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朝各代简介

各朝各代简介

夏朝夏朝(公元前2029年——前1559年),是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奴隶制王朝。

相传禹治水成功,奠定了夏族在中原文化区的中心地位。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父位,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夏王朝。

先在阳城(今山西境内)定都,后迁至老丘(今河南开封东北)。

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以前的禅让制,标志着中国“家天下”的创立,使夏由一个部落之称而成为国名。

从夏禹算起,到夏朝灭亡,共传十四世、十七王,前后经历约四百七十年。

夏朝距今已经四千年之久。

商朝夏朝之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在“鸣条之战”后灭夏,后在亳(今河南商丘)建立商朝(公元前1559年——前1046年),成为中国史上第二个世袭奴隶制王朝。

商朝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

奴隶主对奴隶既可以买卖,也可以随意杀死;奴隶主死后还要由奴隶殉葬。

商朝前后相传十七世、三十一王,延续五百多年。

商朝开国距今约有三千六百多年了。

周朝商朝末代君王商纣王,在“牧野之战”后被周武王姬发击败而丧国,周朝(公元前1046年——前256年)即成为中国史上第三个世袭奴隶制王朝。

周朝分为“西周”、“东周”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和丰京(今陕西长安沣河以西),周成王姬诵在洛邑修建国都;西周末年,周平王姬宜臼从镐京东迁洛邑后,史称东周。

东周又分为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前476年)和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通称为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的划分,史学界尚不统一,基本存在三种争议。

当周王朝推翻商朝时,新统治者将征服的土地分封给王室成员、紧密盟友和原商朝统治者的后裔,以及一些获准保持原来土地的地方豪强。

于是,当时的中国就出现了大批政治实体。

由于战争连绵不断,许多诸侯国被消灭,或者其面积大为缩小,所以后来只剩下七个大国,即齐、楚、燕、韩、赵、魏、秦。

这些诸侯国到了战国初期,已经变成了完全独立的国家。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批名人,如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孙子、管仲、屈原等,并著有一批经典文献,对后世颇有影响。

周朝共传三十代、三十七王,共计为七百九十年。

周朝距今约有三千多年了。

秦朝秦王嬴政(秦始皇)率军打败其它“六国”,统一中国,在咸阳建立了秦王朝。

秦朝(公元前221年——前20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期间,商鞅变法,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为巩固专制的中央集权采取了不少强硬措施,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为防御匈奴南侵,筑起了扬名世界的万里长城。

然而,秦朝的残酷统治以及“焚书坑儒”等暴行,也为其埋下了短期内就遭灭亡的火种。

秦朝统治仅有十五年时间,秦三世便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秦建立王朝距今已有两千三百年了。

汉朝刘邦与项羽交战,刘邦在韩信、张良、萧何等人辅助下,取得胜利,进入咸阳,建立了西汉王朝(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定都长安。

由于刘邦及其后的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吸取秦灭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减轻了农民的徭役、劳役等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发展,史称“文景之治”。

因而,西汉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封建国家,汉武帝(刘彻)时国力达到空前强盛。

通过对匈奴的作战和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不但使多民族的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而且使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有了新的发展。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趁机夺取了政权,建立了新朝(公元8年12月——公元23年),至此西汉灭亡。

东汉(东汉23年——220年)初期的光武帝刘秀调整了统治政策,使社会出现了“光武中兴”局面。

但东汉后期,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社会黑暗,引发了黄巾起义。

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东汉名存实亡。

东汉年间,蔡伦发明造纸术,誉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后人称为“蔡侯纸”,是现代纸的渊源。

纸的发明及应用,对社会历史的记载与保存,对文化思想的交流与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司马迁的《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流传千年。

被联合国天文组织将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的张衡也出生在这个时期。

唐朝李渊称帝建立唐朝(618年——907年),定都长安。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称为唐太宗。

李世民吸取隋亡教训,调整治国政策,前期政治比较清明,有“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之美称。

唐高宗李治病逝后,皇后武则天取得帝位,定国号为周(690年——705年)。

唐朝是一个强盛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各民族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同亚洲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空前频繁。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安(安禄山)、史(史思明)之乱是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叛乱事件。

这一事件前后长达七年之久,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激变的结果,对唐朝后期的影响颇大。

随即,唐朝便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生产遭受严重破坏。

加之土地兼并十分严重,终于导致了农民战争爆发。

唐末的黄巢,王仙芝起义,严重打击了唐朝统治。

唐诗闻名天下,流传千年不衰,而李白、杜甫等一批诗人更是人人皆知。

茶圣陆羽撰写的《茶经》三卷,成为世界第一部茶叶著作。

唐朝衰亡后,各地藩镇自立为国,位在华北地区,军力强盛的藩镇国家即称为“五代”(其中有些是沙陀族所建立的);其他割据一方的藩镇,有些自立为帝,有些奉“五代”为宗主国,其中十个国龄较长、国力较强的统称为“十国”。

“五代十国”实际就是唐朝藩镇割据和唐朝后期政治的延续。

“五代(907年——960年)十国(891年——979年)”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特殊时期,统治者多重武轻文。

这时期经常发生地方实力派叛变夺位事件,战乱不停,内乱不止,使得契丹国具有南侵机会,辽国(907年——1125年)得以建立。

“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相对安定,经济获得较大发展。

此时期经历七十二年。

唐朝统治总共延续了二百八十九年,距今已约有一千三百多年了。

宋朝五代共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五个朝代,后周随后被赵匡胤所篡,赵在陈桥驿发动政变,手下将领把黄袍披到赵的身上,即登基建立宋朝(史称北宋),称为宋太祖,定都开封(当时叫作汴梁、东京)。

赵与其弟宋太宗相继扫荡“十国”,统一了中国本土地区。

宋朝(960年——1279年)建立后,宋太祖赵匡胤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之后,封建经济得到了发展。

中期,为了强化统治,发展经济,王安石实行变法。

改革收效甚微,北宋逐步走向衰落,朝政日益萎靡,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

北宋末年,由于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众多农民倾家荡产,无以为生,逼上梁山,反抗暴政。

尤以方腊、宋江先后领导的起义影响最大。

加之北宋长期与辽、夏、金争战不休。

与西夏战事刚止,金军又大举南下,终于在靖康元年金军攻占开封,史称“靖康之难”,废除宋帝,北宋灭亡。

金军灭亡北宋之后,原任河北兵马大元帅的皇族康王赵构,在金军退走之后,于南京即位,沿用大宋国号,史称南宋。

宋高宗赵构在江南的统治稳固后,加强了川陕防御,建立了以长江中游地区为重点连结淮东的江淮防御体系,阻挡金军进攻。

同时,南宋还重视发展军事技术,加强军队建设,国防力量有所增强。

但是,赵构昏聩无能,任用佞人,排斥贤相,改积极抗战方针为消极防御。

结果造成临安卫军政变,金军亦乘机南下,宋高宗航海走避,南宋险些亡国。

南宋以妥协求和,极大地抑制了领兵将帅才能的发挥。

尤其是解除三大将兵权、杀害抗金名将岳飞、缩编军队等,自毁长城。

结果,南宋逐步走向衰弱。

在北方,蒙古、西夏、金三国形成激战对峙局面。

蒙古兴起,当西夏和金相继灭亡后,蒙古军队强攻南宋,南宋被迫应战。

元军攻克临安,守将投降,部分大臣南下福建、广东重建小朝廷,南宋终于彻底灭亡。

宋朝的造船、矿冶、纺织、染色、造纸、制瓷等手工业,无论是在生产规模方面,还是在生产技术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前代。

商业市场十分繁荣,大小城镇贸易兴盛,特变是纸币的出现及广泛使用,更具有划时代意义。

“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三大发明,都是在这个阶段开发应用的。

陆游、辛弃疾的词作流传很广,朗朗上口,家喻户晓。

司马光所主编的《资治通鉴》,耗时十九年。

内容涉及16个朝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三年的逐年记载详细历史。

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宋朝经历三百一十九年,从北宋起距今约有一千多年。

元朝蒙古统治者忽必烈率军灭了南宋,定都于大都(现北京市),定国号为元(1206年——1368年)。

称为元世祖。

元的统一,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有效地管辖了全国。

这一时期,各民族经济交往频繁,手工业、商业和城市经济较前繁荣,中国同亚、欧、非各国联系加强,文化科学技术达到了高度繁荣的水平。

元朝的戏剧创作进步较快,如关汉卿的《窦娥冤》,至今仍在舞台上演,并出现了《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一大批小说名著。

元朝统治一百六十多年,距今约有八百多年。

明朝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终于攻陷元大都,元顺帝北逃,元朝即失去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接着,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称帝,建立了明王朝(1368年后——1644年)。

明朝前期,朝廷仍是强化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朱棣设立东厂,朱见深设立西厂。

朱棣迁都北京。

明朝又修筑了北边的长城,并派郑和七次出使西洋,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往来。

明朝中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江南某些地方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明朝名医李时珍结合自身经验,历时二十七载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世界享有盛名。

明朝后期,封建专制统治腐朽不堪,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终于爆发了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

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占领北京后,由于种种原因,仅在京城称帝一天,即被清兵追逐,起义最终失败。

明朝统治二百七十六年,距今约有六百四十多年了。

清朝皇太极定国号为清,清兵经山海关直逼北京城,击败李自成后建立了清朝(1616年——1912年),后顺治(福临)登基称帝,定都北京。

清朝统治者为了进一步加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除设立内阁、六部外,还增设了南书房、军机处;为了从思想上控制人民,清政府一再兴起“文字狱”,压制知识分子的反清思想。

值得一提的是在清朝就设置了台湾府,同时还击败了沙俄对中国黑龙江流域的侵略,这些斗争有力地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清政府粉碎噶尔丹的分裂活动,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加强对西藏和新疆的管辖,使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清朝的文化发展很快,出现了如《红楼梦》、《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孽海花》、《聊斋志异》、《儒林外史》、《镜花缘》、《说岳全传》、《隋唐演义》、《三侠五义》、《施公案》等长篇章回小说。

清王朝前期气势不错,曾有“康熙乾隆盛世”之说,后逐渐走向腐败。

同时,清王朝还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贪官和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