想,享受教育,与学生快乐生活!我们要走近学生,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发挥他们的自主性,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