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我们与法律同行【基础知识】1.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为什么】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
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________和________。
2.怎样做到依法办事?【怎样做】(1)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____________。
①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________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②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____________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2)依法办事,就要养成________________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__________、自觉____________、坚定__________。
3.什么是法治意识?【怎样做】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地_______、崇尚、_______和服从。
4.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为什么】(1) 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________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2)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_______,人民既是法治的_______,又是法治的_______。
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3)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_______、建设_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4)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_______。
5.法治时代,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的意义【为什么】(1)有利于增强__________的意识和自觉性。
(2)有助于________________的形成。
6. 法治中国建设对青少年的要求【怎样做】(1)增强________意识,________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2)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________,更应该成为________和________。
【基础达标】1.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治的实现离不开担当。
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 )A.对法律的认可和实践B.坚信法律的公正性C.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D.对法律的信赖和认可2.下列事件中不属于依法办事的有( )A.进城务工人员为了获得自己的工资,把欠薪老板告上了法庭B.因拆迁问题到政府机关静坐C.中学生刘某买了一双新鞋,穿了一天就坏了,他找到商家要求更换D.小明在市场发现假冒伪劣商品及时举报3.某中学利用开学典礼,特邀请辖区派出所的警官针对青少年如何提高自身素质,用法律、道德规范约束自己,预防违法犯罪进行了专题演讲,为学生们上好开学第一课。
这一活动( )A.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法律信仰B.帮助学生都遵守法律C.能杜绝学生做违法犯罪的行为D.能让学生不敢犯罪4.树立法治意识,要求我们( )A.对法律发自内心地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B.积极宣传法律C.加大执法力度D.制定越来越多的法律法规5.一些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对违法犯罪的界限认识模糊,在不知不觉中犯了法,等到案发才悔之晚矣。
这警示我们要( )①学会依法办事②增强法治意识③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④提高道德水平,增强守法的自觉性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6.观察漫画《相见恨晚》,回答问题。
(1)漫画中的主人公为什么会对法律知识发出“相见恨晚”的哭泣?请你作出合理的推测。
(2)这幅漫画对你有什么启示?【能力提升】1.关于依法办事,叙述正确的有( )①遵守各种法律法规②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③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④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④ D.①②③④2.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遵纪守法,做任何事都要守规矩、合法度。
当遇到问题需要解决时( )①都要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②应当通过法治方式③表达自己的所有的想法和愿望④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③④3.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开创了法治中国的新天地,依法治国的进程将进一步加快,这也相应地对公民道德素质提升的跟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 )①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②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自觉性③有利于维护自身的所有权益④有助于法治文化环境的形成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4.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
这句话强调的是( )A.加强法治教育是依法治国的前提B.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C.公民的法律认同是法治力量之源D.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5.下列行为中,体现出公民法治精神和法律至上信仰的有( )①小林打电话向有关部门举报学校附近有一个黑网吧②李某想方设法少纳税③七年级学生宁宁积极参与社区的法治宣传活动④小梅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成了学校道德标兵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6.阅读漫画,思考问题。
(1)漫画告诉我们,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需要解决时应该如何做?(2)现实生活中如何做到依法办事?7.材料一美国著名法学家伯尔曼曾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1)为什么说“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2) 在崇尚法律的法治社会,青少年应该如何做?【学科素养】一名快递员驾驶的三轮车与一辆出租车发生剐蹭,出租车司机便辱骂并连续抽打快递员耳光。
当地警方迅速展开调查,对打人者处以拘留10日的处罚。
某地一中学生剐蹭路边轿车,主动留下联系方式。
事后,这位中学生得到车主的谅解,受损车主未要求赔偿。
思考:(1)从道德角度看,上述“剐蹭”事件不同的处理方式和结果说明了什么?(2)从法律角度看,打人者的行为启示我们怎样依法办事?教师详解详析【基础知识小练】1.尊崇遵守2.法律法规法治自觉维护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崇尚者遵守者捍卫者3.认可遵守4.内心共同事业践行者受益者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要求5.尊法守法法治文化环境6.法治依法受益者参与者推动者【基础达标小练】1.C [解析] 本题考查依法办事。
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故选C。
2.B [解析] 本题考查依法办事。
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由此判断A、C、D正确;B的做法没有维护集体的合法权益,不正确。
故选B。
3.A 4.A5.A [解析] 题干材料说明我们要提高法治素养,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
因此①②③④都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故选A。
6.(1)推测一:漫画中的主人公由于缺乏法律知识,法治观念淡薄,走上了违法甚至犯罪的道路。
经过教育后,他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发出了“相见恨晚”的哭泣。
推测二:漫画中的主人公由于不懂得依法办事,采用非法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结果受到法律的惩罚。
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后,他认识到依法办事的重要性,发出了“相见恨晚”的哭泣。
(2)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依法办事。
【综合能力提升】1.D [解析] 本题考查如何依法办事。
①②③④都体现了依法办事的要求。
故选D。
2.C 3.B4.C [解析] 这句名言强调法律必须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C符合题意。
A错误,依法治国的前提是有法可依;B是法律的本质,D是法治的重要原则,表述正确,但都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D [解析] 小林和宁宁的行为是捍卫法律、尊崇法律,体现了法治精神和法律至上的信仰。
李某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小梅表现出来的则是道德素养,因此②④不符合题意。
故选D。
6.(1)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2)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7.(1)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2)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学科素养提升】(1)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助于促进法治文化环境的形成。
(2)增强法治意识,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还要自觉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课时我们与法治同行学习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初步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法治意识。
2、通过活动探究,明确依法办事的基本要求,树立遵守法律、敬仰法律的思想。
3、通过观看宪法宣誓的视频,认识法律信仰对于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作用,树立法律信仰,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重点认识法律信仰对于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作用,树立法律信仰,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难点认识法律信仰对于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作用,树立法律信仰,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课型探究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
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_____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想一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违背了 _____ ,会有什么 _____ 。
(2)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 _____ 。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 _____ ,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 _____ 。
(3)依法办事,就要养成 _____ 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 _____ 、自觉遵守者、坚定 _____ 。
(4)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 _____ ,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 _____ 。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 _____ 。
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信仰时,才会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自主研讨水”,之后不能自拔,原来水里掺了毒品。
后来,小华被强制戒毒。
这则案例对我们青少年学生有什么启示?②今天中午我睡过头了,酒后的爸爸执意要开车送我上学。
途中,爸爸因酒驾被交警拘留。
爸爸酒驾被捕,这件事说明了什么?(3)【学习体会】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建设法治中国,人人有责。
对此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1)吸毒违法,要学会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远离毒品。
(2)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罚;酒驾是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的追究,承担法律责任;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是触犯法律,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回答其中一点即可)(3)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青少年应该:①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